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平潭絲毫沒有減少他的野性,站在施工現場上,隨風而起的沙子吹得人睜不開眼。 10月8日,當筆者走進江西送變電公司施工的福建平潭島內首座220千伏變電站——竹嶼變電站時,一座3層樓的主體建筑已經拔地而起,變電站已經成功封頂,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砌墻裝飾。
苦干
歷史上的福建省平潭島,交通閉塞、經濟落后。2011年,國務院批準發布了《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作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和海峽西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先行區的地位。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平潭的建設量超過了過去60年的總和。平潭建設不斷提速,對于電力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平潭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竹嶼變電站應運而生。
竹嶼變電站位于嵐城鄉竹嶼村。工程投資13876萬元,總占地面積19.1畝。3月份,該變電站開工建設,工期緊,工作量大。建筑面積9060平方米!混凝土方量近16000多立方米!鋼筋使用量近1500余噸!模板使用量上萬平方米!所有數據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個戶內變電站的主體工程工作量相當于常規220千伏變電站的數倍,是江西送變電公司史上承建的最大220千伏戶內變電站。”項目經理徐鵬程講述了一系列的數據。如此大的工程量,江西送變電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夜以繼日地連續作戰,力爭早日交付使用。
該工程地處平潭島嶼,多臺風的環境特征,及沙土地質,地基不穩,要達到地質承載力要求,鞏固地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項目部引進9個樁機,24小時不間斷打樁,打到地下巖石層的十多米。工程量巨大,光打樁的時間就耗費30余天。
環境上的不適應,生活上的不便同樣困擾著大家。島上淡水資源很少,項目部為了保證施工及員工用水,試著在項目部附近打井,但均以失敗告終,后來只得想辦法從離施工項目部近幾公里的地方引進自來水。“直到上個月,項目部才用上自來水,同志們苦不堪言啊?!贝蠹倚φ劦馈?
邊設計邊施工也是該工程的一個特點。因為工程緊急開工,還沒有設計藍圖,又要求2012年年底前要投運,江西送變電公司施工人員早早地進場做施工準備了,但設計的滯后還是給施工造成不便。同時,平潭島電力不足,經常停電也嚴重影響了工期。
巧干
“工地上現在有100多個工人在施工。”項目總工趙戩告訴筆者,原本低層建筑建設不需要使用塔吊,為了如期完工,項目部日均花費1500元租用一臺塔吊,便于從空中直接運輸大型建筑材料。這是該公司首次使用塔吊,大大提高了工效,保障了安全。
整個變電站主體建筑共有4層,地下室主要為電纜通道,一層為10千伏配電裝置層,2層為220千伏和110千伏的GIS控制室,3層主要用來放置電容器。筆者發現,變電站看上去是一棟建筑,但是內部有別于傳統建筑,內部的層樓呈階梯型,依次上升,不同層次的層高都不一樣。由于建筑內部結構復雜,工期又緊,因此施工方也是想方設法的進行施工方式的創新,來保障能夠按時完成工期?!艾F階段我們已經完成了地下室主變承臺的施工,這原本是要等主體結構完工,地下室支架全部拆除后才能進行?!壁w戩說。項目部在進行地下室施工時,在主變承臺的施工區域,采用了一套獨立的的支架,只要把這套獨立的支架拆除就能進行主變承臺的施工,既不影響整體的安全性,又能夠較早的進入承臺施工階段。
此外,在主變承臺建設中,項目部使用高強度的混凝土以及讓混凝土加快凝固的溶劑,既保障承臺的質量又加快了整體施工進度。
變電站場地規劃標高和現有場地標高相差了4.8米,按照一般的施工程序,必須先用土方把場地填高4.8米再在中間挖開土方建設地下室,最后進行變電站地面部分的建設。不過作為承建方,江西省送變電建設公司創新了施工方案,先行把場地填高1.4米再在場地上進行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然后再進行場地固化、回填土方,形成地下室,最后進行地下室上的地面建筑施工,這樣減少了土方開挖,從而減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縮短了關鍵工序工期。
平潭變電站是智能變電站,調試方案復雜,為縮短站內調試及驗收時間,項目部還提前派4位電氣人員赴廠家調試,以縮短在設備在變電站內的調試時間,爭取工期。該變電站建筑主體面積大,項目部采用一次性投入三套模板,多套模板同時使用,節省了時間,大大提高了工效。常規做法是只投入一套模板,等這套模板用完之后,再進行下一階段施工,時間耗費大。
目前,該工程已基本完成土建主體施工,馬上要進入電氣安裝工序,預計年底竣工投運。平潭竹嶼變電站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它建成后,平潭地區長期電力供應不足的歷史將畫上句號,整個平潭的電力供應將會得到有力保障,它將為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平潭電網的新跨越。
苦干
歷史上的福建省平潭島,交通閉塞、經濟落后。2011年,國務院批準發布了《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作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和海峽西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先行區的地位。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平潭的建設量超過了過去60年的總和。平潭建設不斷提速,對于電力的需求也不斷提高,平潭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竹嶼變電站應運而生。
竹嶼變電站位于嵐城鄉竹嶼村。工程投資13876萬元,總占地面積19.1畝。3月份,該變電站開工建設,工期緊,工作量大。建筑面積9060平方米!混凝土方量近16000多立方米!鋼筋使用量近1500余噸!模板使用量上萬平方米!所有數據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個戶內變電站的主體工程工作量相當于常規220千伏變電站的數倍,是江西送變電公司史上承建的最大220千伏戶內變電站。”項目經理徐鵬程講述了一系列的數據。如此大的工程量,江西送變電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夜以繼日地連續作戰,力爭早日交付使用。
該工程地處平潭島嶼,多臺風的環境特征,及沙土地質,地基不穩,要達到地質承載力要求,鞏固地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項目部引進9個樁機,24小時不間斷打樁,打到地下巖石層的十多米。工程量巨大,光打樁的時間就耗費30余天。
環境上的不適應,生活上的不便同樣困擾著大家。島上淡水資源很少,項目部為了保證施工及員工用水,試著在項目部附近打井,但均以失敗告終,后來只得想辦法從離施工項目部近幾公里的地方引進自來水。“直到上個月,項目部才用上自來水,同志們苦不堪言啊?!贝蠹倚φ劦馈?
邊設計邊施工也是該工程的一個特點。因為工程緊急開工,還沒有設計藍圖,又要求2012年年底前要投運,江西送變電公司施工人員早早地進場做施工準備了,但設計的滯后還是給施工造成不便。同時,平潭島電力不足,經常停電也嚴重影響了工期。
巧干
“工地上現在有100多個工人在施工。”項目總工趙戩告訴筆者,原本低層建筑建設不需要使用塔吊,為了如期完工,項目部日均花費1500元租用一臺塔吊,便于從空中直接運輸大型建筑材料。這是該公司首次使用塔吊,大大提高了工效,保障了安全。
整個變電站主體建筑共有4層,地下室主要為電纜通道,一層為10千伏配電裝置層,2層為220千伏和110千伏的GIS控制室,3層主要用來放置電容器。筆者發現,變電站看上去是一棟建筑,但是內部有別于傳統建筑,內部的層樓呈階梯型,依次上升,不同層次的層高都不一樣。由于建筑內部結構復雜,工期又緊,因此施工方也是想方設法的進行施工方式的創新,來保障能夠按時完成工期?!艾F階段我們已經完成了地下室主變承臺的施工,這原本是要等主體結構完工,地下室支架全部拆除后才能進行?!壁w戩說。項目部在進行地下室施工時,在主變承臺的施工區域,采用了一套獨立的的支架,只要把這套獨立的支架拆除就能進行主變承臺的施工,既不影響整體的安全性,又能夠較早的進入承臺施工階段。
此外,在主變承臺建設中,項目部使用高強度的混凝土以及讓混凝土加快凝固的溶劑,既保障承臺的質量又加快了整體施工進度。
變電站場地規劃標高和現有場地標高相差了4.8米,按照一般的施工程序,必須先用土方把場地填高4.8米再在中間挖開土方建設地下室,最后進行變電站地面部分的建設。不過作為承建方,江西省送變電建設公司創新了施工方案,先行把場地填高1.4米再在場地上進行建筑主體結構施工,然后再進行場地固化、回填土方,形成地下室,最后進行地下室上的地面建筑施工,這樣減少了土方開挖,從而減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縮短了關鍵工序工期。
平潭變電站是智能變電站,調試方案復雜,為縮短站內調試及驗收時間,項目部還提前派4位電氣人員赴廠家調試,以縮短在設備在變電站內的調試時間,爭取工期。該變電站建筑主體面積大,項目部采用一次性投入三套模板,多套模板同時使用,節省了時間,大大提高了工效。常規做法是只投入一套模板,等這套模板用完之后,再進行下一階段施工,時間耗費大。
目前,該工程已基本完成土建主體施工,馬上要進入電氣安裝工序,預計年底竣工投運。平潭竹嶼變電站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它建成后,平潭地區長期電力供應不足的歷史將畫上句號,整個平潭的電力供應將會得到有力保障,它將為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實現平潭電網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