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水泥節能與環保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2-11-19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中國水泥網信息中心
核心提示:水泥節能與環保
  日前, “第五屆中國水泥環保大會暨水泥除塵、脫硝研討會”在南京召開,中國水泥網高級顧問謝克平出席會議并作報告。他表示,水泥企業談環保已是老生常談,因為以前的水泥生產是伴隨著“污染”進行,但隨著時代進步,現在的水泥企業不僅要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而且還為消解其它行業的污染物作出巨大貢獻,以至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發重要。但是,有一個問題常常被忽略或遺忘,甚至變環保事業成為更深層次的污染,這就是環保自身所消耗的能量。以下是報告全文:

  一、環保與節能的關系

  環保與節能本來就是一個目標,因為節能本來就是環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環保治理也需要能量,降低本身的能耗不僅涉及降低生產成本,也是從根本上減少耗能,從而降低在耗能中的污染排放量,實現在環保中可持續發展。反之,如果為了實現對某項污染的治理,而耗費大量能源,就應該算一筆賬,當能耗增加到一定程度時,這種治理在客觀上就是增加了新的污染源,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規律。由此,延伸這個觀念的結論是,衡量治理污染的工藝方案或環保裝備制造的先進標準,不僅是要達到某個治理指標,更要看它所消耗的能量多少。

  但在某些人眼里,在討論某項環保治理時,似乎只要達到該項要求,什么代價都應當承受。在他們看來,多消耗幾度電、幾斤煤是小事,無非是增加些成本,與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大課題相比,有什么了不起,充其量國家、企業、用戶各自分攤罷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今年以來被渲染得硝煙彌漫的脫硝工程便是如此,如果為了脫硝使用大量的氨水或尿素,花費了大量能源,豈不是更快地加速了對社會的污染嗎?只不過將水泥企業的排放轉移到氨水與尿素生產的企業頭上,或是在甲地的污染轉移到了乙地而已。還有100%使用電石渣生產水泥,看似利用廢渣,實則是在制造更多的石灰石資源浪費,因為電石生產只用CaO含量52%以上的高品位石灰石,使大量的低品位石灰石無法利用而荒廢,難道這不是新的污染嗎?但它卻在享受著國家免稅政策的鼓勵。類似的情況遠不止這些,又比如,某些企業的余熱發電補燃、國家廢除Φ3.2m以下的管磨機、企業為追求谷期電價頻繁開停車……,都是在一面想節能,另一面卻在多耗能,實實在在為污染環境開綠燈,因為它們都提高了生產能耗。甚至凡生產未達到設計標準能耗的生產線,實際都應成為環境污染的治理對象,從環保角度它也應列為企業的首要任務。

  二、環保治理的方向

  由此看來,從水泥企業自身看,環保治理的內容還真不少,而且顯然不應當只定位于某些有害氣體的排放,不遺余力地只追求某個單項指標的降低,而是應當站在節能的更高位置上,評價與衡量環保的效果與成績。

  環境保護要尊重客觀規律,凡是治理過水泥企業污染的人都會有體會:只有均質穩定的生產,治理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耗能最少,實現環保達標。道理很簡單,只有氣體排放量恒定時,對其收塵與排放才可能選用最經濟的裝備規格型號,確保達標。否則,如果連煅燒溫度都不穩定,NOx排放量忽高忽低,治理過程不是能源浪費,就是排放超標。至今在討論治理排放時,恐怕這個條件還很少為治理單位及業主單位所顧及,而全國能穩定生產的熟料線還真不多。何以見得?請看該生產線的熱耗指標是多少,請查熟料質量的波動范圍有多大,再請問操作的頻度有多大?答案就再清楚不過,而且是難以令人滿意的。

  而水泥行業要想實現均質穩定的生產,當前最首要條件就是礦山資源的合理開采與綜合利用。之所以如此,不僅因為水泥生產是一種資源產業,資源不可再生,而且從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出發,就應當從工序前端抓起、從基礎抓起;更因為當前的行業現狀是大多企業在急功近利的對待礦山開采,且不說沒有礦山居然也建設新型干法線,就是有礦山的生產線,又有多少是按照規程投資與開采的呢?而國家與行業并未對此有任何指導與約束。不信請看,設計院的礦山設計力量在削弱,學校培養的礦山專業學生在減少,工廠中的礦山工程師也少有。這正是企業生產質量與能耗難以下降、環保達標的代價必然提高、環保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總之,不從生產基礎抓起,環保有如‘空中樓閣’:盡管好看,但不實際。本文絕無未實現穩定生產就不必關注環保之意,而是強調若想提高環保效果,就應當從抓穩定生產著手。

  治理過程也切忌急功近利。NOx并非是昨天才從水泥窯中冒出來的,先進國家治理經驗也并非今日才有,NOx對人類健康的嚴重危害也不是今日知曉。它需要循序漸進地發展,要求年底限期實行,一刀切的作法不見得合理。在粉塵污染治理過程中,國家與行業花了一、二十年的功夫,才達到今天的水平,從最初的150mg/Nm3的標準降到今天的50mg/Nm3。脫硝技術同樣是在發展,據說,國外已有生物脫硝的技術,每噸熟料成本不高于3元,2500t/d生產線的投資不超過300萬元,難道這種進步是一個早上就能實現的嗎?如果干什么都‘一風吹’,并不符合科學發展觀,不見得有利于環保的治理。

  三、環保裝備必須符合節能原則

  在水泥企業的環保工程中,不僅是企業自身的努力,更離不開環保裝備制造商對先進技術裝備的開發,而檢驗環保裝備性能的先進性,不僅看環保的實現指標,更要看達到該標準的耗能水平。

  就以袋收塵的清灰方式為例:隨著脈沖清灰技術的發展,根據脈沖空氣的使用原理、脈沖閥的布置及用量,其先進方式早已從氣箱脈沖發展到行噴脈沖,而且已經進步到更為節能的大型引射形式。氣箱脈沖已有30余年應用歷史,目前已被在線行噴技術的用風少、結構簡單、效果顯著所取代。然而,更為先進的應當是脈沖引射原理清灰。它比氣箱式節省1/3壓縮空氣消耗量;無需機械提升閥等運動部件;花板開孔率低,加之清灰效果好,不易結露,系統阻力低300~500Pa;還減少了機械易損件,便于維護。然而,這種清灰方式的袋收塵在國內有多少企業使用呢,很少。為什么呢,因為收塵沒有以能耗為衡量指標,使不少自稱為收塵專家的人固步自封,不求進取。

  再說對濾袋的選擇,如何延長濾袋使用壽命可能是更多選擇者的目標;但好的濾料能承受1.2m/s以上的過濾風速,氣布比高;濾袋使用量少,收塵器整體體積小。自身運行能耗低,尤其是集塵能耗最低,使袋收塵系統壓差<1500Pa;采用室內換袋結構,設備漏風率低;采用低CAN風速結構設計;實現高濃度、高負壓系統收塵。這就是覆膜濾料的最大特點,但是至今還有相當多的企業選用濾袋仍在貪求低價,而未使用覆膜濾袋,其答案及原因還是不重視能耗。

  同理,節能的電磁閥、增濕噴嘴等環保裝備的關鍵配件,也并不是所有環保制造商都竭力追求,也并未引起所有環保專家們的重視,更未受業主們所青睞。

  如果重視能耗在環保裝備中的重要程度,電收塵也并非要向袋收塵甘拜下風,一旦它的技術進步到能控制收塵效率、防止事故排放,其節能穩定的優勢,很可能有朝一日會戰勝袋收塵,而東山再起。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敵人,正是自己,沒有任何生物能成為人類的天敵,但當人類活動不能保護地球的自然平衡時,山崩海嘯就會來臨;作為生產水泥的人,理應承擔保護地球的責任。盡管要對不顧環境保護惡習進行生產的人懲罰,但更要警惕那些打著環保旗號、不顧耗能而欲發國難財的投機者。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性| 兴安盟| 瑞金市| 新巴尔虎左旗| 资中县| 瑞安市| 广宗县| 萝北县| 云和县| 广昌县| 金乡县| 长白| 石台县| 霞浦县| 垦利县| 汨罗市| 珠海市| 赤壁市| 潢川县| 曲阜市| 阿尔山市| 靖江市| 太仆寺旗| 共和县| 聂荣县| 沅江市| 横峰县| 苗栗市| 巴中市| 金乡县| 内丘县| 五华县| 洪泽县| 滦南县| 永德县| 来凤县| 嵊州市| 彰化市| 潜山县| 游戏| 双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