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泥行業新一輪節能減排拉開序幕,水泥企業將開展績效分級,制定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
記者從中國水泥協會獲悉,生態環境部在《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基礎上,修訂完成《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下稱《指南》),擴大績效分級行業范圍,完善相關指標和減排措施,供開展重點行業績效分級。《指南》針對水泥行業將開展績效分級,制定了若干條差異化應急減排措施。
作為基礎原材料工業,水泥行業對于全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較大。近年來,為了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水泥企業一直致力于節能減排,減輕污染物排放。
此次《指南》提出,鼓勵A級水泥企業結合實際,自主釆取減排措施。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海螺水泥作為水泥行業龍頭企業在3年前就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二氧化碳捕集純化示范項目,每年可生產3萬噸食品級產品和2萬噸工業級產品的二氧化碳。
據海螺集團副總經理汪鵬飛介紹,2019年海螺水泥已開工建設年產3000噸的干冰項目。“今年3月份,‘海螺牌’干冰產品正式投放市場,進一步提高了二氧化碳產品附加值,在‘綠色生產’的同時,實現‘變廢為寶’。”
很多人或許還不知道,水泥廠也可以成為“垃圾處理站”,用于處理生活垃圾和固廢危廢。此次《指南》也對水泥業協同處理廢物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專家指出,水泥窯協同處置醫療廢物具有處置量大、處置效果好、環保排放優、可以隨時啟用等優點,疫情防控時期可作為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應急備選設施。
目前,水泥企業也在積極開展目水泥窯協同處理廢物業務。以海螺水泥為例,現已在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和海外推廣106個環保類項目,規劃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處理生活垃圾1062萬噸、固危廢443萬噸的處置規模。
為推動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減排,各地也紛紛推出相關舉措。近日,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河南省發展改革委聯合發文,自8月1日起,對全省鋼鐵、水泥企業試行超低排放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企業“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方式”其中一項未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用電價格每千瓦時加價0.01元(含稅),用水價格每立方米加價0.05元(含稅);完成全部超低排放改造的,用電、用水不再加價。
“節能就是減排。”汪鵬飛介紹,海螺水泥旗下的濟寧海螺利用余熱、風力、光伏和垃圾焚燒,年發電量可達1.07億度,“不僅解決了工廠自身四分之三的用電,每年還可節約標準煤13150噸,減排二氧化碳74900噸。”汪鵬飛表示,濟寧海螺還計劃再投建生物質氣化補充熱能發電等項目,所有新能源項目建成后,全年預計可發電量超過1.6億度,完全滿足公司自身用電需求。
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表示,近幾年水泥上市公司堅持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管理水平提升投入,經營成本不斷降低,利潤空間增大。“增加企業科技創新的投入,不斷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提高綜合利用水平等,都是水泥行業發展中急需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