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總投資的60%
灣邊大橋及接線公路工程是規劃中福廈漳高速公路復線起點段。大橋起點位于烏龍江北岸倉山建新灣邊村,跨越烏龍江至南岸閩侯南嶼,修建六十份洲互通、柳浪洲大橋、高速公路收費站、南嶼互通,終點接京福國道主干線。
主線按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路基寬32.5米,全長3.90公里。工程概算總投資7.09億。項目于2005年11月份動工建設,計劃于2008年11月份建成通車,工程建設工期3年。
截至今年10月15日,灣邊大橋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4.2939億元,占總投資的60%。
主橋開始懸澆
灣邊大橋主橋為單片拱加勁V型撐剛構連續梁橋結構,引橋為現澆連續箱梁。
記者17日在施工現場看到,南引橋全線貫通,開始進行橋面鋪裝等橋面系施工。主橋3#橋墩正在進行懸臂澆筑工作,4#橋墩正在準備進行支架澆筑,5#橋墩已經轉入上部結構的施工,6#橋墩支架澆筑已經完成,開始轉入懸臂澆筑施工。
據了解,截至15日,灣邊大橋樁基施工、承臺、墩柱、預應力管樁均已完工。
克服兩大技術難題
據福州市灣邊特大橋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林偉介紹,灣邊大橋施工中,最大的技術難點是水下施工階段。灣邊大橋主橋3#墩處水深,且水流比較急。因為水流的沖刷,水下為裸巖石,無法搭設鋼管樁平臺。經過國內外橋梁施工專家共同論證、集思廣益后,施工單位優化施工方案,選用鋼套箱施工方案。
第二技術難題是目前正在進行的0#墩澆筑。灣邊大橋主橋結構新穎、受力復雜。主橋0#塊長度達25米,重量達2900噸。原設計推薦采用鋼管樁施工方案,由于裸巖原因,無法實施,改為在承臺上架設鋼管斜撐的方案。
這一方案需要大面積澆筑混凝土,前后要經過4次澆筑,不僅工序復雜,投入也非常大。一個0#墩混凝土澆筑需要耗材280多噸鋼筋。
據施工人員介紹,澆筑第一個0#墩花了四五個月時間。現在技術日漸嫻熟,施工進度明顯加快,澆筑一個0#墩只需兩個月。
建成后有三大好處
福州市灣邊特大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陸清玉介紹,灣邊大橋建成后,有3個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是帶動南嶼地區的開發和建設。二,從二級公路南嶼大道通永泰,可比目前省時20分鐘。三,灣邊大橋項目將城市三環路與京福國道主干線連接起來,可迅速地將城市交通疏散出去。
陸清玉說,灣邊大橋項目現在全面推進,預計明年年底可完工。屆時,將為福州打造出另一個南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