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3日)下午,記者一行三人驅車經佛開高速直取位于鶴山市古勞鎮的廣珠鐵路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西江特大橋的西岸施工現場。
西江特大橋西岸落腳于鶴山市古勞鎮,東岸落腳于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全長6.7公里。目前,大橋已經進入了主跨剛構梁的攻堅階段,3個主橋墩的零號塊正在緊張施工中。據悉,隨著控制性工程的推進,整個廣珠鐵路第三標段綜合施工進度已達到52%。
6月中旬西江特大橋西岸附跨合龍
廣珠鐵路第三標段起于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百西村,止于鶴山市桃源鎮竹村,全長28.78公里。標段內的重點工程西江特大橋也是廣珠鐵路全線五大控制性工程之一,躍西江,跨鶴山、佛山兩市。全長6.7公里,共175孔,橋跨以32米T梁為主,兩個主跨最長跨度各230米,在同等結構的橋梁施工中跨度位居世界第二。
進入西江特大橋西岸工地,耳邊 “叮叮當當”的機器作業聲就響個不停,一座座橋墩張開巨人般的臂膀,仿佛是等待組裝的機器人。
中鐵二十二局廣珠鐵路三標段西江特大橋現場負責人王富春告訴記者,大橋樁基礎階段工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深水施工和裸巖施工是西江特大橋工程技術上的兩大難點。一般施工水位最多達到20米,但這里的施工水位最深可達28米,且西江水下施工環境復雜,多是巖層,沒有泥土和沙石的覆蓋。按施工技術要求,鉆孔樁在深水中還須嵌入巖石一定深度才能保證橋墩穩固,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在技術人員眼里,沒有攻不克的難關。從2008年10月動工至今,西江特大橋已經牢牢扎根水下,今年汛期前,水下施工全部結束。
今年4月中旬開始,3個主橋墩的零號塊同步進入施工階段,“目前已經進入了主跨剛構梁的攻堅階段,它影響著整個大橋的工期。”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零號塊的施工相當復雜。王富春告訴記者,3個主墩各有1個零號塊,分別長23米,寬16.8米,高12.5米。完全澆注1個零號塊需2600立方米混凝土,以及1200噸鋼材,因此1個零號塊的施工期就要兩個月左右。預計完成零號塊施工將在今年6月中旬,屆時,大橋的梁體工程將完成一半。
在計劃工期內,施工人員還將在今年6月中旬完成大橋西岸附跨的合龍;到明年3月末,剛構梁將整體實現兩個230米主跨和兩個110米附跨的合龍;隨后,再經過4個月的剛構拱安裝,明年7月中旬,大橋就完成了主體工程,進入橋面防水、防護欄、防護墻等附屬工程的施工。
第三標段6座特大橋同步施工
為了按要求趕進度,大橋東西兩岸工地約400名施工人員開始了24小時輪流作業。施工單位表示,將采用增加安全防護措施和照明設備、增強工人安全意識等措施把高空作業和夜間作業的危險性降到最低。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為了方便就近取材,根據大橋施工用材的需求,現場還配備了鋼結構廠和攪拌站。而和工地現場一樣繁忙的,是西江水面往返的船只。
西江屬國家一級主航道,西江特大橋施工所跨江面寬950米。為了不影響正常航運,大橋剛構梁采用掛籃式施工工藝。同時,為了趕進度,每天有8艘運送鋼筋、混凝土、施工木材和鋼構件的施工運輸船頻繁往返于西江之上。記者了解到,為了運送1個零號塊澆注所需的1200多噸混凝土,2艘運輸船在350米左右的距離內需往返600多次,耗時三天三夜。
中鐵二十二局廣珠鐵路三標段工程指揮部黨工委副書記劉志民告訴記者,廣珠鐵路第三標段全長28.78公里,標段內橋梁總長度近14公里,占線路總長度的48.6%。目前6座特大橋同步施工,初部分路段因征地拆遷影響工程進度外,大部分進展較順利;1座站場為鶴山車站,目前正在進行土石方施工;4座隧道已貫通3座,另一座隧道已完成了施工量的十分之一。
西江特大橋控制著廣珠鐵路全線工期,隨著西江特大橋工程的逐步推進,目前,第三標段已完成了工程綜合總量的52%。
西江特大橋西岸落腳于鶴山市古勞鎮,東岸落腳于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全長6.7公里。目前,大橋已經進入了主跨剛構梁的攻堅階段,3個主橋墩的零號塊正在緊張施工中。據悉,隨著控制性工程的推進,整個廣珠鐵路第三標段綜合施工進度已達到52%。
6月中旬西江特大橋西岸附跨合龍
廣珠鐵路第三標段起于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百西村,止于鶴山市桃源鎮竹村,全長28.78公里。標段內的重點工程西江特大橋也是廣珠鐵路全線五大控制性工程之一,躍西江,跨鶴山、佛山兩市。全長6.7公里,共175孔,橋跨以32米T梁為主,兩個主跨最長跨度各230米,在同等結構的橋梁施工中跨度位居世界第二。
進入西江特大橋西岸工地,耳邊 “叮叮當當”的機器作業聲就響個不停,一座座橋墩張開巨人般的臂膀,仿佛是等待組裝的機器人。
中鐵二十二局廣珠鐵路三標段西江特大橋現場負責人王富春告訴記者,大橋樁基礎階段工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深水施工和裸巖施工是西江特大橋工程技術上的兩大難點。一般施工水位最多達到20米,但這里的施工水位最深可達28米,且西江水下施工環境復雜,多是巖層,沒有泥土和沙石的覆蓋。按施工技術要求,鉆孔樁在深水中還須嵌入巖石一定深度才能保證橋墩穩固,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在技術人員眼里,沒有攻不克的難關。從2008年10月動工至今,西江特大橋已經牢牢扎根水下,今年汛期前,水下施工全部結束。
今年4月中旬開始,3個主橋墩的零號塊同步進入施工階段,“目前已經進入了主跨剛構梁的攻堅階段,它影響著整個大橋的工期。”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零號塊的施工相當復雜。王富春告訴記者,3個主墩各有1個零號塊,分別長23米,寬16.8米,高12.5米。完全澆注1個零號塊需2600立方米混凝土,以及1200噸鋼材,因此1個零號塊的施工期就要兩個月左右。預計完成零號塊施工將在今年6月中旬,屆時,大橋的梁體工程將完成一半。
在計劃工期內,施工人員還將在今年6月中旬完成大橋西岸附跨的合龍;到明年3月末,剛構梁將整體實現兩個230米主跨和兩個110米附跨的合龍;隨后,再經過4個月的剛構拱安裝,明年7月中旬,大橋就完成了主體工程,進入橋面防水、防護欄、防護墻等附屬工程的施工。
第三標段6座特大橋同步施工
為了按要求趕進度,大橋東西兩岸工地約400名施工人員開始了24小時輪流作業。施工單位表示,將采用增加安全防護措施和照明設備、增強工人安全意識等措施把高空作業和夜間作業的危險性降到最低。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為了方便就近取材,根據大橋施工用材的需求,現場還配備了鋼結構廠和攪拌站。而和工地現場一樣繁忙的,是西江水面往返的船只。
西江屬國家一級主航道,西江特大橋施工所跨江面寬950米。為了不影響正常航運,大橋剛構梁采用掛籃式施工工藝。同時,為了趕進度,每天有8艘運送鋼筋、混凝土、施工木材和鋼構件的施工運輸船頻繁往返于西江之上。記者了解到,為了運送1個零號塊澆注所需的1200多噸混凝土,2艘運輸船在350米左右的距離內需往返600多次,耗時三天三夜。
中鐵二十二局廣珠鐵路三標段工程指揮部黨工委副書記劉志民告訴記者,廣珠鐵路第三標段全長28.78公里,標段內橋梁總長度近14公里,占線路總長度的48.6%。目前6座特大橋同步施工,初部分路段因征地拆遷影響工程進度外,大部分進展較順利;1座站場為鶴山車站,目前正在進行土石方施工;4座隧道已貫通3座,另一座隧道已完成了施工量的十分之一。
西江特大橋控制著廣珠鐵路全線工期,隨著西江特大橋工程的逐步推進,目前,第三標段已完成了工程綜合總量的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