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在建的400米以上摩天大樓有14座,三一泵送設備參與了其中9座的建設,比例幾乎達到70%,而國內500米以上的摩天大樓,則全部是采用三一的泵送設備。
創新,成就領先
幾近壟斷的市場地位,體現的是雄厚的企業實力。2012年1月,成功并購普茨邁斯特,讓三一從全球混凝土行業的銷售第一變成綜合實力的第一,真正躍升為全球混凝土泵行業的領導者。
那么三一實力急速躍升靠的是什么?是永不止步的創新精神。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總裁向文波、執行總裁易小剛等,均曾在不同場合強調創新在三一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據了解,三一重工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約占銷售額的5%~7%,而世界一流的工程機械企業也才不到4%的水平。正是依靠孜孜不倦的創新、研發,三一才創下一個個同行難以企及的紀錄,成就在混凝土行業的領導地位,也鑄就在泵送領域同行望塵莫及的領先優勢。
創新,引領行業
2012年9月10日,廣州第一高樓——東塔項目超高層砼泵送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東塔項目部成功舉行,三一再一次毫無懸念地在競爭中勝出,成為這一530米摩天高樓建設的泵送設備提供方。
不過這一次三一遇到了挑戰,不是挑戰競爭對手,而是挑戰行業慣例。若按以往慣例,三一只需按照要求將混凝土泵送到指定高度、指定位置即可,但此次施工方中建四局卻提出了其它更苛刻的附加要求——由于東塔項目地處廣州繁華地段,因此在高效率完成泵送的同時,還必須在噪音控制、節能環保等方面滿足各項指標,而這些指標當前來看,還沒有企業做到過。
比如,為滿足夜間施工要求,泵送設備的噪音值必須控制在70分貝以下(人們大聲說話不過60-70分貝);為實現節約用水,冷卻水需實現循環利用,另外由于施工區間狹小,對泵送設備的施工角度、靈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盡管有難度,在簽約儀式上,三一執行總裁易小剛仍“欣然接受挑戰”,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三一重工以高度創新的精神不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也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解決眼前的這些難題,為東塔項目提供更加高效、節能的泵送產品。為滿足廣州東塔承建方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施工要求,克服行業罕見的施工難題,三一重工積極組織研發力量,針對難題,各個擊破,提出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1、國內首創的隔音倉技術:對超高壓泵作業噪聲進行有效隔離和吸收,設備工作噪音由原來的130分貝降至80分貝以下。
2、“垂直+水平折疊布料桿”技術:可確保在廣州東塔核心筒布料無盲區、無死角。
3、Φ150A超高壓雙層復合管技術:管道采用兩種耐磨合金鋼復合而成,優勢在于內層管耐磨性能好,外層管材質韌性好,抗拉抗爆性能好,同時解決抗磨和抗爆問題。
4、循環利用水資源技術:對每次清洗管道的水,進行循環利用,平均每次可節水約15m3,整個工程可節水9000m3。
“這些技術在東塔應用后,今后將陸續在其它重大工施工中推廣使用。通過這一過程,我們也希望借以推動中國建筑行業及混凝土機械行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引領行業發展”,易小剛表示。
據悉,目前世界高樓排行榜中,名列榜首的阿聯酋迪拜塔、排名第二的上海中心、排名第五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排名第六的香港環球貿易廣場均有三一設備參與建設,所以易小剛選擇“正視”挑戰,因為三一重工在國內乃至全球超高層泵送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與無與倫比的實力!
創新,成就領先
幾近壟斷的市場地位,體現的是雄厚的企業實力。2012年1月,成功并購普茨邁斯特,讓三一從全球混凝土行業的銷售第一變成綜合實力的第一,真正躍升為全球混凝土泵行業的領導者。
那么三一實力急速躍升靠的是什么?是永不止步的創新精神。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總裁向文波、執行總裁易小剛等,均曾在不同場合強調創新在三一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據了解,三一重工在研發方面的投入約占銷售額的5%~7%,而世界一流的工程機械企業也才不到4%的水平。正是依靠孜孜不倦的創新、研發,三一才創下一個個同行難以企及的紀錄,成就在混凝土行業的領導地位,也鑄就在泵送領域同行望塵莫及的領先優勢。
創新,引領行業
2012年9月10日,廣州第一高樓——東塔項目超高層砼泵送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東塔項目部成功舉行,三一再一次毫無懸念地在競爭中勝出,成為這一530米摩天高樓建設的泵送設備提供方。
不過這一次三一遇到了挑戰,不是挑戰競爭對手,而是挑戰行業慣例。若按以往慣例,三一只需按照要求將混凝土泵送到指定高度、指定位置即可,但此次施工方中建四局卻提出了其它更苛刻的附加要求——由于東塔項目地處廣州繁華地段,因此在高效率完成泵送的同時,還必須在噪音控制、節能環保等方面滿足各項指標,而這些指標當前來看,還沒有企業做到過。
比如,為滿足夜間施工要求,泵送設備的噪音值必須控制在70分貝以下(人們大聲說話不過60-70分貝);為實現節約用水,冷卻水需實現循環利用,另外由于施工區間狹小,對泵送設備的施工角度、靈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盡管有難度,在簽約儀式上,三一執行總裁易小剛仍“欣然接受挑戰”,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三一重工以高度創新的精神不斷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也有足夠的信心與能力解決眼前的這些難題,為東塔項目提供更加高效、節能的泵送產品。為滿足廣州東塔承建方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施工要求,克服行業罕見的施工難題,三一重工積極組織研發力量,針對難題,各個擊破,提出了積極的應對措施:
1、國內首創的隔音倉技術:對超高壓泵作業噪聲進行有效隔離和吸收,設備工作噪音由原來的130分貝降至80分貝以下。
2、“垂直+水平折疊布料桿”技術:可確保在廣州東塔核心筒布料無盲區、無死角。
3、Φ150A超高壓雙層復合管技術:管道采用兩種耐磨合金鋼復合而成,優勢在于內層管耐磨性能好,外層管材質韌性好,抗拉抗爆性能好,同時解決抗磨和抗爆問題。
4、循環利用水資源技術:對每次清洗管道的水,進行循環利用,平均每次可節水約15m3,整個工程可節水9000m3。
“這些技術在東塔應用后,今后將陸續在其它重大工施工中推廣使用。通過這一過程,我們也希望借以推動中國建筑行業及混凝土機械行業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引領行業發展”,易小剛表示。
據悉,目前世界高樓排行榜中,名列榜首的阿聯酋迪拜塔、排名第二的上海中心、排名第五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排名第六的香港環球貿易廣場均有三一設備參與建設,所以易小剛選擇“正視”挑戰,因為三一重工在國內乃至全球超高層泵送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與無與倫比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