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石客運專線北起北京西站,經涿州、保定、定州,至石家莊南站,全線總長281公里,共設北京西、新涿州、新高碑店、新保定、新定州、石家莊南6個車站。列車類型為動車組,項目投資估算總額為438.7億元,其中工程投資402.7億元,動車組購置費36億元,由鐵道部和北京市、河北省合資建設,部分資金將使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此外,為了配合新線開通,鐵路部門還將配套建設動車運用設施和北京、石家莊鐵路樞紐工程。
據介紹,該線速度目標值為350公里/小時。力爭在2011年竣工通車。國家發改委作出批復,同意新建北京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通車后,北京與石家莊之間將實現鐵路公交化,現在3個多小時的路程,屆時只需一個半小時。
此外,批復要求,客運專線建設期間要加強管理,落實征地拆遷、環境保護等相關政策和措施,嚴格控制項目總投資。同時,客運專線作為合資鐵路,應嚴格按照《公司法》及有關規定規范化運作,維護投資各方的權益。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于2008年10月7日在河北省涿州市碼頭鎮舉行開工動員大會,宣布開工。
相關信息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是北京―廣州―深圳―香港客運專線的一部分,建成后,北京至石家莊間的旅行時間將不到一小時。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正線全長281公里,速度目標值是350公里/小時,初期運營速度300公里/小時。全線共設北京西、涿州、高碑店、保定、定州、石家莊南6個車站,配套建設動車運用設施和北京、石家莊鐵路樞紐相關工程。建設總工期為4年,投資估算總額438.7億元,由鐵道部和北京市、河北省共同投資,組建合資鐵路公司,組織工程建設。
總長281公里,橋梁占去77%
與之前媒體間或傳出的消息相比,此次新華社發布的消息中有諸多亮點值得關注: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設計、系統匹配、聯調聯試的集成總體方案。在設計中,采用了高標準的基礎沉降控制設計和嚴格的路基填筑、橋梁沉落變形和梁體徐變控制標準,確保線路滿足高速列車運行需要的高平順性要求。采用綜合調度集中,系統具備約束控制、預測分析、判斷決策、應變調整、應急處理和協調配合的綜合功能,能保證高速列車的安全正點運營。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是一條節約環保型鐵路。為減少土地占用,全線設計橋梁28座,總長218.472公里,占正線線路長度的77%。沿線大量采用一體化聲屏障,提高屏障剛度、減輕結構噪聲、形成整體外觀。在振動敏感路段采用線路減振設計。路基邊坡采用植物防護,沿線及站點加強綠化,站房設計與城市文化景觀相協調。
與石太客運專線相連,計劃建石濟客運專線
據鐵道部消息,京石鐵路客運專線與既有京廣線基本平行,建成后將實現客貨分線運輸,有效釋放既有線貨物運輸能力,大大緩解現有京廣鐵路北段運力緊張狀況,提高鐵路運輸服務質量,促進環渤海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此外,這個鐵路項目還包括新建石太客運專線直通線28.7公里。京石鐵路客運專線通過直通線與即將建成的石家莊至太原鐵路客運專線相連接。這意味著北京至太原間的時空距離也將大大縮短。
石家莊往南即將修建鐵路客運專線至武漢,并與在建的武漢―廣州、廣州―深圳―香港鐵路客運專線連接起來。石家莊往東將修建鐵路客運專線至濟南,連接已經運營的膠濟鐵路客運專線。因此,京石鐵路客運專線的建設,也將加強環渤海地區與中部地區、珠三角地區的聯系。
展望
京津冀將形成,3小時交通圈
繼京津城際客運鐵路專線開工之后,京石高速客運專線的開工,將意味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再次提速。根據北京發改委2006年提出的規劃,“十一五”期間,基本形成以京津為核心,方圓500公里區域內重要城市間的陸路“3小時交通圈”。
據悉,北京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北京-廣州-深圳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京石客運專線外,我省還有多條鐵路在建或即將進入開工建設,如遷曹鐵路、石太客運專線、張集鐵路、京滬客運專線、津秦客運專線、邯黃鐵路等。
客運交通優勢是石家莊發展的基石。據報道,2008年,省會還將謀劃石家莊至曲陽、石家莊至天津、石家莊至長治高速公路項目。
連接“穿城入地”,將改變城市格局
據介紹,有關部門已原則同意把京石段的貨運系統移出石家莊市區、客運專線沿既有京廣線引入、6條客運鐵路正線(局部7條)從石家莊市區地下穿行的方案。客運專線的入地點初步選在石紡路與義堂路之間,出地點在裕華路和槐安路之間,京石客運專線石家莊站將設置在槐安路和南二環高架橋之間。
另,新客運火車站將開辟東西兩個廣場,利用塔北路、新石中路兩條城市主干路作為車站的主要對景道路,并組織周邊主要交通流。施工方式為“明挖”而不“遁構”。京石鐵路的貨運系統按計劃從石太高速公路以北折向西,貨運線路沿石太高速公路北側西進,穿高速服務區,過石津灌區、南水北調干渠,過石家莊植物園后再折向南,在永壁以南建編組站,并向東和京廣線相通,在石家莊市區西部劃一個大大的“C”字形,相關車站和編組站均設置在市區的西部。
據介紹,該線速度目標值為350公里/小時。力爭在2011年竣工通車。國家發改委作出批復,同意新建北京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通車后,北京與石家莊之間將實現鐵路公交化,現在3個多小時的路程,屆時只需一個半小時。
此外,批復要求,客運專線建設期間要加強管理,落實征地拆遷、環境保護等相關政策和措施,嚴格控制項目總投資。同時,客運專線作為合資鐵路,應嚴格按照《公司法》及有關規定規范化運作,維護投資各方的權益。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于2008年10月7日在河北省涿州市碼頭鎮舉行開工動員大會,宣布開工。
相關信息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是北京―廣州―深圳―香港客運專線的一部分,建成后,北京至石家莊間的旅行時間將不到一小時。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正線全長281公里,速度目標值是350公里/小時,初期運營速度300公里/小時。全線共設北京西、涿州、高碑店、保定、定州、石家莊南6個車站,配套建設動車運用設施和北京、石家莊鐵路樞紐相關工程。建設總工期為4年,投資估算總額438.7億元,由鐵道部和北京市、河北省共同投資,組建合資鐵路公司,組織工程建設。
總長281公里,橋梁占去77%
與之前媒體間或傳出的消息相比,此次新華社發布的消息中有諸多亮點值得關注: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設計、系統匹配、聯調聯試的集成總體方案。在設計中,采用了高標準的基礎沉降控制設計和嚴格的路基填筑、橋梁沉落變形和梁體徐變控制標準,確保線路滿足高速列車運行需要的高平順性要求。采用綜合調度集中,系統具備約束控制、預測分析、判斷決策、應變調整、應急處理和協調配合的綜合功能,能保證高速列車的安全正點運營。
京石鐵路客運專線是一條節約環保型鐵路。為減少土地占用,全線設計橋梁28座,總長218.472公里,占正線線路長度的77%。沿線大量采用一體化聲屏障,提高屏障剛度、減輕結構噪聲、形成整體外觀。在振動敏感路段采用線路減振設計。路基邊坡采用植物防護,沿線及站點加強綠化,站房設計與城市文化景觀相協調。
與石太客運專線相連,計劃建石濟客運專線
據鐵道部消息,京石鐵路客運專線與既有京廣線基本平行,建成后將實現客貨分線運輸,有效釋放既有線貨物運輸能力,大大緩解現有京廣鐵路北段運力緊張狀況,提高鐵路運輸服務質量,促進環渤海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此外,這個鐵路項目還包括新建石太客運專線直通線28.7公里。京石鐵路客運專線通過直通線與即將建成的石家莊至太原鐵路客運專線相連接。這意味著北京至太原間的時空距離也將大大縮短。
石家莊往南即將修建鐵路客運專線至武漢,并與在建的武漢―廣州、廣州―深圳―香港鐵路客運專線連接起來。石家莊往東將修建鐵路客運專線至濟南,連接已經運營的膠濟鐵路客運專線。因此,京石鐵路客運專線的建設,也將加強環渤海地區與中部地區、珠三角地區的聯系。
展望
京津冀將形成,3小時交通圈
繼京津城際客運鐵路專線開工之后,京石高速客運專線的開工,將意味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再次提速。根據北京發改委2006年提出的規劃,“十一五”期間,基本形成以京津為核心,方圓500公里區域內重要城市間的陸路“3小時交通圈”。
據悉,北京至石家莊鐵路客運專線是《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北京-廣州-深圳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京石客運專線外,我省還有多條鐵路在建或即將進入開工建設,如遷曹鐵路、石太客運專線、張集鐵路、京滬客運專線、津秦客運專線、邯黃鐵路等。
客運交通優勢是石家莊發展的基石。據報道,2008年,省會還將謀劃石家莊至曲陽、石家莊至天津、石家莊至長治高速公路項目。
連接“穿城入地”,將改變城市格局
據介紹,有關部門已原則同意把京石段的貨運系統移出石家莊市區、客運專線沿既有京廣線引入、6條客運鐵路正線(局部7條)從石家莊市區地下穿行的方案。客運專線的入地點初步選在石紡路與義堂路之間,出地點在裕華路和槐安路之間,京石客運專線石家莊站將設置在槐安路和南二環高架橋之間。
另,新客運火車站將開辟東西兩個廣場,利用塔北路、新石中路兩條城市主干路作為車站的主要對景道路,并組織周邊主要交通流。施工方式為“明挖”而不“遁構”。京石鐵路的貨運系統按計劃從石太高速公路以北折向西,貨運線路沿石太高速公路北側西進,穿高速服務區,過石津灌區、南水北調干渠,過石家莊植物園后再折向南,在永壁以南建編組站,并向東和京廣線相通,在石家莊市區西部劃一個大大的“C”字形,相關車站和編組站均設置在市區的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