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浙江紹興市建筑業發展回眸與展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02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建設報
核心提示:在建筑業步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紹興市建筑業也不可避免地進入到結構調整和增長轉型的新時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編者按:在建筑業步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紹興市建筑業也不可避免地進入到結構調整和增長轉型的新時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但一體兩面,紹興市建筑業緊緊把握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為建筑業創造的寶貴機遇,目標明確、領導得當、戰略清晰、協作有效,在不斷的創新發展中為“十二五”時期的紹興市建筑業畫上了完滿的句號,為其“十三五”發展開啟了美麗序幕。


但處于日新月異的時代,行業發展的“攔路虎”不僅在于“不思進取”,也可能在于“標新立異”。“務實”成為了當下不可多得的寶貴品質,更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紹興市建筑業的務實發展就是最好的例證。


創新思路 務實進取 穩步發展


“十二五”期間,在紹興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紹興市建筑業以“建筑強市”為目標、以深化改革和創新科技為動力、以規范和整頓建筑市場秩序為抓手,積極貫徹實施“總承包、品牌化、差異化、國際化和生產化”五大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強化產業鏈延伸、提升產業價值、拓展產業市場和提升產業文明,在創新發展中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同時進一步優化了紹興市產業生態環境,為其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讀紹興市建筑業


“十二五”期間,紹興市建筑業各項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行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6%左右,4項建筑業核心指標占全省的份額高達27%,穩居全省第一,并位列全國同類城市前列。2011年12月,紹興市被浙江省政府命名為全省首批唯一的“建筑強市”,下轄的柯橋區、上虞區、諸暨市被命名為全省首批“建筑強縣(市、區)”。2015年,全市建筑業完成總產值6583億元,占全省的27.5%;上繳稅金200億元,占全省的29.2%;實現利潤147億元,占全省的24.6%;實繳地稅41.16億元,占紹興全市地稅總收入的14.4%,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紹興市建筑業為紹興市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十二五”期間,紹興市建筑企業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至2015年底,全市擁有建筑企業1050家,其中,特級企業17家,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目前,紹興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8家,企業隊伍和科技實力大幅提升。2015年,產值超過100億元的企業有14家,共有15家建筑企業入選“2015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占全國建筑業入圍企業的25%、占全省建筑業入圍企業的50%。與此同時,紹興市建筑企業堅持以精品工程塑造“紹興建筑”品牌,在全國各地承建了一大批精品工程、名優工程。據統計,“十二五”期間,紹興市建筑業共獲得“魯班獎”和“國家優質工程獎”23項,獲得浙江省“錢江杯”獎、上海市“白玉蘭杯”獎和其他省級優質工程獎320項,獲得紹興市“蘭花杯”獎135項、“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170項、“浙江省QC小組優秀成果獎”105項,省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24項、省級科研項目75項、省級工法200項,通過建設科技推廣項目應用評估45項。


以務實之道走好創新發展之路


基于對國家政策調整與行業發展動向的敏銳體察,“十二五”時期的紹興市建筑業積極謀求變革與創新,務實而為、順勢而上。


一是引導企業由單一房建向大土木建設工程領域全面拓展。建筑類型的單一性不僅限制了建筑企業的發展步伐,更對行業整體發展形成了諸多掣肘。“十二五”期間,紹興市積極引導轄下企業走向房建、市政、公路、鐵路、水利和軌道交通等領域全面發展的廣闊“藍海”,實現多元化發展。當前,紹興市年均新增取得水利、交通、園林等專業資質的企業超過30家。建筑企業的多面開花直接造就了今日的紹興市建筑業。


二是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試點工作。由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轉變是建筑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更是必由之路。紹興市在“十二五”時期推出了PPP、EPC等開發模式的多個試點項目,培育了一批試點企業。2014年10月,紹興市被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列為第一批“浙江省工程總承包試點地區”,目前已有中成、寶業、華匯、環宇和精工等9家企業被列入“浙江省工程總承包試點企業”,并累計實施工程總承包試點項目12個,共計157萬平方米。工程總承包試點工作的有序推進進一步提升了紹興市建筑業企業的整體發展質量。


三是務實推廣綠色建筑。“十二五”期間,紹興市建筑企業獲得省級以上建筑業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28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88項,通過建設科技推廣項目應用評估65項,實施節能評估和審查項目2000多個,面積達到8000多萬平方米。紹興市科技中心、文化中心、奧體中心、朗詩國際住宅小區和華匯科研中心等10余個工程項目獲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發的綠色建筑星級標識。


四是深化實施外拓發展戰略。對于紹興市輝煌成就的鑄成,其持續穩妥的外埠發展戰略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面臨行業大變革和大挑戰,這一戰略在推動“十二五”時期的紹興市建筑業不斷向前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至2015年底,紹興市建筑企業業務已遍布全國,并形成了浙江、上海、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河南、天津、湖北、廣東、陜西共11個建筑業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的省級市場,已有32家建筑企業取得了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寶業建設、精工鋼構、亞廈裝飾、華匯建設、越烽建設和諸安建設等建筑企業已經在日本、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吉布提、新加坡和越南等國家承攬業務。紹興品牌現已響徹全國,當下正借助于“一帶一路”之東風穩步前行于國際化的征途中。


抓好“特色項目” 帶動發展全局


“紹興品牌”離不開“紹興特色”。對于紹興市建筑業的管理,有常態化管理,更有“特色化”管理,正是這些“特色項目”讓“紹興品牌”深入人心,也從整體上帶動了紹興市建筑業的發展。


“特色項目”一: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 躋身唯一的“雙試點”地級市


建筑產業現代化是實現建筑業轉型升級最關鍵的戰略選擇,也是其必然的發展方向。而政府是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的主導力量,紹興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至今,成績斐然,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務實推進居功至偉。“十二五”期間,紹興市政府對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可謂是殫精竭慮、不遺余力,先后兩次出臺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扶持政策,編制了《紹興市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2016—2020)》,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了紹興市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中心,并組建了紹興市新型建筑工業化研究中心。2014年5月,紹興市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為“國家住宅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和“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地區”,成為全國地級市中唯一的“雙試點”城市。


為保證建筑產業現代化穩妥落地,紹興市采取“試點+基地”的推進和培育方式,以寶業集團“百年低碳住宅科技示范工程”、 精工鋼構科研樓等多個項目的試點運行和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鋼構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的培育,穩扎穩打地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截至目前,紹興市已先后推出10多個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項目,培育了6個試點企業和4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形成7大生產體系,在紹興和安徽、上海、湖北、廣東等省市擁有10多個生產基地。


同時,在監管機制方面,紹興市建管局造價處會同省造價總站、杭州造價處于2015年1月率先在全省發布PC構件市場信息價,并作為全省的計價依據;根據市場實時動態,2015年8月又重新組織聽證會,調整并降低了PC構件市場信息價。紹興市建管局還出臺了《紹興市疊合板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暫行規定》,并正就預制構件出廠前的質量監管問題聯合其他部門展開研究。


另外,紹興市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形式宣傳建筑產業現代化各項工作,并編撰印發《建筑產業現代化政策匯編》和《建筑產業現代化知識概覽》,逐步提高社會各界對建筑產業現代化工作的認識;組織人員赴沈陽、長沙、北京、上海、濟南等地參加建筑產業現代化博覽會或相關培訓,增加溝通交流和學習,努力提高相關人員專業素養;邀請國內權威專家來紹舉辦技術培訓班,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積極配合本地高校開設建筑產業現代化相關課程,加強人才儲備工作。


當前,紹興市正著力打造“一網一聯”,計劃采用互聯網+建筑產業現代化手段,更好地打造紹興市現代住建產業千億元級中高端產業集群,借“互聯網+”之東風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紹興建筑業轉型發展、跨越發展。


“特色項目”二:抓好泥漿渣土處置管理 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建筑泥漿(工程渣土)的處置管理工作是全國性的難題。近期由此頻頻引發的事故更使其成為了社會熱點話題。


紹興市政府早于2012年就出臺了建筑泥漿的《處置管理暫行辦法》,后又出臺了渣土的相關處置辦法,并把牽頭工作交給紹興市建管局。兩項處置辦法自實施以來,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贏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其中,“建筑泥漿規范化管理”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為在新常態下紹興全面實施“五水共治”、“五氣合治”和現代水城建設以及推進生態文明城市戰略作出了貢獻。


建筑泥漿管理模式成熟。自2012年以來,通過不懈努力,紹興市已在建筑泥漿管理方面形成了標準化控源、企業化運輸、聯單制管理、定點式排放、資源化利用的規范化管理機制。規范源頭,落實包括建筑泥漿運輸處置申報、泥漿方量核準等內容的備案制度;規范運輸,嚴格建筑泥漿運輸市場準入,制定標準化車船標準和企業規范,引入5家規范化建筑泥漿承運企業;規范市場,確立泥漿運輸指導價,強化市場監管,營造公平競爭市場氛圍;規范收集,由政府在袍江開發區統一提供建筑泥漿消納場所;資源利用,成立了由國資控股、民營資本參與的“紹興市建設副產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實施建筑泥漿再生利用項目,將建筑泥漿制成建材,實現建筑泥漿的綠色循環應用。


工程渣土處置管理規范。作為“五氣合治”的重要環節,2014年,參照建筑泥漿規范化管理模式,紹興市政府著手規范工程渣土綠色處置,以降低建設工程揚塵污染。同年4月,成立了紹興市工程渣土處置管理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紹興市建管局,并相繼出臺了《工程渣土企業誠信考核辦法》、《工程渣土承運業主滿意度回訪制度》等規章制度,落實源頭備案、規范運載、實時監管等多渠道監管措施。2015年,首批5家工程渣土企業獲得承運資格,50輛新型全密閉智能渣土運輸車輛投入使用,2016年全面推廣使用新型車輛。同時建立工程渣土供需調劑平臺,在區域范圍內對工程渣土供需進行統籌調劑,減少二次運輸,降低揚塵污染。


智慧建管全省范圍推廣。2015年4月,紹興市建成了浙江省首個“智慧建管”系統平臺。工作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負責對越城區行政區域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實時監控,建筑泥漿(工程渣土)運輸車輛、船舶的全過程監控以及建筑工地虹膜考勤(現場人員到崗情況)。自運行以來,中心發揮遠程實時監管的優勢,有效提升了各項監管功能,并定期編發《工作周報》、《信息月報》,其作用與成效受到了來訪者的充分肯定。2016年,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已發文要求在全省推廣紹興市“智慧建管”的做法。


以建筑市場規范化、 施工現場標準化為抓手 保障質量安全


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指導下,按照“重構紹興產業、重建紹興水城”戰略部署,“十三五”時期,紹興市建筑業將著力轉變建筑業發展方式,提升行業發展質量,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科技進步型、資源集約型及多元發展的可持續道路,實現“建筑強市”目標。同時,按照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要求,紹興市建筑業還將以推進建筑產業結構調整、生產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為契機,以建筑產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相結合,大力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全面提升紹興市建筑產業發展水平,努力把紹興市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一流、全國知名的建筑強市和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城市。


為此,紹興市建筑業的主要任務是重點做好“321”(三個試點、兩場管理、一個產業)工程。其中,“三個試點”即建筑產業現代化、住宅產業現代化和工程總承包三個試點;“兩場管理”即建筑市場管理和施工現場管理;“一個產業”即健康綠色現代的建筑產業。同時,將從“優化建筑行業結構、加快建筑業市場拓展、轉變企業發展模式、注重人才體系建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強化質量和安全管理、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深化政府服務職能”八個方面發力,繼續深耕建筑市場,堅持以質取勝、保障質量安全,促進紹興市建筑業穩定、健康、綠色發展。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泽州县| 嵊州市| 白银市| 嵩明县| 汾阳市| 龙里县| 会理县| 黑龙江省| 三明市| 普宁市| 忻城县| 鹤山市| 巴东县| 荆门市| 偏关县| 久治县| 湟中县| 罗平县| 宿州市| 牙克石市| 财经| 彭阳县| 南投县| 大英县| 新郑市| 灵石县| 小金县| 吉水县| 育儿| 淮滨县| 浑源县| 宜宾县| 博野县| 奉节县| 磐安县| 南岸区| 昌黎县| 黄冈市| 沙田区|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