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87.68元的股價令同類股票望塵莫及。今年以來,海螺水泥股價飛速上漲,從年初的26.7元一路飆升,最高漲到96.5元。漲了將近4倍。但是,市場分析人士認為, 海螺水泥目前的股價水平,與其水泥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似乎更相稱。
技術優勢 支撐業績
作為我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海螺水泥的生產規模和技術優勢已遙遙領先同行。海螺水泥是中國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的最早應用者,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早在1998年,海螺水泥母公司――海螺集團引進國外6480千瓦余熱發電裝置,成為我國最早的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為新型干法水泥余熱發電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經過長達5年的技術準備和研究,海螺水泥很快掌握了純低溫余熱發電的核心技術,其自主開發的熱力系統閃蒸技術、低壓力參數設計及混汽凝汽式發電機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余熱資源,形成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優勢,填補了我國水泥廢氣余熱發電的技術空白。2007至2008年,安徽海螺集團計劃再增加投資21億元,在下屬17個工廠全部配套建設余熱發電工程,新增裝機規模31萬千瓦,每年可節電22億千瓦時,相當于節能原煤110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萬噸。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的技術裝備已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水泥節能技術的開發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新型干法水泥尚有35%左右的余熱通過窯頭窯尾的廢氣煙囪直接排放,仍有巨大能源浪費。如果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全部配套余熱發電,預計每年可以節約電力消耗270億千瓦時,與外購電力相比,相當于減少煤炭消耗1080萬噸,可減排二氧化碳約2000萬噸。
海螺水泥率先大量投資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將在2007、2008年分別降低噸水泥成本2.8元和5.3元,將分別提高毛利率約1.4%和2.6%,公司的競爭優勢得到大幅提高。同時,海螺水泥還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10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技術,并且超過80%的熟料產能屬于5000T/D以上,考慮到此后新增產能均大于5000T/D,這個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由于大型水泥熟料生產設備擁有明顯的煤電成本優勢,從而使公司在競爭方面更具主動性。
業內人士認為, 海螺水泥能夠成為中國水泥行業龍頭,重要原因之一是領先的技術優勢打造出高端產品,牢牢占領和控制了市場。在我國水泥市場中,高標號的新型干法水泥供不應求,供需缺口非常大。海螺水泥較早采用新型干法生產工藝,在其產品結構中,新型干法生產的水泥產量占到了90%以上,且主要是高標號水泥,海螺水泥的高標號水泥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一。
由于技術和規模的優勢,海螺水泥業績連年保持快速增長:2006年中期每股收益為0.39元,2007年中期每股收益高達0.64元。
行業復蘇 快速發展
上半年,水泥行業積極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和水泥工業產業政策,呈現良性發展的態勢:今年1-8月,水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399.02億元,同比增長24.09%,利潤總額123.07億元,同比增長83.19%。
水泥旺銷跡象目前已經明顯:海螺水泥已于9月將價格上調到二季度水平,而湖北地區往年9月以后旺銷的局面今年8月就開始顯現,價格普遍開始上行。
下半年,在國家節能減排、環保治理各項政策和措施的作用下,落后水泥產能淘汰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水泥產量增速將有所減緩。雖然受累于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國內水泥和熟料的出口將有所減緩,但得益于固定資產投資和基建項目的拉動,下半年水泥的總體需求仍會保持穩定的增長,預計水泥價格將會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
券商研究機構預計今年四季度華東、華中水泥價格同比上漲10%左右,其他區域上漲不大,2007年全國均價同比漲幅2.4%,比1-7月均價同比漲幅提高0.1個百分點左右。水泥漲價完全能化解煤價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券商研究機構維持對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優勢企業的“增持”評級。
海螺水泥憑借其“T型戰略布局”及技術優勢,在行業復蘇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得到充分顯現;并且隨著產能布局范圍的擴大和出口的增加,海螺水泥的技術優勢行業龍頭地位將更加鞏固。分析人士認為,海螺水泥這些基本面的優勢最終將在股價上得到進一步印證。
技術優勢 支撐業績
作為我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海螺水泥的生產規模和技術優勢已遙遙領先同行。海螺水泥是中國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的最早應用者,成功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早在1998年,海螺水泥母公司――海螺集團引進國外6480千瓦余熱發電裝置,成為我國最早的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為新型干法水泥余熱發電起到了積極示范作用。經過長達5年的技術準備和研究,海螺水泥很快掌握了純低溫余熱發電的核心技術,其自主開發的熱力系統閃蒸技術、低壓力參數設計及混汽凝汽式發電機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余熱資源,形成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優勢,填補了我國水泥廢氣余熱發電的技術空白。2007至2008年,安徽海螺集團計劃再增加投資21億元,在下屬17個工廠全部配套建設余熱發電工程,新增裝機規模31萬千瓦,每年可節電22億千瓦時,相當于節能原煤110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0萬噸。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的技術裝備已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由于水泥節能技術的開發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新型干法水泥尚有35%左右的余熱通過窯頭窯尾的廢氣煙囪直接排放,仍有巨大能源浪費。如果我國新型干法水泥全部配套余熱發電,預計每年可以節約電力消耗270億千瓦時,與外購電力相比,相當于減少煤炭消耗1080萬噸,可減排二氧化碳約2000萬噸。
海螺水泥率先大量投資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將在2007、2008年分別降低噸水泥成本2.8元和5.3元,將分別提高毛利率約1.4%和2.6%,公司的競爭優勢得到大幅提高。同時,海螺水泥還掌握了世界上最先進的10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技術,并且超過80%的熟料產能屬于5000T/D以上,考慮到此后新增產能均大于5000T/D,這個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由于大型水泥熟料生產設備擁有明顯的煤電成本優勢,從而使公司在競爭方面更具主動性。
業內人士認為, 海螺水泥能夠成為中國水泥行業龍頭,重要原因之一是領先的技術優勢打造出高端產品,牢牢占領和控制了市場。在我國水泥市場中,高標號的新型干法水泥供不應求,供需缺口非常大。海螺水泥較早采用新型干法生產工藝,在其產品結構中,新型干法生產的水泥產量占到了90%以上,且主要是高標號水泥,海螺水泥的高標號水泥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第一。
由于技術和規模的優勢,海螺水泥業績連年保持快速增長:2006年中期每股收益為0.39元,2007年中期每股收益高達0.64元。
行業復蘇 快速發展
上半年,水泥行業積極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措施和水泥工業產業政策,呈現良性發展的態勢:今年1-8月,水泥行業實現銷售收入2399.02億元,同比增長24.09%,利潤總額123.07億元,同比增長83.19%。
水泥旺銷跡象目前已經明顯:海螺水泥已于9月將價格上調到二季度水平,而湖北地區往年9月以后旺銷的局面今年8月就開始顯現,價格普遍開始上行。
下半年,在國家節能減排、環保治理各項政策和措施的作用下,落后水泥產能淘汰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水泥產量增速將有所減緩。雖然受累于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政策的取消,國內水泥和熟料的出口將有所減緩,但得益于固定資產投資和基建項目的拉動,下半年水泥的總體需求仍會保持穩定的增長,預計水泥價格將會呈現穩中有升的趨勢。
券商研究機構預計今年四季度華東、華中水泥價格同比上漲10%左右,其他區域上漲不大,2007年全國均價同比漲幅2.4%,比1-7月均價同比漲幅提高0.1個百分點左右。水泥漲價完全能化解煤價上升帶來的成本壓力。券商研究機構維持對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優勢企業的“增持”評級。
海螺水泥憑借其“T型戰略布局”及技術優勢,在行業復蘇的背景下盈利能力得到充分顯現;并且隨著產能布局范圍的擴大和出口的增加,海螺水泥的技術優勢行業龍頭地位將更加鞏固。分析人士認為,海螺水泥這些基本面的優勢最終將在股價上得到進一步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