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旋挖鉆底盤小組獲得此次QC發布一等獎,可謂實至名歸,其流暢的活動步驟,富有成效的活動成果,追趕標桿企業的勇氣和韌力贏得了評委的一致認可。旋挖鉆底盤優等率由27%上升到87%,徹底打了一個“翻身仗”。
今年初,昆山三一重機的旋挖鉆底盤生產經受了嚴峻的考驗。由于旋挖鉆底盤伸展面在調試和工作中拉傷嚴重,降低了使用壽命和整機穩定性,產品多次遭受客戶抱怨。很快,昆山重機圍繞“改善旋挖鉆伸展面拉傷”的QC課題,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
隨即展開的是細致嚴謹的現狀調查。旋挖鉆底盤所所長趙現紅與馬再興、張昆文、唐江南、周智等一班人馬深入調試和施工現場,經調查分析,發現造成“旋挖鉆伸展面拉傷”問題的因素涉及人員、機加、材料、環境、工藝等諸多方面。
在對自身現狀進行剖析的基礎上,旋挖鉆底盤QC小組決心以卡特為標桿,全面提升產品質量。然而,對比卡特底盤平均拉傷面積≤5%,90%為優等品的“硬”指標,三一旋挖鉆底盤平均拉傷面積19%,優等率僅27%的現狀令小組成員倍受打擊,但也激發了小組“欲與卡特試比高”的決心。
解決問題關鍵在于把握問題源頭。針對耐磨板末打磨圓角的癥結,底盤小組改進工藝并更換材質,提升耐磨板硬度,但改善后底盤優等品率為70%,與卡特水平仍相差甚遠。未達成目標,小組7個人沒有放棄,一切推倒重來,通過再分析、再尋找對策、再確認效果,終于使這一工藝得到徹底改進。5月份,旋挖鉆底盤伸展面拉傷面積比率迅速下降,底盤優等品率達到87%,突破預期80%的目標,大大縮短了與標桿企業的距離。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益,單臺成本降低53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