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已久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即將橫空出世。那么,牽涉各個領域甚廣的新材料板塊將有怎樣的變化?
背景——《規劃》助力 產業結構升級
媒體報道稱,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高云虎日前在高交會上表示,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安排,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自2010年著手編制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前已形成文本。按照《規劃》,到2015年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2萬億元總產值,年均增長率超過25%?!兑巹潯诽岢?,重點支持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領域。
就新材料行業發展目標等方面,高云虎介紹,《規劃》要求重點新材料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5%,建成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到2015年,將形成10個產值超過150億元的綜合性龍頭企業、20個產值超過50億元的專業性骨干企業,并形成若干年產值超300億元的基地和集群;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達50%;推廣30個重點新材料品牌,實施若干示范推廣應用工程。
針對上述《規劃》對新材料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指出,由于我國新材料領域存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成果較少、技術水平和生產設備相對落后、產品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率不高、環境污染嚴重、中低端新材料產品產能過剩而高端新材料產品自給率不高等問題,該《規劃》的頒布將進一步明確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有助于國內新材料產業發展步伐的加快,同時也有利于我國材料的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策略
針對新材料板塊后續的投資機會,李加楠指出,從二級市場的估值來看,一些業績表現良好,當前估值偏低,并具有高技術壁壘、產業鏈完整和規模效應明顯等特點的企業將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根據多位分析人士建議,鑒于新材料行業牽涉具體領域甚廣,建議從所涉行業角度予以分析。
建筑 碳纖維特種陶瓷當紅不讓
廣發證券建筑工程行業分析師王飛指出,在《建材“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建筑新材料成為被重點推薦的一環,加強無機非金屬新型晶體材料、特種結構與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微晶陶瓷材料、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高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環保型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等都成為未來重點關注的領域。王飛認為,在國家重點支持的建材新材料中,碳纖維市場空間巨大、特種陶瓷應用廣闊,值得重點關注。
王飛指出,碳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非常突出,因此常用于復合增強基材,應用領域廣泛,作為增強材料加入到樹脂、金屬、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構成復合材料。二級市場方面,建議關注中鋼吉炭和金發科技的碳纖維研發和量產進程、關注在碳纖維預浸料和復合材料生產具有技術優勢的大元股份,以及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生產商博云新材等。
而特種陶瓷方面,結構陶瓷具有優越的強度、硬度、絕緣性、熱傳導、耐高溫、耐氧化、耐腐蝕、耐磨耗、高溫強度等特色,在材料工業上已備受矚目,使用范圍日漸擴大。而全球及國內業界對于高精密度、高耐磨耗、高可靠度機械零組件或電子元件的要求日趨嚴格,因而陶瓷產品的需求相當受重視,其市場成長率也頗可觀。王飛看好東方鋯業的復合氧化鋯和結構陶瓷的應用前景。
提示——警惕六大風險
盡管新材料投資機會看起來十分豐富,但與所有的投資機會一樣,風險也是形影不離。李加楠指出,投資新材料行業將面臨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系統性風險;二是相關個股的業績風險;三是個股估值相對過高的風險;四是相關企業的新材料項目不能如期投產的風險;五是新材料產品及相關技術升級所帶來的風險;六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
背景——《規劃》助力 產業結構升級
媒體報道稱,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高云虎日前在高交會上表示,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安排,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自2010年著手編制的《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前已形成文本。按照《規劃》,到2015年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2萬億元總產值,年均增長率超過25%?!兑巹潯诽岢?,重點支持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共六大領域。
就新材料行業發展目標等方面,高云虎介紹,《規劃》要求重點新材料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5%,建成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到2015年,將形成10個產值超過150億元的綜合性龍頭企業、20個產值超過50億元的專業性骨干企業,并形成若干年產值超300億元的基地和集群;新材料產品綜合保障能力提高到70%,關鍵新材料保障能力達50%;推廣30個重點新材料品牌,實施若干示范推廣應用工程。
針對上述《規劃》對新材料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指出,由于我國新材料領域存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成果較少、技術水平和生產設備相對落后、產品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率不高、環境污染嚴重、中低端新材料產品產能過剩而高端新材料產品自給率不高等問題,該《規劃》的頒布將進一步明確了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有助于國內新材料產業發展步伐的加快,同時也有利于我國材料的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策略
針對新材料板塊后續的投資機會,李加楠指出,從二級市場的估值來看,一些業績表現良好,當前估值偏低,并具有高技術壁壘、產業鏈完整和規模效應明顯等特點的企業將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根據多位分析人士建議,鑒于新材料行業牽涉具體領域甚廣,建議從所涉行業角度予以分析。
建筑 碳纖維特種陶瓷當紅不讓
廣發證券建筑工程行業分析師王飛指出,在《建材“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建筑新材料成為被重點推薦的一環,加強無機非金屬新型晶體材料、特種結構與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微晶陶瓷材料、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高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環保型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等都成為未來重點關注的領域。王飛認為,在國家重點支持的建材新材料中,碳纖維市場空間巨大、特種陶瓷應用廣闊,值得重點關注。
王飛指出,碳纖維的力學性能和化學穩定性非常突出,因此常用于復合增強基材,應用領域廣泛,作為增強材料加入到樹脂、金屬、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構成復合材料。二級市場方面,建議關注中鋼吉炭和金發科技的碳纖維研發和量產進程、關注在碳纖維預浸料和復合材料生產具有技術優勢的大元股份,以及碳纖維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生產商博云新材等。
而特種陶瓷方面,結構陶瓷具有優越的強度、硬度、絕緣性、熱傳導、耐高溫、耐氧化、耐腐蝕、耐磨耗、高溫強度等特色,在材料工業上已備受矚目,使用范圍日漸擴大。而全球及國內業界對于高精密度、高耐磨耗、高可靠度機械零組件或電子元件的要求日趨嚴格,因而陶瓷產品的需求相當受重視,其市場成長率也頗可觀。王飛看好東方鋯業的復合氧化鋯和結構陶瓷的應用前景。
提示——警惕六大風險
盡管新材料投資機會看起來十分豐富,但與所有的投資機會一樣,風險也是形影不離。李加楠指出,投資新材料行業將面臨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系統性風險;二是相關個股的業績風險;三是個股估值相對過高的風險;四是相關企業的新材料項目不能如期投產的風險;五是新材料產品及相關技術升級所帶來的風險;六是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