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隨“津沽環保行”采訪團采訪時獲悉,自天津市實施“美麗天津·一號工程”清新空氣行動以來,相繼新出臺加強各類施工工地揚塵控制的方案和標準,特別是規定全市各建筑工地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
據市建交委統計,目前,天津市正在開工建設的工地達到6100個,這么多的工地如何防治揚塵污染,讓施工不擾民、不揚塵,這是關乎環境的大課題。過去天津市許多施工工地現場攪拌混凝土,放置了大量的石料,遇風亂刮,揚塵污染,同時在攪拌時發出噪聲,嚴重干擾周邊居民正常生活,不但如此,現場攪拌混凝土的質量也沒有保證。在全市各建筑工地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從源頭上遏制了揚塵污染和噪聲污染,同時也保證了工程用混凝土的質量。據了解,目前,全市布置了243個混凝土加工企業,規定施工工地必須從這243個加工企業引進混凝土。同時要求混凝土生產企業必須改造增設砂石料堆場封閉設施,做到全封閉堆放,對露天堆放的砂石料必須采用密目網或篷布進行苫蓋,增加灑水降塵頻次;廠區內通行道路和地面必須硬化,并及時清掃廠區道路塵土,避免產生揚塵和雨后泥濘。同時天津市有關部門建立了綜合考核懲處機制,每個月對全市所有的混凝土加工企業進行嚴格考核。
記者隨“津沽環保行”采訪團走進建設工地,走進混凝土攪拌站,詳細了解如何從源頭上遏制施工帶來的塵土飛揚和資源浪費。在地鐵5號線津塘路站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地周圍環境良好,沒有塵土飛揚、污水外溢的情況。
工地除了高標準做好場區硬化、綠化、清掃、灑水、苫蓋、車輛沖洗等措施之外,還用上了高科技設備,為降低噪聲,使用了可移動隔音屏障,根據噪聲的來源設置屏障的位置。在晚上施工時,現場管理人員手持噪聲檢測設備,保證施工噪聲在規定范圍之內。而且,工地通過設備調配降低光污染。施工單位還在工地臨近的居民區租住民房,住在其中真正了解施工給居民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發現問題馬上解決。
據介紹,為了讓混凝土加工企業對環境做貢獻,天津市對全市的243個混凝土攪拌站正在進行提升改造,要求達到散料全封閉,場區地面全部硬化、綠化和廢水回收利用的標準。對外環線以內的13家預拌混凝土企業進行了揚塵重點治理,對其他預拌混凝土企業進行了治理改造。坐落在北辰區的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是天津市首家全封閉綠色環保示范站,這里綠草依依的場區,干凈的攪拌車來來往往,讓人很難與傳統觀念中的攪拌站聯系起來。站內采用全封閉料庫、脈沖除塵技術和砂石分離技術,實現了“零排放”的目標:粉塵外溢幾乎為零,泥漿可以重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