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東西高速公路項目,被譽為“中國企業在非洲的一張名片”,該項目自2006年9月開工以來,三一先后有200多臺設備分布在這條500多公里長的戰線上。目前,該項目已進入最后3個月的攻堅階段,三一很多設備已工作了9000個小時以上。
驅車400多公里,檢修故障設備,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這是阿高速項目服務團隊的日常工作。為了工作,三一的服務工程師放棄了很多。服務組長陳海豐的爺爺去世時,由于項目工期緊,他只字未提請假,忍著失去親人的淚水,一直堅持到過春節才回國。服務工程師王志剛的家人幾次給他約好相親的時間,因服務工作繁忙,他一一錯過。服務主任馮軍在拜訪客戶途中,因車禍受傷,他卻帶著繃帶,堅持工作了6個月才回國……
阿高速項目的服務工作,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對工程師的技術要求很高。服務工程師們一邊自學,一邊發揮團隊作戰的優勢,遇到疑難故障,大家一起分析,一起制訂解決方案。憑著這股韌勁,他們在提高自身服務技能的同時,還建立了戰友般深厚的情誼。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客戶單位20多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送到阿高速項目服務團隊成員的手中,他們還因此獲得“優秀供應商”和“優秀服務工程師”的榮譽。
服務工程師的真誠付出,贏得了客戶的信賴。三一在該項目上的設備,從最初的60多臺迅速增加到現在的200多臺。
驅車400多公里,檢修故障設備,連續工作十多個小時,這是阿高速項目服務團隊的日常工作。為了工作,三一的服務工程師放棄了很多。服務組長陳海豐的爺爺去世時,由于項目工期緊,他只字未提請假,忍著失去親人的淚水,一直堅持到過春節才回國。服務工程師王志剛的家人幾次給他約好相親的時間,因服務工作繁忙,他一一錯過。服務主任馮軍在拜訪客戶途中,因車禍受傷,他卻帶著繃帶,堅持工作了6個月才回國……
阿高速項目的服務工作,不但工作量大,而且對工程師的技術要求很高。服務工程師們一邊自學,一邊發揮團隊作戰的優勢,遇到疑難故障,大家一起分析,一起制訂解決方案。憑著這股韌勁,他們在提高自身服務技能的同時,還建立了戰友般深厚的情誼。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客戶單位20多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送到阿高速項目服務團隊成員的手中,他們還因此獲得“優秀供應商”和“優秀服務工程師”的榮譽。
服務工程師的真誠付出,贏得了客戶的信賴。三一在該項目上的設備,從最初的60多臺迅速增加到現在的200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