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專家稱臺灣海峽大橋技術已切實可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7-10-1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轉自中國公路  作者:中國公路
核心提示:專家稱臺灣海峽大橋技術已切實可行

      武漢市民乘座“漢陽門”號游輪,參加“水上賞橋·紀念長江大橋通車50周年”特別之旅。

  中國著名橋梁設計專家林元培先生今日在此間表示,伴著中國大陸大跨度橋梁建設的材料、設計理念、施工工藝等領域不斷創新,建設臺灣海峽大橋的技術已切實可行。

  林元培先生今日應邀出席在此間舉行的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通車五十周年相關慶典。

  他在演講中稱,五十年來,大陸橋梁建設所需的混凝土、鋼材、高碳纖維等原材料不斷改進,橋梁的跨度不斷增大,混凝土橋和懸索橋已經達到國際水準,斜拉橋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目前,中國大跨度橋梁已從長江、黃河,走向了東海。對于正在討論規劃中的臺灣海峽建橋方案,運用大陸現有的造橋技術,已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林元培解釋,倘若臺灣海峽大橋采用北線方案(平潭至桃園線),寬度為一百二十五公里的北線地區,水深大多在四十至六十米之間,最深不超過八十米,屬于淺海區,且底部巖層堅硬,非常適宜建橋。

  橋梁建設方面,可將水深小于四十米的橋列為引橋,上部采用跨度為五十至兩百米橋梁或兩百至一千米的斜拉橋均可;水深四十米以上的主橋,可采用懸索模式,目前大陸懸索橋跨度可達一千五百米,且設計理論和施工工藝均已成熟,并具備很大的提升空間。

  至于水下基礎建設方面,目前南京三橋基礎已達五十米左右,距離臺灣海峽大橋六十至八十米的目標已經不遠。同時,結合東海大橋的施工經驗,只要沉箱定位好,將來可實現全天候作業。

  林元培表示,雖然目前大陸在主橋的上部構造與下部基礎建造技術,與所需的橋梁建設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但也并不遙遠,而且距離開工日期尚有很長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大陸方面完全可以迎頭趕上。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华亭县| 永康市| 西乡县| 犍为县| 嘉义市| 昌邑市| 开江县| 景宁| 平谷区| 句容市| 乐业县| 乌兰浩特市| 大港区| 馆陶县| 英超| 怀柔区| 扶风县| 雅安市| 闽清县| 彰武县| 鄂尔多斯市| 勃利县| 广州市| 永新县| 长岭县| 黄陵县| 普宁市| 丽水市| 丰台区| 镇坪县| 章丘市| 栾城县| 攀枝花市| 红安县| 二连浩特市| 北辰区| 原阳县| 金山区| 伊宁县| 镇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