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斜坡長度1351.71米、傾角24.363°的杭州至蘭州高速公路奉(節)巫(山)段摩天嶺隧道1號斜井,截止7月25日,已由中國鐵建十三局集團一公司隧道公司進尺820米,進入最后沖刺階段。據工地工程總監梁慶介紹:這是目前國內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通風斜井,它的成功貫通,將刷新我國隧道通風斜井施工新紀錄,為長大斜井施工提供寶貴的施工經驗。
國家重點工程杭州至蘭州高速公路奉巫段摩天嶺隧道,位于重慶市巫山與奉節縣的交界處,左洞長3745米,右洞長3752.215米,為保證長隧施工及運行時正常通風,需從兩座隧道頂部的山腰上分別挖掘一條通風斜井。據十三局一公司隧道公司經理樊培山介紹,他們承建的1號斜井,溶洞、斷裂帶、巖爆等復雜地質縱橫交錯,加之設計坡度陡,開挖斷面面積大,施工極為艱難。年輕的隧道隊長劉德生知難而進,領一支精兵強將駐扎荒無人煙的摩天嶺,向罕見的長大隧道通風斜井開戰。
施工中,他們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大力開展技術攻關,廣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檢測檢驗手段,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因受地應力壓迫而產生的巖爆,是隧道施工的克星,建設者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采取超前探孔,控制開挖,及時支護的方法,弱化巖體壓力,降低巖爆發生頻率。斜井掘進,按常規爆破,難保環境污染與施工者健康,他們不惜加大投資,增加工序,改用一種環保炸藥,采取加密炮眼、微爆破、短進尺施工法,確保施工穩扎穩打,環保、健康影響度降到最低點。斜井陡峭的斜坡人都難以立穩,往外出碴更是難上加難,他們采用有軌礦車出碴法,自制一次裝運7立方米的礦車,安裝2套抗拉強度達65噸的提升機快速出碴。為保施工安全,技術攻關人員經過認真研究試驗,自行設計一套防溜車裝置。他們在軌道上分段設置鋼絲擋索,在礦車底部安裝倒置掛鉤,即防墜器,一旦礦車牽引鋼繩斷裂,防墜器便自動下墜,鉤住兩軌間的擋索,使脫繩的礦車自動剎車。他們還利用全自動電腦裝置,在井下安裝8個攝像頭,對現場所有工序進行全程監控,同時實施人機結合的信號控制系統,確保井下施工安全無誤。目前,整個斜井施工正按著設計要求發起大干攻勢,展開最后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