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攪拌設備制造車間員工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共提出合理化建議97條,其中被采納70條,內容涉及質量、成本、現場管理、班組建設等。攪拌設備公司總經理邵志強高興地說:“現在,合理化建議已成為攪拌設備制造車間一種良好風氣,平均3個人就有一條建議,有些班長就提了6條。”
朱雄輝是小件制作班班長,該班承擔了攪拌站產品小件、樓梯、平臺、斗體等部件的生產。斗體設計更改后,原圖紙中的斗板部件全部廢棄。他將設計更改前后的兩張圖紙進行比較,發現將原圖紙中的斗板進行改形,可以達到新圖紙中斗板的要求。經過與設計人員溝通、論證后,32件廢棄斗板得到再利用,節約原材料2750公斤。
黃河清是主機制作班的一名鉚工,在進行角鋼與門側板的焊接中,他發現折彎角鋼內角不能包容角鋼的尖角,造成焊接間隙過大。經反復思考,他建議將角鋼改為鋼板折彎件。這一建議不但解決了問題,且大大提高了焊接美觀度和焊接效率。
大鉆班的李繼榮入司不到一年,卻對班組建設有一些獨到的見解。針對倒班的工作制,他建議結合員工的技能與工作態度,進行合理搭配,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針對班組中新員工、實習生與老員工比例持平的現象,他建議每月底對每個員工的技能、態度、質量進行綜合考評,以利于員工之間相互學習提升,提高團隊的整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