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水泥行業供給得到有效改善,2014年第一季度水泥企業盈利有望出現明顯增長。二季度是水泥銷售的傳統旺季,業內專家分析,未來環保約束從嚴、淘汰落后不斷推進,二季度鐵路投資加快、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提速,進而帶動水泥市場出現較好走勢。
經過幾輪過剩產能壓縮和行業兼并后,一季度水泥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得到了改善。塔牌集團近日發公告稱,公司區域水泥市場價格延續了上年底以來高位運行的態勢,一季度公司水泥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上升了23.22%,綜合毛利率由上年同期21.26%上升到37.91%。
華新水泥日前披露,公司預計2014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350%~400%。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導產品水泥的產銷量、價格分別比上年上升4%和7.4%。
不僅僅是塔牌集團和華新水泥,上峰水泥近日發公告稱一季度業績扭虧為盈,盈利11000萬~1200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大部分企業價量齊升
今年年初以來,全國高標號水泥價格累計跌幅3.4%,下跌12.7元/噸,而上年同期跌幅3.8%,下跌3元/噸。其中,2月份下跌11.2元/噸,上年同期下跌3元/噸。截至2月底,全國高標號水泥平均價格360.7元/噸,較上年同期高33.8元/噸,高出10.4%。從3月開始,水泥企業出貨逐漸轉好,水泥價格也開始止跌回升。
分析師表示,雖然今年節后持續雨雪天氣,導致需求恢復緩慢,工程項目在工人返城后也無法順利進行。但是今年開市價格偏高,起點較高,并且待雨水天氣過后,需求全面釋放,價格也就快速企穩,大部分企業出現了價量齊升的情況。
分析師進一步表示,今年治霾行動持續推進,落后產能淘汰速度在加快,今年第一季度水泥價格沒有出現類似2013年快速回落的情況。去年水泥企業的盈利基數較低,2014年第一季度盈利同比有望出現明顯增長。
供給改善支撐價格走高
今年一季度水泥的相關需求并未走強,但供給的確有效改善。
房地產和基礎建設是水泥行業下游占比最大的兩大行業。房地產開發商在銷售和信貸雙重預期惡化的壓力下,主動加快資金周轉,減少了新項目的開工量。而基建投資增速在一季度保持高位平穩態勢。國家和地方政府層面均在不同場合開始強調穩增長政策,一季度鐵路建設投資增速已經回升,未來基建投資將成為穩增長政策的主要抓手,保證水泥消費需求增速不會出現大幅回落。
與需求放緩相比,供給的大幅收縮,給水泥市場帶來了積極的信號,支撐了水泥價格,在眾多周期大宗品種中走出"獨立行情"。
水泥行業的新增供給在2010年開始大幅下降,而且作為區域定價產品,大企業通過收購整合能夠在區域內獲得一定定價能力,因此供給端的橫向優勢使得水泥行業價格和盈利走出獨立行情。
華新水泥與江西水泥分別公布了業績預增公告,一季度的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改善。對于海螺水泥,也有業內專家預測業績也十分可期。這三大華東水泥企業一季度的業績均大幅提升,甚至超過了2011年的歷史最高點。
華東地區是全國水泥行業風向標,企業盈利水平創歷史新高說明了在需求下滑的情況下,供給端的改善確實能夠提高水泥價格和企業盈利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水泥價格之所以走強,有四方面原因。第一,隨著房地產限購及再融資等政策的不斷松綁,房地產可能再度帶動經濟復蘇,對上游的水泥形成了正相關的刺激作用;第二,幾年前,在4萬億元投資方案的刺激下,各地都上馬了不少中小水泥企業,而現在隨著國家對高耗能企業的限制,大量中小水泥企業關停,導致供給減少。第三,就是季節性因素,寒冬臘月不適合基建工程開工,而目前這個時點正是開工的旺季;第四,今年保GDP的任務還是非常重,可能仍需要拉動投資來保GDP穩定,水泥有剛需。
區域表現進一步分化
4月是我國水泥市場傳統旺季。隨著近期基礎設施建設開動,水泥需求在各個區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升,區域市場的表現進一步分化。
華東、華北區域水泥形勢較好,價格不斷持續上調。東北水泥行情表現平穩,水泥價格暫無變動。與華東、華北、東北區域溫和火熱的市場行情相比,受近期雨水季節的影響,中南、西南區域整體行情欠佳,水泥價格下行壓力較大,水泥市場出現分化走勢。
供給最為集中的華東地區,4月迎來了價格上調的"小陽春",以浙江、江西等地漲幅最為明顯。自4月初江蘇南京地區中聯、海螺高標散裝水泥報價上漲后,南京信寧建材、鎮江鶴林等本地或外來水泥價格相繼跟進調整。
華北水泥市場也表現積極。4月以來,京津冀地區水泥銷量逐步回升,大多企業銷量已達到正常水平。銷量同比改善,預期后期工程項目有望增多。受益于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大,石家莊、保定地區表現最好,袋裝水泥的增長明顯。區域主要企業P.O42.5散裝出廠基本在350~370元/噸左右。山西個別地區需求相對有所恢復,多數地區市場啟動仍就緩慢。內蒙古雖有個別廠家報價小幅零星回調,總體水泥行情顯平穩,市場處于初步啟動階段。
與華東、華北不同,東北行情表現相對平穩,各主要水泥企業報價暫無變動。黑龍江當前P.C32.5袋裝水泥基本保持在390元/噸左右,P.O42.5散裝水泥主流報價450元/噸左右。吉林扶余盾石P.C32.5袋裝水泥報價390元/噸,P.O42.5袋裝水泥報價480元/噸。遼寧方面,P.C32.5袋裝水泥主流出廠價290元/噸左右,P.O42.5散裝水泥報價340元/噸左右。
行情最差的當屬中南水泥行情。近日,兩廣水泥價格再次下跌,其中廣西部分地區最大跌幅達到30元/噸。兩湖水泥市場,依舊未能走出低迷行情,價格一降再降。近日,湖南部分地區價格再次下調,對低迷的市場行情而言,無異于雪上加霜。
西南水泥市場也不樂觀,近期貴州地區多雨水天氣,當地水泥需求增速放緩,水泥價格有所跌;重慶、四川兩地雖分別經歷價格普漲、停窯等影響,但當地行情暫時持穩,無明顯波動;云南、西藏兩地水泥報價保持穩定。
專家分析,水泥行業是周期性行業中具有區域定價能力的產品,水泥的銷售半徑一般只有200公里左右,在相對封閉的區域內大企業通過協商溝通,就能夠將區域市場價格穩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從而保證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各地區受到區域市場供給量與集中度的因素影響,呈現出不同走勢,隨著各地區淘汰落后、兼并重組的力度不同,各地的走勢將進一步分化。
二季度走勢可期
"在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遏制新增產能與重復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實現轉型升級,促進優化存量,不僅是為行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也提高了行業的經濟效益。"中國建材聯合會會長喬龍德日前表示。
受益于供給量的有效控制,一季度水泥行業較為景氣,業界認為,二季度淘汰落后產能將進一步提上日程,水泥企業業績可期。
今年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確到了動真格的時候。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要淘汰水泥4200萬噸落后產能,確保"十二五"淘汰任務提前一年完成。
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各省級主管部門已提出本地區水泥、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3~2017年),6月底前提出本地區在建違規項目和建成違規項目的具體處理方案。
各省市具體的減產能計劃也不斷推出,河北省到2017年將壓減6000萬噸水泥產能,江蘇省一律不再審批水泥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同時,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的加快,國家出臺了《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對水泥行業設定了新門檻,也將從客觀上抑制水泥產能的釋放。
多家機構預測認為,今年華東、中南有望保持行業景氣繼續向好。華北由于供給收縮可能超預期、西南因區域內行業整合出現新局面,行業景氣或將觸底反彈。
統計顯示,2013年,全國水泥產量達到24.1億噸,同比增長9.6%,增速比2012年的7.4%提升2.2個百分點。全國熟料產量13.6億噸,同比增長5.6%,低于水泥產量增速。全國新增熟料產能0.94億噸,較2012年新增產能1.6億噸有明顯回落。全國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21億元,同比繼續下滑6.5%。水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回落,顯示出未來行業供給端壓力繼續減輕。業內人士普遍預計,2014年水泥行業新增產能在6000萬噸左右,新增產能壓力明顯減緩。
目前,全國水泥價格已經出現連續上漲趨勢,漲幅達0.38%。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增長措施的經濟政策,將帶來鐵路投資加快、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提速,進而帶動水泥需求在二季度出現較好的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