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珠鐵路江門段已完成工程總投資逾30%,工程進展順利。廣珠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綜合部負責人李春生昨日介紹,廣珠鐵路江門段計劃投資25億多元,累計完成投資7.6億元,其中今年1—5月完成投資2.29億多元。“原計劃通車時間是2012年4月,現在我們提出爭取2011年底全線建成,具備通車條件。”李春生透露。
李春生介紹,按照廣珠鐵路施工進度安排,廣珠鐵路80多個開工點已全線鋪開,5大控制性工程目前均已突破施工技術難點,進入平穩快速的施工階段。9個新建車站中的大田站、鶴山站、江門南站、古井站、斗門站、珠海西站6個車站都在建設中。目前廣珠鐵路已完成工程總投資的1/4多,今年將至少完成投資30億元。
5大控制性工程突破4項
2009年廣珠鐵路施工的主攻方向將圍繞5大控制性工程展開:位于廣州白云區的白坭河特大橋,位于佛山三水鎮的北江特大橋,跨江門、佛山兩市的西江特大橋,長達9千米的江門隧道和跨珠海、江門兩地的虎跳門特大橋。5項控制性工程分屬5個不同標段。對各標段來說,“拿下控制性工程意味著一場攻堅戰”。
6月16日13時10分,被喻為“亞洲第一跨”的廣珠鐵路虎跳門特大橋33號主墩承臺首層二次澆注在中鐵六局太原鐵建施工人員十幾個小時的精心施工下順利完成。“這表明廣珠鐵路全線最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成功告竣。”中鐵六局廣珠鐵路大橋項目部副經理高軍庭說。“截至目前,廣珠鐵路虎跳門大橋已完成全部的水中樁基,7座水中橋墩已經有2座立在水面之上。”
在廣珠鐵路的最北端,距離中鐵二十五局廣珠鐵路制梁廠最近的白坭河特大橋是控制架梁進度的咽喉工程,但該橋地下溶洞、土洞多而復雜,曾經歷時5個多月未成一樁。經過技術攻堅,目前該橋已經完成樁基296根,水中樁基全部完工,墩臺完成6個,逐步進入施工高峰。
北江特大橋也是一個架梁咽喉要地。橋梁全長13.6千米,水面以上4.4千米,是控制性工程中最長的一座橋。工程量大、時間緊迫是該橋面臨的主要問題。自今年2月4日打下第一根樁至今,中鐵十二局已完成了該橋超過六成的水中樁基,承臺完成量約13%,計劃明年6月可以完工。
據中鐵二十二局廣珠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張上偉介紹,廣珠鐵路途徑的西江常年水深超過30米,“西江特大橋最大的特點和難點就是深水施工”。為此,一條700多米的鋼棧橋和9個鋼結構施工平臺已經立在江中,消耗鋼材1.6萬噸。在此基礎上,該橋三座主墩的36根樁將在本月完成,預計9月底可完成大橋的下部結構施工。
最復雜工程——江門隧道
“穿山入地”長達9千米的江門隧道,是鐵道部建部以來遇到的最復雜的一項隧道工程。4500米明挖隧道如同城市地鐵在平地上打洞,4685米暗挖隧道穿越圭峰山。去年7月從明挖段開工建設,目前這條超長隧道已形成8個施工作業面,同時推進。最快一天可以推進5至6米,但遇到圍巖等級較低的地段,一天只能前進1至2米。計劃今年10月該隧道可全部貫通,達到鋪軌條件。中鐵三局廣珠鐵路江門隧道項目處總工程師袁峰表示。
“由于地質情況復雜,施工難度大,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廣鐵科學研究所等機構及國內多所高校研究機構正聯手對江門隧道的‘富地表水超淺埋偏壓暗挖隧道’施工技術進行攻堅研究。”袁峰介紹。
據了解,截至2008年底,廣珠鐵路累計完成投資27億元,按照目前的進度,全線每月至少完成投資2.5億元,計劃2009年完成投資至少30億元。按照工程計劃,今年廣珠鐵路全線施工人數將從目前的7000余人陸續增至約15000余人,施工大型機械將陸續達到4000多臺。
李春生介紹,按照廣珠鐵路施工進度安排,廣珠鐵路80多個開工點已全線鋪開,5大控制性工程目前均已突破施工技術難點,進入平穩快速的施工階段。9個新建車站中的大田站、鶴山站、江門南站、古井站、斗門站、珠海西站6個車站都在建設中。目前廣珠鐵路已完成工程總投資的1/4多,今年將至少完成投資30億元。
5大控制性工程突破4項
2009年廣珠鐵路施工的主攻方向將圍繞5大控制性工程展開:位于廣州白云區的白坭河特大橋,位于佛山三水鎮的北江特大橋,跨江門、佛山兩市的西江特大橋,長達9千米的江門隧道和跨珠海、江門兩地的虎跳門特大橋。5項控制性工程分屬5個不同標段。對各標段來說,“拿下控制性工程意味著一場攻堅戰”。
6月16日13時10分,被喻為“亞洲第一跨”的廣珠鐵路虎跳門特大橋33號主墩承臺首層二次澆注在中鐵六局太原鐵建施工人員十幾個小時的精心施工下順利完成。“這表明廣珠鐵路全線最大體積混凝土澆注成功告竣。”中鐵六局廣珠鐵路大橋項目部副經理高軍庭說。“截至目前,廣珠鐵路虎跳門大橋已完成全部的水中樁基,7座水中橋墩已經有2座立在水面之上。”
在廣珠鐵路的最北端,距離中鐵二十五局廣珠鐵路制梁廠最近的白坭河特大橋是控制架梁進度的咽喉工程,但該橋地下溶洞、土洞多而復雜,曾經歷時5個多月未成一樁。經過技術攻堅,目前該橋已經完成樁基296根,水中樁基全部完工,墩臺完成6個,逐步進入施工高峰。
北江特大橋也是一個架梁咽喉要地。橋梁全長13.6千米,水面以上4.4千米,是控制性工程中最長的一座橋。工程量大、時間緊迫是該橋面臨的主要問題。自今年2月4日打下第一根樁至今,中鐵十二局已完成了該橋超過六成的水中樁基,承臺完成量約13%,計劃明年6月可以完工。
據中鐵二十二局廣珠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張上偉介紹,廣珠鐵路途徑的西江常年水深超過30米,“西江特大橋最大的特點和難點就是深水施工”。為此,一條700多米的鋼棧橋和9個鋼結構施工平臺已經立在江中,消耗鋼材1.6萬噸。在此基礎上,該橋三座主墩的36根樁將在本月完成,預計9月底可完成大橋的下部結構施工。
最復雜工程——江門隧道
“穿山入地”長達9千米的江門隧道,是鐵道部建部以來遇到的最復雜的一項隧道工程。4500米明挖隧道如同城市地鐵在平地上打洞,4685米暗挖隧道穿越圭峰山。去年7月從明挖段開工建設,目前這條超長隧道已形成8個施工作業面,同時推進。最快一天可以推進5至6米,但遇到圍巖等級較低的地段,一天只能前進1至2米。計劃今年10月該隧道可全部貫通,達到鋪軌條件。中鐵三局廣珠鐵路江門隧道項目處總工程師袁峰表示。
“由于地質情況復雜,施工難度大,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廣鐵科學研究所等機構及國內多所高校研究機構正聯手對江門隧道的‘富地表水超淺埋偏壓暗挖隧道’施工技術進行攻堅研究。”袁峰介紹。
據了解,截至2008年底,廣珠鐵路累計完成投資27億元,按照目前的進度,全線每月至少完成投資2.5億元,計劃2009年完成投資至少30億元。按照工程計劃,今年廣珠鐵路全線施工人數將從目前的7000余人陸續增至約15000余人,施工大型機械將陸續達到4000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