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華東地區水泥和砂石價格走升,蘇州地區下游預拌廠4月以來,每立方米售價已調升人民幣50元。法人認為,國產六座預拌廠皆位于蘇州,且因購置水泥合約為半年長約,在超額轉嫁下,六廠每月總獲利估破新臺幣2,400萬元。
大陸各階層領導人3月上任后,基礎建設陸續啟動,水泥市場需求逐漸增溫,華東地區水泥和砂石價格也水漲船高。國產表示,由于上游產品價漲,讓蘇州地區的其它預拌廠成本走升,故自4月起當地各廠均調漲售價,每立方米自人民幣363元提升至414元。
不過,公司向來都是大宗購置水泥,合約簽訂也以長期為主,所以水泥成本還是位居低檔,六座預拌廠的下游客戶有65%采“浮動計價”,35%為“固定計價”,所以在成本維持不變、售價走揚的情況下,4月起公司的毛利也明顯走升。
法人估計,以國產4月六座廠總發貨量22.48萬立方米估算,營收約增加人民幣742萬元(約合新臺幣3,584萬元),如扣除原料成本的增加,則當月獲利約人民幣500萬元(約合新臺幣2,415萬元)。
檢視今年首季蘇州廠的獲利表現,雖處于傳統淡季,僅獲利新臺幣620萬元,但相較于去年同期虧損新臺幣700萬元,已是虧轉盈。單季出貨量也從32.8萬立方米提高到40萬立方米,年增22%。
國產預料,去年蘇州六座廠出貨量為218萬立方米,今年內部目標是245萬立方米,拚年成長12%,以首季超乎預期的出貨量來看,今年目標應可順利達陣。隨著4月價格上調和擺脫淡季陰霾,預料今年蘇州廠的獲利也將有突破性表現,對母公司貢獻度也將大幅提升。
法人認為,國產大陸蘇州的六座混凝土廠,供應對象主要為公共工程和廠房約70%,民間建設約30%。目前當地最大廠房建設計劃,蘇州工業科技園區正邁入第二、三期的建設工程,預拌混擬土市場需求將穩定增長。
國產水泥成本又處于低檔,產品售價也持續看漲當中,預料本季業績可望大躍進。
大陸各階層領導人3月上任后,基礎建設陸續啟動,水泥市場需求逐漸增溫,華東地區水泥和砂石價格也水漲船高。國產表示,由于上游產品價漲,讓蘇州地區的其它預拌廠成本走升,故自4月起當地各廠均調漲售價,每立方米自人民幣363元提升至414元。
不過,公司向來都是大宗購置水泥,合約簽訂也以長期為主,所以水泥成本還是位居低檔,六座預拌廠的下游客戶有65%采“浮動計價”,35%為“固定計價”,所以在成本維持不變、售價走揚的情況下,4月起公司的毛利也明顯走升。
法人估計,以國產4月六座廠總發貨量22.48萬立方米估算,營收約增加人民幣742萬元(約合新臺幣3,584萬元),如扣除原料成本的增加,則當月獲利約人民幣500萬元(約合新臺幣2,415萬元)。
檢視今年首季蘇州廠的獲利表現,雖處于傳統淡季,僅獲利新臺幣620萬元,但相較于去年同期虧損新臺幣700萬元,已是虧轉盈。單季出貨量也從32.8萬立方米提高到40萬立方米,年增22%。
國產預料,去年蘇州六座廠出貨量為218萬立方米,今年內部目標是245萬立方米,拚年成長12%,以首季超乎預期的出貨量來看,今年目標應可順利達陣。隨著4月價格上調和擺脫淡季陰霾,預料今年蘇州廠的獲利也將有突破性表現,對母公司貢獻度也將大幅提升。
法人認為,國產大陸蘇州的六座混凝土廠,供應對象主要為公共工程和廠房約70%,民間建設約30%。目前當地最大廠房建設計劃,蘇州工業科技園區正邁入第二、三期的建設工程,預拌混擬土市場需求將穩定增長。
國產水泥成本又處于低檔,產品售價也持續看漲當中,預料本季業績可望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