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德國產業園
2011年6月20日,德國北威州科隆市,三一重工德國貝德堡產業園開業典禮成功舉行。德國北威州經濟部長福克斯貝格、中國駐德大使吳紅波、湖南省省長徐守盛共同出席了三一德國產業園開業典禮并共同按下啟動按鈕。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和福克斯貝格、徐守盛、吳紅波等分別在典禮上講話。
簽約兩年多來,三一重工按計劃完成了首期4000多萬歐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雇傭德國員工100多人,三一在德國的“家”初步成形。這是三一繼印度、美國之后,在海外設立的第三個研發制造基地。
挺進歐洲腹地
2009年1月2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德期間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起見證了三一集團與德方在柏林舉行的簽字儀式。三一集團董事長 梁穩根與德國北威州時任州長約爾根•呂特格斯代表雙方簽字,三一計劃斥資1億歐元在德國設立歐洲研發中心及機械制造基地。同年5月21日,三一德國產業園 舉行奠基儀式,三一在德投資項目正式啟動。
作為三一國際化四大海外戰略部署之一,三一德國公司隨后即在廠房建設、工藝規劃、團隊招聘、制造能力培養和歐洲市場開拓方面積極開展工作。
據悉,三一在德國科隆的投資項目是迄今為止中國在歐洲最大的一筆投資項目。三一產業園占地24.8公頃,建成后將包括一家工程設備制造工廠、一個研發中心和一個培訓基地。項目達產后,年產工程機械產品3000臺,預計將實現年銷售收入3.5億歐元。
事實上,挺進歐洲腹地,這被三一重工視為國際化的關鍵一步。資深業內人士指出,三一德國項目,不僅是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歐洲投資的最大項目,更因為其選擇的時機——蕭條時期而非繁榮時期,以及選擇的方式——新建工廠而非并購方式。
三一德國公司董事長賀東東告訴記者,目前三一德國貝德堡產業園已經完成一期投資4000萬歐元,建成廠房10000㎡,辦公樓3600㎡,宿舍樓3800㎡。第二期投資3000萬歐元即將啟動,將建成8000㎡廠房與客戶體驗中心,以及超過7000㎡的研發中心。
“德國是工程機械強國,同時德國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通過在德國投資建廠,可以使我們的業務輻射到整個歐洲及其周邊的國家。”賀東東如是說:“德國的實力來源于其悠久堅定的傳統、技術開 發領先地位、多樣化的工業基礎和政府對此行業明確的大力支持。德國在工程機械行業擁有6100家在價值鏈上的公司,超過93萬的受過良好培訓的技術員工。 機械制造領域又是德國最具有創新能力的行業之一,全球28%的機械制造專利權是由德國公司申請的。這也是三一重工在德國設立國際研發中心的原因。”
與行業巨頭正面“交鋒”
據了解,目前,三一德國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本地化的管理團隊,德國本地招聘員工超過100人,占總人數的80%以上。賀東東交給了這個團隊一項使命:征服全球工程技術的心臟地帶。“我們希望至少在德國取得一個非常顯著的地位”。
他的自信是有根據的。2009年,三一超越了德國的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成為世界上銷量最大的混凝土泵制造商。三一集團自成立以來的22年間,銷售收入以平均每年50%的速度增長,2010年達到502億人民幣。
賀東東表示:“我們應該在歐洲取得不錯的市場份額,因為我們已經是全球的領軍企業。”
據悉,6月30日前,三一德國貝德堡產業園將完成批量生產的準備,并于7月啟動銷售。為此,三一已在歐洲主要國家建立了基本健全的代理商體系。“作為我們的本土市場,德國我們采取直銷的方式;歐洲其他地區以代理方式銷售。”賀東東這樣說。
“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建立覆蓋歐洲全境的銷售網絡,同時產品、工廠、品牌影響力、服務、配件全部到位。今年做好所有準備,明年會有大突破!”賀東東表示,屆時,三一德國公司不但能為歐洲全境的客戶提供完善的設備銷售、租賃和售后服務,還可向本地區的客戶提供操作人員培訓和技術支持。
本土化全球發展路徑
“國際化還是要首先考慮本土化。本土化是國際化的基礎,本土化包括產品的本土化和人才的 本土化,甚至包括生產經營體系的本土化。” 前來參加開業慶典的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在談及三一海外發展經驗教訓時,一再強調本土化。他表示特別在工程機械行業,不同區域的客戶喜好不同,對設備的要求 也不同。他說:“國際化是一場非打不可的硬仗,三一把它當成第三次創業。”據悉,三一集團的前兩次創業分別是企業初創和股票上市。
作為第三次創業,三一國際化已經走過了三個階段:即2002年~2005年的出口階 段,2006年~2009年的海外投資階段和2009年開始的本土化階段。在第一階段,三一從首次出口4臺PQ190平地機到印度和摩洛哥開始,到后來將 產品批量出口到115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額達到5.23億美元;第二階段,三一先后投資印度、美國、德國等地建設科研生產基地;第三階段,則以印度工廠 正式投產為標志,開始了投資、設計、生產、銷售一條龍式的本土化全球發展之路。
據賀東東稱,三一在科隆建立研發制造基地,并在當地銷售,覆蓋整個歐洲市場,不僅可以節省高昂的運輸費用,同時也將利用國際化的先進資源配置,以 三一的優勢資源,結合德國的研發、制造和管理優勢,研發出高性價比的產品推出市場,進一步提升三一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品牌影響力,擴大歐洲市場份額。
據介紹,三一重工的計劃是在初期建廠階段還有中國員工派駐德國,但賀東東希望能盡早地完成早期的基礎建設工作,使三一德國公司成為一個完全的德國公司。他坦然地說道:“我希望有一天坐在我這個位子上的不是我,而是一個德國本地員工。這是我在三一德國的終極目標。”
三一重工巴西產業園
三一巴西致力于以高品質的產品,竭盡全力滿足巴西市場的需求,為巴西的發展作出貢獻。
2010年2月,三一與巴西圣保羅州政府簽署了2億美元的投資協議。為搶占市場先機,在緊鑼密鼓進行征地建廠的同時,三一巴西首先在圣保羅州租賃的廠房內 完成挖機及起重機兩條生產線的建設。2010年底,在中巴兩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同心協力下,僅用了10天時間完成了三一巴西第一臺挖機的組裝。
2010年全年,三一在巴西地區實現銷售超過3000萬美元,品牌知名度穩步提升。隨著2010年11月9日,三一巴西與11家代理商簽署合作協議,其營銷網絡建設基本完成,為三一在巴西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一重工美國產業園
2月28日,在風景優美、彩旗飄飄的亞特蘭大南郊桃樹市,三一美國公司一期工程落成典禮成功舉行。湖南省委書記周強、駐休斯敦總領事高燕平共同出席了三一美國公司一期工程落成典禮并揭牌。周強書記、高燕平總領事、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和佐治亞州長迪爾、州經濟發展署署長康鳴、桃樹市長哈迪克斯等分別在典禮上講話。湖南省代表團成員、使館商務參贊堯文良、王培軍領事和當地政要、經商界人士共300多人出席了儀式。
三一美國,是三一進軍海外市場第二站。2007年,三一簽署投資備忘錄,6000萬美元在喬治亞州桃樹鎮建設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簽約之日,梁穩根董事長表示,今后桃樹市就是三一在美國的“家”。如今3年已經過去,雖然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但三一依然按計劃在桃樹市完成了首期4000多萬美元的固定資產投資,雇傭的美籍員工達100多人。
據悉,三一美國公司一期工程于2010年7月正式動工,建成新裝配車間及辦公樓總建筑面積約3.8萬平米,其中裝配車間面積約3.2萬平米,辦公區面積6000平米,辦公區可容納員工約300人,預計2011年6月全部完工并進行搬遷。 三一美國建成之后,將整合美國公司研發、服務及制造資源,大大提高三一美國在北美地區的品牌形象,為三一美國五年規劃及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據亞特蘭大商會主席介紹,在喬治亞州,三一美國是第一家也仍然是最大的一家華資企業。梁穩根希望能夠在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市場上的成功,實現 “品質改變世界”的產業理想。
落成典禮上,周強書記對三一重工第一期工程的竣工表示祝賀,他說,三一重工是中國著名的工程機械公司,在中國創造了很多傳奇,是湖南的代表企業,是湖南的驕傲。 三一重工美國公司的成立,在湖南省和佐治亞州之間架起了合作的橋梁,具有重要的標志意義。期待三一重工早日投產,在美國擴大規模,向北美市場提供更多的適銷內陸的產品,進而帶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周強書記介紹了湖南省情及其在經貿、科技和文化等領域的最新發展,表示將進一步深化湖南與佐治亞州在各領域的合作,以三一美國公司為龍頭,推動更多的湖南企業到佐治亞州開展貿易和投資合作,并特別對中國總領館為湖南企業“走出去”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
高燕平總領事致辭介紹了中美關系和中國與佐治亞州在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最新情況,強調三一美國公司在佐治亞州的投資建廠再次有力地證明了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的投資、貿易、就業機會和實實在在的好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
迪爾州長表示,他對三一公司在佐治亞州投資設廠感到驕傲和高興,愿意為中國公司在佐治亞州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與中方攜手合作,與三一美國公司共同成長。
三一重工印度產業園
中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印度產業園2010年4月12日在位于印度孟買東南200多公里的浦那舉行隆重的開業典禮。三一印度以普納產業園為中心,輻射印度和斯里蘭卡兩個國家,在孟買、德里、加爾各答、海德拉巴、清奈及斯里蘭卡設立分公司及配件中心。目前員工總人數600余人,人員本地化率達到85%。
三一印度產業園已經完成近5萬平方米現代化廠房的建設,成為三一集團首個集研發、制造、營銷、服務、物流于一體的綜合性海外產業園,已有拖泵、泵車、攪拌站、攪拌車四個產品在印度本地實現了生產、組裝和調試,同時成功開發了挖掘裝載機。該產業園已具備年產1000臺套設備的生產能力。
三一重工印尼產業園
2011年4月30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當地時間上午11點),正在印度尼西亞出席“中國-印尼戰略商務對話”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印尼副總統布迪奧諾一起,共同見證了三一重工與印尼工業部的投資協議簽字儀式。根據協議,三一將在印尼爪哇省(Java)以西的卡拉旺(Karawang)投資2億美元興建三一印尼產業園。三一重工也由此成為第一家在印尼制造業領域進行大型投資的中國企業
當天的簽約儀式屬于“中國-印尼戰略商務對話”重要環節之一,包括溫家寶、布迪奧諾在內的中國和印尼政府高級官員和企業家代表共180人出席。現場,參與簽約的中國企業共15家,分4組集體簽約。簽約規則為,每組最重要的簽約單位被安排在小組第一位,第一、二組第一位分別為兩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簽約項目,三一重工被安排在第3組第一位。
簽約儀式上,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與印尼工業部副部長阿古斯分別在協議書上簽字。根據協議,三一重工將通過征地、建設廠房、設備采購、雇傭當地人才及與印尼工業部下屬的金屬工業發展中心、材料與技術產品中心、教育機構等開展全面合作等方式,分階段、有步驟的進行投資,預計可為當地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梁穩根表示:“產業園項目預計在簽訂協議后半年內動工,一期工程最遲在簽訂協議后2年內投產。”按照規劃,一期工程完工后,挖機等產能可達到5000臺/年。
此次簽約活動亦是溫家寶4月出訪東南亞兩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重要成果之一。溫家寶在“中國-印尼戰略商務對話”發表講話時表示,中方支持中國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印尼道路、橋梁、港口、電站、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企業擴大對印尼的投資。溫家寶說:“我堅信,富有進取精神的兩國企業家,一定會把握時機,攜手共進,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兩國互利合作,共同創造兩國經貿合作的美好明天。”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溫家寶總理第二次見證三一重工簽約海外投資項目——2009年1月29日,溫家寶曾與德國總理默克爾一起,共同出席了三一重工與德國北威州政府簽署的中國在歐洲最大的一筆實業投資,溫總理當時稱贊說:“這是一個大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單刀直入的海外投資是三一重工不同于其它工程機械企業的擴張方式,三一重工善于用自身的優勢資源到異國他鄉整合別人的優勢資源,用國際化的資源提升自身的國際化。除在印尼、德國外,目前三一重工已在印度、美國、巴西等國家陸續創造多項投資第一。此次印尼產業園的項目投資同樣舉足輕重。印尼工業部長希達雅特評價說:“三一集團是第一家在印尼大型投資于制造業的中國企業。”
據知情人士稱,三一印尼產業園項目正是希達雅特這位印尼工業部長積極促成的。項目雙方早在2010年便已開始接觸,三一重工還于該年12月在爪哇以西的卡拉旺購買了10公頃的第一期項目用地。2011年上半年,雙方正式達成合作意向。按照規劃,三一印尼產業園的機械產品,除銷往印尼當地之外,還可輻射整個東盟國家市場。
印尼工業部長希達雅特非常看好這家來自中國的“大塊頭”企業。他說:“三一將與早已在印尼經營的同行諸如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日本小松公司等競爭。我有信心,三一在品質、技術及價格等方面足以與對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