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建設局新型墻材應用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同志介紹,這項工作開展一年來,全市共節約可耕地439畝,節約標準煤3萬噸。
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建筑能耗已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45.7%,僅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的能耗就占27.6%,并且,建筑用磚等也成為耗費土地資源的大戶。為了最大限度地節約土地資源和能源,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市建設部門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加快節能改造步伐。節地節能的著眼點放在了建筑墻的改革上。建設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全面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大力推廣新型墻材。充分利用工業廢渣、爐渣、淤泥、頁巖、粉煤灰等原料,大力發展生產以磚、塊、板三大類產品為主的多品種資源節約型新型墻材。已取得省或濰坊市頒發的《新型墻材建筑節能產品認定證書》的新型墻材廠家10家,其中粉煤灰蒸壓磚廠1家,粉煤灰免燒磚廠2家,頁巖磚廠5家,爐渣空心磚砌塊廠2家,年生產能力達到3.5億塊標準磚,新型墻材生產和應用比例分別由1998年的5.4%和6.8%提高到現在的79%和92%。這些新型墻材利用廢渣作原料,在節約地土地的同時,又充分發揮廢渣內殘存的余熱,從而大大降低了能耗。按照去年全市已竣工及在建工程面積140萬平方米計算,使用新型墻材折合標準磚約2.66億塊,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每生產1萬塊標準磚的新型墻材可節約標準煤0.62噸,去年一年可節約1.65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為734噸。同時,根據每生產60.6萬塊標準磚的新型墻材節約土地1畝計算(以每畝挖深2米為準),全年累計節約土地439畝。
在推廣新型墻材的同時,建設局根據國家相關規范標準,加大建筑節能方面的工作力度,又圍繞減輕建筑物使用過程中的能耗作起了文章。從2006年8月1日起,全市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節能50%和居住建筑節能65%的設計標準,即在以往常規設計的基礎上,要求在外墻、屋面、樓梯間隔墻、不采暖的地下室頂板等圍護結構加貼保溫材料,實行外保溫。在門窗方面,推廣隔熱斷橋、鋁塑以及中空玻璃等節能技術和材料,有效地降低了傳熱系數。根據專家的設計標準,按照去年14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推廣新型節能材料后每年將節約標準煤1.4萬噸。通過綜合措施,去年累計實現節能3萬噸標準煤,利用廢渣1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1373噸,萬元GDP節約資源折合標準煤0.1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