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河北省邯鄲東尚壁村農村預拌混凝土配送中心——鑫達配送中心建成運營,從農村推散工作的第一個試點,發展到目前邯鄲各縣至少有1家小型攪拌站和配送中心,僅僅用了4年時間,這在河北省實屬罕見。
據介紹,在2011年,河北省就曾推廣邯鄲市農村預拌混凝土(配送中心)經驗,要求各市開展試點和示范生產線建設,至少建成1家農村小型攪拌站,推行農村使用散裝水泥的新模式。東尚壁農村的推散探索,使得邯鄲市農村“發散”模式呈現了多樣化、規模化,已成為農村散裝水泥發展新的增長點。據邯鄲市散裝水泥辦公室主任翟世信介紹,通過這4年的市場培育和發展,目前邯鄲市的農村推散工作已經達到了成熟期,下一步將著力引導和推動企業在規模、質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這是邯鄲農村推散工作發展的要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
從城市到農村摸索前行
2005年10月1日,《邯鄲市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管理條例》頒布實施。《條例》規定,市主城區環路以內和開發區規模土建工程將全面禁止使用袋裝水泥,代以散裝水泥和預拌混凝土,以減輕城區污染。在《條例》貫徹僅一年后,邯鄲市散裝水泥使用量同比增長50%,城區散裝水泥使用率超過70%。
2006年9月25日,商務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快在農村推廣散裝水泥的指導意見》。邯鄲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副主任陳振東說:“這也是我們當時正在思考的問題。發展散裝水泥的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建設工程質量,節約資源和能源,保護生態環境,而這些都是一個整體工程,不能僅局限于一城一隅,農村推散工作也應該及時提上日程。”
2010年年初,在邯鄲市搞建筑施工的4位“領隊”發現了農村推散中的商機,他們經過市場調查和研究后,向邯鄲市散辦提出投資商品混凝土業務。陳振東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端,是農村“發散”模式多樣化的呈現,是向縱深推進的好兆頭。于是散辦還專程帶領他們赴山東等地實地考察、學習。5月29日,農村預拌混凝土配送中心——鑫達配送中心建成運營,這家由4名股東出資150多萬元組建的邯鄲首家也是河北首家的農村預拌混凝土配送中心,從建場籌建到試生產僅用了兩個多月。農村混凝土配送中心的成立,被當時河北省業內認為是“全省農村散裝水泥發展之路的又一次探索,標志著河北省農村散裝水泥推廣應用工作向高層次邁進”。邯鄲散辦為此提供了10萬元專項資金作為補貼。
從試點到推廣的全省典型
東尚壁村的農村混凝土配送中心當時配備的設備有Js750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Pl1200yiv配料機、60儲料罐、螺旋輸送機等,并配有輸送泵1臺和自己改裝的可輸送30米高的混凝土輸送泵車1輛及3~6立方米混凝土攪拌運輸車10輛。陳振東回憶說,按當時的農村經濟發展狀況來看,這些設備是非常先進的,可以說是全國不多見。配送中心的成立在當時引起了轟動,也引起了建房者的關注,這使得當地預拌混凝土的使用量連年上升。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使用量2011年是1.2萬立方米,2012年是2.3萬立方米,2013年是3萬立方米;2014年預計5萬立方米。據相關人士計算,如果邯鄲以每個配送中心年產達到5萬立方米計算,那么散裝水泥使用量將達到2萬噸,可節約標準煤166.25噸,減少粉塵排放79噸,減少有害氣體排放57.4噸,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22500噸,創造綜合經濟效益225萬元。同時可改善城鄉環境質量,提高建筑質量,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陳振東把東尚壁村的農村混凝土配送中心的成功歸納為兩方面原因,一是老百姓的質量意識提升,特別是汶川地震的影響,使人們意識到了建筑質量的重要性。二是為老百姓算了一筆賬,讓老百姓看見了實惠。陳振東提供給記者一張以2010年當時市場行情為基礎的建筑面積160平方米為例的農村建房現場攪拌和配送混凝土參數對比表。
通過此表可以看出,配送混凝土不但沒有增加費用,反而為建房者節約了1552元建房成本,這還不包括現場攪拌混凝土中造成的一些原料的浪費等;從施工過程上看,采用配送混凝土方式加上專業化施工隊伍統一組織的方式,使建房者可以省心、省錢、省力。
成功的經驗加上邯鄲散辦的大力推廣,農村混凝土配送中心在邯鄲各縣市的城鄉結合部如雨后春筍般發展開來。截止到目前,邯鄲各縣市都已經發展了至少1家這樣的企業。預拌混凝土配送中心數量和總體規模的增加為邯鄲農村推散工作開創了可喜的局面。
2011年上半年,河北省結合“建材下鄉”活動,推廣邯鄲市農村預拌混凝土經驗,要求在各市開展試點和示范生產線建設,至少建成1家農村小型攪拌站,推行農村使用散裝水泥的新模式。
上規模、上層次、強監管
日前,東尚壁農村混凝土配送中心專門向邯鄲市散辦提出擴大攪拌站規模及配套設備檔次。像這家中心所要求的那樣,各縣配送中心也都在不同場合向散辦表達了相同想法。
“發展的環境和形勢變了,企業也得作出相應轉變。”翟世信說,一是客觀條件改變了,如在農村混凝土配送工具大多還是采用農用改裝車、罐等,在新交法貫徹實施的當下,運送車輛上路行駛受到限制等。二是散裝水泥市場經過充分的競爭和發展已經到了倒逼企業升級的地步。翟世信舉例說,農村運送混凝土過程中大多采用3~6立方米的小型罐車,它的運送距離最遠15公里,20立方米的中型攪拌車可以配送到30公里,在市場優勝劣汰環境下,中型攪拌車更勝一籌。這就要求與中型及以上的攪拌車配套的泵車等設備升級,在企業采用先進設備后,市場供應量會隨之增加,這就會帶動目前的小型攪拌站向中型、大型化及連鎖型發展。翟世信說,這種現象是社會進步和生存環境發展的必然體現,說明邯鄲的農村推散已經度過市場的培育期和充分發展期,向更高層次邁進。
邯鄲農村推散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受當時條件所限,農村混凝土配送中心大多沒有建設標準化化驗室,有時會造成質量出現瑕疵等問題。“我們一方面進一步向企業強調要定期向相關部門送檢樣品,并主動接受抽檢,確保質量;另一方面散辦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監督并加大檢查力度。”翟世信說。
翟世信介紹,為了能長遠地解決邯鄲散裝水泥事業發展的問題,目前他們正在按照科學性、前瞻性、高起點、高標準編制邯鄲市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2014~2016年發展規劃,通過對以前工作的梳理總結,理清方向和思路,為邯鄲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推廣特別是農村推散工作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