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26日在中國經濟年會(2012-2013)上表示,與十年前相比,我國社會融資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融資結構明顯改善。從今年開始,央行將不僅發布全社會的融資規模,還將發布分地區的融資規模。
到“十二五”末,我國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要提高至15%以上。潘功勝稱,未來金融業改革的重點是積極推動金融市場協調發展,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建立多層次融資體系,推動金融產品的創新,加強市場制度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層次合理、功能互補的金融市場體系,更好地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
銀行資產擴張難以持續
長久以來,我國社會融資結構里,間接融資占據主體,銀行承擔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絕大部分風險,也容易導致風險集聚和周期性波動。
潘功勝說,從微觀角度來看,單從銀行資產的擴張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式難以持續。在銀行資產組合中,信貸業務是高資本消耗業務。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社會融資結構中,為滿足實體經濟不斷增長的需求,銀行必須獲得持續的資本補充。
銀行資本補充的渠道,一種是外源性,即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在目前情況下頻繁融資支持銀行資產規模的擴張面臨不可持續的問題。另一種是內源性,即資本補充依靠利潤分配,但目前銀行利潤增速比上一年大幅度下滑,而且2013年銀行業的盈利增長形勢也非常嚴峻。
因而無論從外源性還是內源性資本補充手段來看,資本約束將給銀行信貸增長形成制約,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迅速擴張與資本補充能力并不協調。
西部融資規模占比上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融資結構多元化發展,傳統的信貸投放難以反映社會融資多元化現象。為了更加全面、科學地反映金融與經濟之間的資金流通關系,2011年我國金融宏觀調控中引入了一個新的監測分配指標,這就是社會融資規模。
潘功勝說,與十年前相比,我國的社會融資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融資結構也明顯改善。從數據看,人民幣信貸占比大幅下降,從2002年的91.9%下降到2012年的52.1%;直接融資探索發展,2012年非金融企業境內的債券和股票融資是2002年的25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15.9%;實體經濟通過表外融資迅速增長,2012年實體經濟以未貼現的承兌匯票、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方式合計融資3.6萬億元,2002年這些表外融資業務量非常之小。
“從2013年開始,央行將不僅發布全社會的融資規模,還將發布分地區的融資規模的總量。”潘功勝指出,近年來區域融資結構差異明顯縮小,西部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占全國的比例明顯上升,融資的區域不平衡狀態得到改善,東西部地區融資結構的差異也在顯著縮小,西部地區間接融資占比下降和直接融資占比上升均明顯高于東部地區。
到“十二五”末,我國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規模要提高至15%以上。潘功勝稱,未來金融業改革的重點是積極推動金融市場協調發展,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建立多層次融資體系,推動金融產品的創新,加強市場制度和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市場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層次合理、功能互補的金融市場體系,更好地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
銀行資產擴張難以持續
長久以來,我國社會融資結構里,間接融資占據主體,銀行承擔了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絕大部分風險,也容易導致風險集聚和周期性波動。
潘功勝說,從微觀角度來看,單從銀行資產的擴張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方式難以持續。在銀行資產組合中,信貸業務是高資本消耗業務。在以間接融資為主的社會融資結構中,為滿足實體經濟不斷增長的需求,銀行必須獲得持續的資本補充。
銀行資本補充的渠道,一種是外源性,即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在目前情況下頻繁融資支持銀行資產規模的擴張面臨不可持續的問題。另一種是內源性,即資本補充依靠利潤分配,但目前銀行利潤增速比上一年大幅度下滑,而且2013年銀行業的盈利增長形勢也非常嚴峻。
因而無論從外源性還是內源性資本補充手段來看,資本約束將給銀行信貸增長形成制約,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迅速擴張與資本補充能力并不協調。
西部融資規模占比上升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融資結構多元化發展,傳統的信貸投放難以反映社會融資多元化現象。為了更加全面、科學地反映金融與經濟之間的資金流通關系,2011年我國金融宏觀調控中引入了一個新的監測分配指標,這就是社會融資規模。
潘功勝說,與十年前相比,我國的社會融資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融資結構也明顯改善。從數據看,人民幣信貸占比大幅下降,從2002年的91.9%下降到2012年的52.1%;直接融資探索發展,2012年非金融企業境內的債券和股票融資是2002年的25倍,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15.9%;實體經濟通過表外融資迅速增長,2012年實體經濟以未貼現的承兌匯票、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方式合計融資3.6萬億元,2002年這些表外融資業務量非常之小。
“從2013年開始,央行將不僅發布全社會的融資規模,還將發布分地區的融資規模的總量。”潘功勝指出,近年來區域融資結構差異明顯縮小,西部地區社會融資規模占全國的比例明顯上升,融資的區域不平衡狀態得到改善,東西部地區融資結構的差異也在顯著縮小,西部地區間接融資占比下降和直接融資占比上升均明顯高于東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