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地圖,喇叭狀的杭州灣呈現在長三角南翼。南北兩岸的寧波、嘉興,隔著這泓海灣相望了幾千年。公元2008年5月1日,36公里的巨龍將飛跨過這道天塹。這一橫,搭起了長三角“3小時交通圈”。
混凝土用量相當于再造八個國家大劇院,用鋼量相當于再造七個“鳥巢”,長度相當于21座武漢長江大橋,是我國有史以來投資額最大的橋梁……“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新談起杭州灣跨海大橋,毫不吝嗇贊美之辭。
杭州灣跨海大橋為什么偉大?
浙江省發改委官員的評價: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是浙江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集中體現,是浙江人在“創業創新”事業中掀起的又一輪浪潮,是“浙江精神”在世人面前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繼巴黎、倫敦、紐約、東京、芝加哥等五個國際級大都市圈之后,以上海為龍頭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正在形成,并不斷增強自身的整體競爭力,從而更好地帶動輻射長江流域沿海地區的繁榮發展。
沿海大通道一打通,區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就會很快形成,長三角南北兩翼的重大基礎設施就可以實現綜合化和網絡化,同城效應、協同效應將成倍增長,從而使長三角的南翼、北翼實現了無縫對接。
上海作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功能,加上跨海大橋連起浙江、上海、蘇南地區,將對長三角沿海的產業帶產生極大的作用。這個產業鏈,可以使整個浙江地區的產業化產成集聚和拓展作用。
沿海大通道打通以后,高級的人才、高級的要素、高層次的產業、高新的技術,對浙江的產業結構的優化、推動作用也十分明顯。在這樣一個整體經濟實力提升的過程中,寧波的都市經濟圈、杭州的經濟都市圈、上海的經濟圈,就形成了世界第六大經濟的群的崛起。
一座偉大的大橋,增強了寧波、舟山港的大港樞紐地位,從而提升長三角南北兩大物流體系的合作功能和效率。盡管寧波-舟山港被國家定位為樞紐港,但是在區域優勢上,沒有杭州灣跨海大橋這個大通道,寧波-舟山港仍然是末端濱海城市的樞紐。大橋建成后,寧波-舟山港的地位就更加凸顯出來。
沿橋一帶的居民,甚至長三角區域居民的生活都將因這座偉大的大橋而變。出行和文化信息交流的需求得到滿足以后,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將隨之而來。
我們可以看看地圖。在這個“大三角”中,上海到杭州、杭州到寧波、寧波到上海,本來跨海大橋這條“邊”是缺失的。有了這個跨海大橋,對人民群眾的出行,將帶來很大的方便。
尤其是寧波,它與上海地緣、親緣的關系相當密切,直線距離只有150公里左右。以前必須要繞道杭州,花4個多小時才能到上海,而現在有了跨海大橋,寧波的老百姓到上海去,將十分便利。上午逛上海的大都市,下午游嘉興的水鄉古鎮,夜晚坐在寧波北侖碼頭吃海鮮——這種令人艷羨的生活將成為“長三角人”的現實。
偉大的大橋必定是一座節能的大橋。初步測算:從今年通車到2009年底,大橋可以讓我們節約汽油、柴油3.8萬噸;到2010年節約汽油柴油18萬噸,減排3.6多萬噸;到2015年,節油25萬噸,減排5萬噸。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節能”之外,大橋的建成通車還給我們帶來了“看不見的節能”。120公里陸路距離的縮短,近兩小時時間的減少,在“時間就是金錢”的今天,為人們留下了無窮無盡的可能……
混凝土用量相當于再造八個國家大劇院,用鋼量相當于再造七個“鳥巢”,長度相當于21座武漢長江大橋,是我國有史以來投資額最大的橋梁……“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新談起杭州灣跨海大橋,毫不吝嗇贊美之辭。
杭州灣跨海大橋為什么偉大?
浙江省發改委官員的評價: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是浙江改革開放3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集中體現,是浙江人在“創業創新”事業中掀起的又一輪浪潮,是“浙江精神”在世人面前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繼巴黎、倫敦、紐約、東京、芝加哥等五個國際級大都市圈之后,以上海為龍頭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正在形成,并不斷增強自身的整體競爭力,從而更好地帶動輻射長江流域沿海地區的繁榮發展。
沿海大通道一打通,區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就會很快形成,長三角南北兩翼的重大基礎設施就可以實現綜合化和網絡化,同城效應、協同效應將成倍增長,從而使長三角的南翼、北翼實現了無縫對接。
上海作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功能,加上跨海大橋連起浙江、上海、蘇南地區,將對長三角沿海的產業帶產生極大的作用。這個產業鏈,可以使整個浙江地區的產業化產成集聚和拓展作用。
沿海大通道打通以后,高級的人才、高級的要素、高層次的產業、高新的技術,對浙江的產業結構的優化、推動作用也十分明顯。在這樣一個整體經濟實力提升的過程中,寧波的都市經濟圈、杭州的經濟都市圈、上海的經濟圈,就形成了世界第六大經濟的群的崛起。
一座偉大的大橋,增強了寧波、舟山港的大港樞紐地位,從而提升長三角南北兩大物流體系的合作功能和效率。盡管寧波-舟山港被國家定位為樞紐港,但是在區域優勢上,沒有杭州灣跨海大橋這個大通道,寧波-舟山港仍然是末端濱海城市的樞紐。大橋建成后,寧波-舟山港的地位就更加凸顯出來。
沿橋一帶的居民,甚至長三角區域居民的生活都將因這座偉大的大橋而變。出行和文化信息交流的需求得到滿足以后,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將隨之而來。
我們可以看看地圖。在這個“大三角”中,上海到杭州、杭州到寧波、寧波到上海,本來跨海大橋這條“邊”是缺失的。有了這個跨海大橋,對人民群眾的出行,將帶來很大的方便。
尤其是寧波,它與上海地緣、親緣的關系相當密切,直線距離只有150公里左右。以前必須要繞道杭州,花4個多小時才能到上海,而現在有了跨海大橋,寧波的老百姓到上海去,將十分便利。上午逛上海的大都市,下午游嘉興的水鄉古鎮,夜晚坐在寧波北侖碼頭吃海鮮——這種令人艷羨的生活將成為“長三角人”的現實。
偉大的大橋必定是一座節能的大橋。初步測算:從今年通車到2009年底,大橋可以讓我們節約汽油、柴油3.8萬噸;到2010年節約汽油柴油18萬噸,減排3.6多萬噸;到2015年,節油25萬噸,減排5萬噸。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節能”之外,大橋的建成通車還給我們帶來了“看不見的節能”。120公里陸路距離的縮短,近兩小時時間的減少,在“時間就是金錢”的今天,為人們留下了無窮無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