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將年產低速磁浮車輛60輛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徐建國昨在研討會上透露,關于低速磁浮的科研任務已基本完成,其產業化過程將由上海電氣完成。
徐建國表示,上海電氣臨港基地近期將開動低速磁浮車輛產業化基地的建設,該項目將在試驗線總裝車間的基礎上,擴建能滿足6輛 編組車輛生產的總裝車間;新建懸浮架總裝車間;新建存車線。
該項目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項目達綱后,年產低速磁浮車輛60輛(每列6輛編組共10列),年產懸浮架300個。
至于車輛銷往何處,徐建國表示,有待相關部門決定。不過他透露,在臨港生產的低速磁浮車輛將主要用于市內軌道交通。
據介紹,低速磁浮系統具有低噪聲、無污染、轉彎半徑小、爬坡能力強等優勢,是一種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技術制式,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具有國際先進水平。
2020年后臨港成為上海輔城
上海臨港新城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戴海波昨在會上介紹了臨港新城首期啟動、近中期、遠期和遠景四個建設發展目標。
據悉,2003-2010年為近中期階段,初步形成生活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布局合理的以現代設備制造業和港口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新城,人口規模從現狀的15萬增加到40萬人。2011-2020年為遠期階段,基本實現規劃目標,并成為上海東南地區最具有集聚力和發展活力的中等規模的濱海新城,人口規模達到80萬人。2020年以后全面實現規劃目標,建設成為上海的輔城。
目前,臨港已成功開挖了亞洲規模最大的人工湖———滴水湖;一批公共交通、會展、商業、文化、旅游等項目也在抓緊建設中,圍繞城市功能,今后主城區將著力培育行政中心、口岸服務、生活居住、社會事業、商業服務五大功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