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前有關正在建設中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工程存在施工質量問題的報道,記者采訪了浙江省有關部門。浙江省嘉興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以及該工程施工方、設計方等有關方面正式作出澄清,證實有關報道內容嚴重失實。在質檢部門和監理方、業主方等監管下,北接線工程與大橋主橋兩個工程均進展順利,工程質量合乎設計要求。
1月8日,有媒體根據舉報人舉報,作出世界上最長的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疑有工程質量問題的報道,指稱大橋北岸連接線工程1標段步云樞紐2號橋存在承臺墊層不符合設計要求、承臺鋼筋未接樁、四處橋臺各缺少二十根25cm直徑的加強筋等施工質量問題。
為此,北接線工程業主,浙江嘉興市杭州灣大橋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首先澄清,杭州灣跨海大橋業主方為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杭州灣跨海大橋與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工程屬兩項工程,兩個項目,兩者之間不具有關聯性。
針對報道所涉及的大橋北接線工程問題,浙江省工程質量技術監督局會同嘉興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曾于早間進行的檢查認為,根據地質疏松的現實情況,施工方采用碎石和水泥漿做墊層,此舉并不違反設計,并獲得了監理方首肯。
對于步云樞紐2號橋1號墩兩根灌注樁未接樁的情況,嘉興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質檢科楊惠德科長認為,施工方采取的承臺一并澆筑工藝不夠規范,但沒有原則性質量問題。而2006年12月12日該站與省工程質監局檢測中心等相關單位對橋臺的抽查和鑿洞檢查證實,媒體報道所稱的橋臺加強筋并不缺少,且加強筋直徑實際上均應為25mm。
據介紹,質檢部門曾在2006年11月7日對北岸連接線1標段2號橋3-4立柱進行檢查時發現,由于施工人員震搗不充分,立柱上約0.09平方米范圍內出現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現象。根據交通部發布的《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0.5%,但深度超過10mm必須進行處理。11月27日,工程項目經理部已完成了對該立柱的處理工作。
曾監理滬寧高速公路的北接線工程監理方,江蘇交通工程質量監理有限公司現場監理韓東成表示,北接線工程采取施工方各工種自檢、工序間互檢,監理方現場巡檢、旁站、專檢等多道工程質量檢查方式,結合業主方與質檢部門檢查,將盡全力保證工程高質量完工。
斥資118億元人民幣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長的跨海大橋,預計2008年建成通車。起于滬杭高速公路步云樞紐、向南與跨海大橋主橋相接的北接線工程段全長25公里,于2004年10月開工建設,將在今年年底交工通車。
1月8日,有媒體根據舉報人舉報,作出世界上最長的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疑有工程質量問題的報道,指稱大橋北岸連接線工程1標段步云樞紐2號橋存在承臺墊層不符合設計要求、承臺鋼筋未接樁、四處橋臺各缺少二十根25cm直徑的加強筋等施工質量問題。
為此,北接線工程業主,浙江嘉興市杭州灣大橋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首先澄清,杭州灣跨海大橋業主方為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杭州灣跨海大橋與杭州灣跨海大橋北接線工程屬兩項工程,兩個項目,兩者之間不具有關聯性。
針對報道所涉及的大橋北接線工程問題,浙江省工程質量技術監督局會同嘉興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曾于早間進行的檢查認為,根據地質疏松的現實情況,施工方采用碎石和水泥漿做墊層,此舉并不違反設計,并獲得了監理方首肯。
對于步云樞紐2號橋1號墩兩根灌注樁未接樁的情況,嘉興市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質檢科楊惠德科長認為,施工方采取的承臺一并澆筑工藝不夠規范,但沒有原則性質量問題。而2006年12月12日該站與省工程質監局檢測中心等相關單位對橋臺的抽查和鑿洞檢查證實,媒體報道所稱的橋臺加強筋并不缺少,且加強筋直徑實際上均應為25mm。
據介紹,質檢部門曾在2006年11月7日對北岸連接線1標段2號橋3-4立柱進行檢查時發現,由于施工人員震搗不充分,立柱上約0.09平方米范圍內出現混凝土表面蜂窩、麻面現象。根據交通部發布的《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蜂窩、麻面面積不得超過0.5%,但深度超過10mm必須進行處理。11月27日,工程項目經理部已完成了對該立柱的處理工作。
曾監理滬寧高速公路的北接線工程監理方,江蘇交通工程質量監理有限公司現場監理韓東成表示,北接線工程采取施工方各工種自檢、工序間互檢,監理方現場巡檢、旁站、專檢等多道工程質量檢查方式,結合業主方與質檢部門檢查,將盡全力保證工程高質量完工。
斥資118億元人民幣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的最長的跨海大橋,預計2008年建成通車。起于滬杭高速公路步云樞紐、向南與跨海大橋主橋相接的北接線工程段全長25公里,于2004年10月開工建設,將在今年年底交工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