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梁文灝,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設計大師史玉新,教授王建宇,教授級高工林振球、肖明清、劉招偉,向莆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王睿等組成的隧道施工專家組,在業主第二指揮部、四川鐵科監理公司、十四局集團公司教授級高工、總工劉運平,教授級高工、副總工張煥成、劉宏文,指揮部指揮長趙克東等同志的陪同下,深入隧道施工一線,實地考察尤溪隧道(設計總長12974米)、棋盤石隧道(設計總長10808米)、戴云山隧道(設計左線總長15617米,右線總長15599米)三座特長隧道。每到一處,專家們仔細查看隧道工法轉換,斷層、溶洞等地質情況,獨頭掘進的通風措施、大變形、巖爆、瓦斯檢測等,并詳細詢問施工遇到的難題。
中鐵十四局集團向莆鐵路FJ—3A標段地處戴云山脈,山高谷深,地質復雜,是繼宜萬鐵路后,我國建設的一條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高等級的山區鐵路。工程線路長、規模大,地質復雜,施工風險大,科技含量高,技術難度大,橋隧比重高達93.6%,其中5公里以上隧道有6座,10公里特長隧道有3座。
3月26日,在實地查看工地后,特長隧道重難點施工方案論證會正式召開。會議自早8:00開始,下午18:00結束。在會上,指揮部指揮長趙克東介紹了長大隧道的施工進展情況,集團公司總工劉運平對前期工程進展和前期工作表示了肯定,并對今后的工程重難點進行了分析,并對專家組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謝,總工孫偉亮詳細介紹了三座特長隧道的施工方案和目前存在的問題。梁文灝院士、史玉新設計大師等專家一面聽取方案,一面對方案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經過不斷推敲,認真討論,會上形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認為特長隧道重難點施工方案較為完善、可行,后序在施工過程中根據現場實際進一步優化。在后續施工中應充分認識向莆鐵路隧道的高風險性,采取合理、可行的設計、施工方案,確保安全、質量、工期等建設目標的實現。為有利安全、改善通風條件、保證工期,尤溪隧道溪口尾斜井、戴云山隧道高坪斜井施工斷面由單車道變為雙車道斷面能夠更好的推進施工進展;尤溪隧道應在原斜井DK378+870左右,線路左側增加一個斜井,與原斜井呈“八字”狀,并在適當位置增加通風豎井;棋盤石隧道2#橫洞工區、戴云山隧道進口平導工區采用有軌運輸,原設計開挖斷面保持不變,棋盤石隧道2#橫洞內增設2453米平導;高坪斜井與正洞交點DK428+113至標段終點是控制戴云山隧道進口段工期的區段,應在斜井內增設1150米平導,與正洞交點DK429+225,平導斷面采用無軌運輸“單車道+錯車道”斷面。
特長隧道重難點工程施工方案的論證和形成,標志著特長隧道重難點工程施工將進入攻堅克難的階段,必將為后續施工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是重難點工程安全、高質、快速施工推進的有力保證。
專家們在論證會上認真討論
工程院院士梁文灝參加論證會
集團公司總工劉運平在論證會上講話
專家現場聽取施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