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9月25日電 此間中鐵大橋局消息,23日清晨,云南省重點工程昭待高速公路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云南第一高橋牛欄江特大橋勝利貫通,昭待高速公路建設取得重大勝利。
昭(通)待(補)高速公路是國道主干線(GZ40)二連浩特――河口公路在云南省境內的骨干路段、云南省規劃的“三縱三橫,以昆明為中心對外9大通道”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西北地區通往西南地區的主要交通運輸通道。該公路建成后,將在云南形成一條貫穿南北的公路骨架,北連重慶、貴州、四川,南達緬甸、老撾、泰國,對完善國道主干線公路網,加強云南與內地及東南亞各國合作、促進云南全省經濟的發展、加快西部開發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牛欄江大橋是昭待高速公路三大咽喉工程中任務最艱巨、環境最艱苦、施工難度最大的橋梁,也是全線最重要的控制性工程。大橋于曲靖市會澤縣與昭通市魯甸縣接壤交界處橫跨牛欄江,全長600m,單幅橋寬12m,橋跨結構為3,主橋跨度為三跨一聯預應力砼剛構,邊跨交界墩為雙柱墩,主墩為矩形空心薄壁墩,高達126.06m,為云南第一高墩。大橋橋址壑深坡陡、地勢險峻、場地狹小、水流湍急,加之墩身高、跨度大,因此施工難度極大。
承擔牛欄江大橋施工任務的是50年前建成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曾16獲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的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在施工中,中鐵大橋局堅持因地制宜、科技創新、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用橋梁施工的最新技術、最新工藝與行之有效的老辦法、老經驗相結合,克服了陡坡高墩施工的困難,保證了施工順利進行。針對大橋墩身高、跨度大的特點,大橋建設者一改國內連續剛構橋梁施工傳統的“先邊后中”合攏的施工方法,創造性地采用“先中跨合攏,后邊跨合攏”的施工方案。盡管這樣加大了施工難度,也增加了施工風險,但經過嚴密論證和精心操作,在中跨合攏前通過中跨頂推,有效減少了箱梁收縮徐變的影響,改善了高墩受力形式,使大橋整體受力更加均衡合理,將有效避免大跨連續剛構橋梁主跨下撓的病害,充分體現了新中國橋梁工人的聰明智慧。
牛欄江大橋邊跨合攏從22日下午17:16分正式開始,兩個邊跨合攏段加上兩個直線段共220方混凝土。經過15小時的連續奮戰,至23日清晨8點,最后一斗混凝土準確注入模板,牛欄江大橋順利合攏貫通,橋梁工人為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又獻上了一份厚禮。
大橋貫通后,將全面轉入橋面系施工,預計10月底大橋可全部竣工,為今年底昭待高速公路實現全面通車提供了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