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農歷新年前,雄偉的蘇通大橋初顯英姿,主跨合龍在即。為了收集蘇通大橋建設過程中主墩區重要的地形資料,長江委水文長江口局蘇通大橋主墩基礎沖刷監測組成員在除夕前一天完成了對蘇通大橋主跨合龍前的一次重要地形監測。
該次監測采用前視聲納及多波束測深系統進行,由于大橋即將建成,蘇通大橋的監測面臨測量衛星定位條件差、不定期的封航造成測量時間緊等困難。為了盡早完成任務,同志們起早摸黑,抓緊有利的間隙時間,爭分奪秒地工作。通過監測組幾天的緊張努力,終于在節前圓滿地完成了這次重要的監測任務。
蘇通大橋位于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常熟)市之間,是交通部規劃的黑龍江嘉蔭至福建南平國家重點干線公路跨越長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蘇省公路主骨架網“縱一”——贛榆至吳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復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建設蘇通大橋對完善國家和江蘇省干線公路網、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以及沿江整體開發,改善長江安全航運條件、緩解過江交通壓力、保證航運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總投資約64億元的蘇通大橋全長32.4公里,其中跨江部分8.2公里。自2003年6月下旬正式開工近4年來,蘇通大橋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最大規模深水群樁基礎、最高橋塔兩項世界紀錄,累計完成投資60.12億元,占總投資的78.2%,已完工程質量優良率達100%,在水深、浪大、流急的7公里寬的長江入海口保持了安全形勢平穩。現在,蘇通大橋正在向最大跨徑、最長拉索這兩項世界記錄發起沖刺。
該次監測采用前視聲納及多波束測深系統進行,由于大橋即將建成,蘇通大橋的監測面臨測量衛星定位條件差、不定期的封航造成測量時間緊等困難。為了盡早完成任務,同志們起早摸黑,抓緊有利的間隙時間,爭分奪秒地工作。通過監測組幾天的緊張努力,終于在節前圓滿地完成了這次重要的監測任務。
蘇通大橋位于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常熟)市之間,是交通部規劃的黑龍江嘉蔭至福建南平國家重點干線公路跨越長江的重要通道,也是江蘇省公路主骨架網“縱一”——贛榆至吳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復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建設蘇通大橋對完善國家和江蘇省干線公路網、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以及沿江整體開發,改善長江安全航運條件、緩解過江交通壓力、保證航運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總投資約64億元的蘇通大橋全長32.4公里,其中跨江部分8.2公里。自2003年6月下旬正式開工近4年來,蘇通大橋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最大規模深水群樁基礎、最高橋塔兩項世界紀錄,累計完成投資60.12億元,占總投資的78.2%,已完工程質量優良率達100%,在水深、浪大、流急的7公里寬的長江入海口保持了安全形勢平穩。現在,蘇通大橋正在向最大跨徑、最長拉索這兩項世界記錄發起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