隧道內全線不設廣告
當天,記者從五愛隧道南入口進入隧道。與隧道口頂部相連的是一段約50米長的淡藍色棚板建筑。項目書記劉國卿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光過渡結構”建筑。當司機從地面進入隧道時,由于地面和隧道內光差很大,很容易造成視覺偏差,有了這個建筑,可起到使司機的視覺過渡的效果。
此外,在隧道內記者看到,600米長的隧道內壁主要是白色和灰綠色。這樣,白熾燈黃色的燈光打在墻壁上,不會刺眼,使司機在行駛過程中視覺不會疲勞,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同時,劉書記透露,為了不干擾駕駛人的視線,隧道將不設置廣告牌。
隧道里不感覺憋悶
站在隧道內記者感覺很涼爽,氣溫要比隧道外略低。目前隧道內的裝修還在進行中,雖沒有正式的通風系統,但記者絲毫沒有憋悶的感覺。
劉書記告訴記者,目前裝修期間,隧道內使用了臨時排風系統,因此人在隧道內不會感覺憋悶。等通風系統安裝完畢正式啟動時,配合隧道內很好的供風設施,包括通氣孔、風機、風口等,屆時,即使有車輛頻繁經過,身處隧道內的感覺也會很好。
夏天防雨有絕招
記者來到五愛隧道時,正趕上下雨。雨水順著隧道口“光過渡”建筑的隔板空隙流下來,流往洞內的方向。 “整條隧道成‘中低兩頭高’的形狀,那遇到大雨內部會不會積水啊?”記者的擔心在進入隧道內后得到了答案。
在兩個隧道口處各有一條橫向的截水溝,用來堵截從外面流進來的雨水。另外,在截水溝的旁邊還有一間雨水泵房。泵房內有一個蓄水池,當積水達到一定水位時,將自動啟動抽水設備,保證不讓隧道內因暴雨產生滲水。
隧道通風口別具匠心
五愛隧道的頂部有兩個方形的“大窟窿”,這是隧道的配電房和風機房,隧道兩口分別各有一間。配電房,是安裝整個隧道內控制設備的地方,而風機房則是設置通風設備的地方。
而更別具匠心的設計是,風機房內的通風裝置將一直通過通風口延伸到地面上,并被設計成具有特點的個性化裝飾物。北岸將是五線譜形狀,以配合北口臨近五里河公園內計劃建設的沈陽藝術中心。而南岸由于臨近奧體中心,通風口將被設計成奧運五環圖案。
未來過隧道不收費
目前隧道內正在進行地面混凝土澆鑄,預計本月底,地面澆鑄將完成,屆時將具備通車能力,實現隧道貫通。而隧道兩側的裝修,預計將在1個月內可以完成。
劉書記透露,按目前工程進展,預計7月20日,五愛隧道便可正式通車了,比計劃提前11天。屆時將進行試用期,暫時不會完全開放,有可能允許少部分社會車輛通行,以此來考驗一下隧道的通行能力。
待“試驗期”后,隧道將正式對外開放。記者了解到,未來市民通行五愛隧道,將全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