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歷經60年艱苦創業,企業效益連年增長,年度新簽合同額相繼突破50億元、60億元、70億元大關。2013年,企業新簽合同額實現100億元,正式步入百億級企業行列。
北京建工三建公司總經理常永春介紹說,公司從2003年開始改制,摒棄了陳舊的“大鍋飯”體制,建立了集約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歷經4年努力,從2007年起,公司的經濟效益一年上一個臺階,呈現逐年大幅攀升的態勢。
特別是近4年來,公司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289.39億元,綜合經營額195.86億元,開復工面積1351.43萬平方米。企業經濟效益連年增長,職工收益大幅提升。
常永春感嘆道:“打造新國企,就是要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只有這樣,公司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在同行業中成為領軍企業。
經過60年創業,三建公司已由成立之初的年度施工總產值4654萬元,增長到現在的57億元。業務發展由之初的立足北京,拓展至遍布天津、河北、山東、浙江、湖南、四川、新疆、黑龍江等多個省市自治區;從單一的土建施工,發展成為擁有裝飾、機電設備安裝、商品混凝土、物資設備租賃、市政、試驗檢測、施工測量等完善產業鏈的現代企業集團。
公司在北京的市場發展持續平穩,2013年新簽合同金額達52.51億元,成功運作了晉商大廈、財富中心、管委會大廈、同仁堂健康藥業產業基地等項目,重點發展了麗澤商務區、房山、亦莊、海淀等區域的工程項目。
在京外區域僅去年一年就開工了寧波綠地中心、武漢世茂錦繡長江、浙江外國語學院圖書館、蘇州山湖一號、湖南長沙B2E2等標志性工程,京外新簽合同金額為49.63億元,占公司新簽總合同額的48.58%,區域市場發展初步形成規模。
談到今年公司的發展規劃,常永春介紹說,今年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市場布局,在穩固保持京內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加速占領京外市場,擴大在湖南、湖北、長三角地區、山東、貴州等地的市場份額,做到各區域市場在當地沉穩植根,穩健長期發展,形成輻射效應,打造區域中心。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常永春說,公司實施任人唯賢的理念,在人才引進和使用上,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求全責備,只要有良好的品德,有一技之長,能為我所用,就大膽起用。在人才引進程序方面,公司規范人才的招聘、錄用、考核、評價程序,讓需要的人才招得進來,也要使不適用的人才流得出去。
培育核心技術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多年來,公司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建造技術、復雜深基坑與深基礎處理技術、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與生產技術、復雜空間鋼結構體系研究與安裝技術、新型建筑設備研究與制造技術等多個方面居于北京市領先地位,并構成了三建公司強大的核心技術優勢。
公司還始終致力于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把推進北京乃至全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的重要責任。
截至2013年,公司共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及發明獎4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4項、各類省部級科技獎20余項,擁有國家級工法9項。榮獲建筑業最高獎項——魯班獎6項,全國優質工程獎7項,獲獎數居北京市同行業前列。
常永春稱,下一部,公司計劃完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特別是在超高層建筑綜合建造技術、數字化施工、BIM、大跨度鋼結構等關鍵技術方面實現突破,提升在高速鐵路、清水混凝土、綠色施工技術等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
北京建工三建公司總經理常永春介紹說,公司從2003年開始改制,摒棄了陳舊的“大鍋飯”體制,建立了集約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歷經4年努力,從2007年起,公司的經濟效益一年上一個臺階,呈現逐年大幅攀升的態勢。
特別是近4年來,公司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289.39億元,綜合經營額195.86億元,開復工面積1351.43萬平方米。企業經濟效益連年增長,職工收益大幅提升。
常永春感嘆道:“打造新國企,就是要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優’,只有這樣,公司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在同行業中成為領軍企業。
經過60年創業,三建公司已由成立之初的年度施工總產值4654萬元,增長到現在的57億元。業務發展由之初的立足北京,拓展至遍布天津、河北、山東、浙江、湖南、四川、新疆、黑龍江等多個省市自治區;從單一的土建施工,發展成為擁有裝飾、機電設備安裝、商品混凝土、物資設備租賃、市政、試驗檢測、施工測量等完善產業鏈的現代企業集團。
公司在北京的市場發展持續平穩,2013年新簽合同金額達52.51億元,成功運作了晉商大廈、財富中心、管委會大廈、同仁堂健康藥業產業基地等項目,重點發展了麗澤商務區、房山、亦莊、海淀等區域的工程項目。
在京外區域僅去年一年就開工了寧波綠地中心、武漢世茂錦繡長江、浙江外國語學院圖書館、蘇州山湖一號、湖南長沙B2E2等標志性工程,京外新簽合同金額為49.63億元,占公司新簽總合同額的48.58%,區域市場發展初步形成規模。
談到今年公司的發展規劃,常永春介紹說,今年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市場布局,在穩固保持京內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加速占領京外市場,擴大在湖南、湖北、長三角地區、山東、貴州等地的市場份額,做到各區域市場在當地沉穩植根,穩健長期發展,形成輻射效應,打造區域中心。
人才是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常永春說,公司實施任人唯賢的理念,在人才引進和使用上,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求全責備,只要有良好的品德,有一技之長,能為我所用,就大膽起用。在人才引進程序方面,公司規范人才的招聘、錄用、考核、評價程序,讓需要的人才招得進來,也要使不適用的人才流得出去。
培育核心技術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多年來,公司在高層與超高層建筑建造技術、復雜深基坑與深基礎處理技術、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與生產技術、復雜空間鋼結構體系研究與安裝技術、新型建筑設備研究與制造技術等多個方面居于北京市領先地位,并構成了三建公司強大的核心技術優勢。
公司還始終致力于把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把推進北京乃至全國工程建設行業的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的重要責任。
截至2013年,公司共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及發明獎4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4項、各類省部級科技獎20余項,擁有國家級工法9項。榮獲建筑業最高獎項——魯班獎6項,全國優質工程獎7項,獲獎數居北京市同行業前列。
常永春稱,下一部,公司計劃完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特別是在超高層建筑綜合建造技術、數字化施工、BIM、大跨度鋼結構等關鍵技術方面實現突破,提升在高速鐵路、清水混凝土、綠色施工技術等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