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的低迷,讓以三一重工為首的機械制造企業不得不采取首付5%-10%甚至零首付的方式來銷售產品,這種模式的弊端是廠家最快要六個月之后才能收回資金,因此企業需要足夠的現金支持才能運作。在下游企業資金收緊、無法支付余款的情況下,壞賬大量增加。
應收賬款危機浮現
而應收賬款危機已經在三一重工的財報上有所體現。根據2012年一季度財報,三一重工實現凈利潤28億元,僅僅增長了5.3%,但應收賬款卻達到201.23億元,較期初增加88億元,增幅達78%;其賬面貨幣資金僅為6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0%。三一重工的經營困境、資金面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價格戰引發更大危機
制造商們為了規避現金風險,無奈采取了降價,這無疑將整個機械制造行業進一步拖進泥淖。三一重工副總裁梁林河表示,競爭伙伴6月份價格比5月份至少下降了十萬。但作為龍頭企業,三一重工表示將從7月起逐步提高部分產品價格。梁林河甚至表示,降價不是良藥,只是毒藥。不過該舉措能否奏效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