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建材實業董事長林孝信表示,希望取消對大陸水泥課徵反傾銷稅,每公噸至少可省新臺幣500元;水泥公會卻說,大陸水泥價格暴漲暴跌,全受政府控制,開放大陸水泥會影響建設。
國產建材實業「臺北港第二散雜貨儲運中心」經過7年工期,包括砂石倉儲區與發貨站、爐石塬料儲倉與研磨場、水泥及爐石粉庫、建材配銷中心、預拌混凝土廠、東10到12號叁座碼頭等八大站區巨型設施,均已于近期完工,今天率先在媒體曝光。
林孝信表示,國產建材實業成立60年,早就在規劃轉型創新作業,國產擅長的預拌混凝土過去被歸類于水泥業之下,主要是預拌混凝土中要用到50%以上的水泥,但現在最新型的預拌混凝土砂石用料占70%,水泥、爐石和飛灰僅占30%,但混凝土強度卻比以前還好。
林孝信指出,臺北港第二散雜貨儲運中心是歸零后重整出來的新建設,國產建材實業擁有在大陸福建的礦山,自有五艘船每天從福建來往臺北港,并自建各種塬料的SILO(儲藏庫)。
他說,國產在大陸也有水泥礦,水泥在大陸售價每公噸約新臺幣1000元,但臺灣卻要賣每公噸2000多元,主要就是沒有大型儲槽;價格方面若能全面開放,每公噸至少能省下新臺幣500元。
林孝信強調,產業採取開放態度不但更公開、更開放,價格更便宜,讓更多人共享;他話鋒一轉說,臺灣水泥價格偏高,希望能取消對大陸水泥課徵反傾銷稅,不但可消除水泥業破壞環境的惡名,還能為建商及消費者省下部份購屋成本。
臺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理事長朱瑞爐強調,臺灣北部的公私建設所需砂石大都從中南部北送,因此北部砂石價格起伏甚大,國產建材在臺北港大筆投資讓預拌混凝土業有了穩定的價格及供應料源。
不過臺灣水泥公會對此表示,水泥本就是自由進口,只是早先大陸進口水泥因接受政府補貼低價傾銷臺灣,被判傾銷后須支付高額傾銷稅;臺灣水泥價格為亞洲鄰國最低,且每公噸水泥包含320元的貨物稅;臺灣的的水泥需求不能全靠大陸進口,因為大陸水泥價格暴漲暴跌,全受政府控制,萬一波及臺灣,會影響臺灣的建設,就國安層級考量不宜全靠大陸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