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從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建設管理局獲悉,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南水北調河南鄧州湍河渡槽主體工程首榀渡槽混凝土澆筑成功。至此,湍河渡槽工程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據了解,輸水渡槽的每塊槽身由三個U形孔組成,每一孔為一榀。湍河渡槽工程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后,建設者最先進行地下樁基施工,經過108天的緊張奮戰,完成了342根摩擦樁的樁基灌注施工任務,并于今年6月12日從地下作業轉入地上施工階段。11月2日,湍河渡槽首跨槽身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筑,經過7天的凝固期后,造槽機內模順利拆除,經過現場檢驗,第一榀槽身混凝土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與提前預制槽身不同,湍河渡槽采用造槽機現場澆筑施工技術。造槽機現場澆筑施工不僅可以解決地形地貌對施工現場的影響,而且可以盡量減少汛期對施工組織的影響。其結構設計新穎,采用的施工工藝、設備史無前例,被國家列入“十二五”技術裝備重點攻關項目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湍河渡槽是南水北調中線干線控制性工程,內徑尺寸、單跨跨度、最大輸水流量均居世界首位。該工程位于河南省鄧州市十林鎮張坡村和趙集鎮冀寨村之間的湍河上,工程全長1030米,槽身為相互獨立的3槽預應力混凝土U形結構,共18跨,單跨重量達1600噸。單槽內空尺寸為7.23×9.0米,設計流量為每秒350立方米,最大流量為每秒420立方米。
據了解,輸水渡槽的每塊槽身由三個U形孔組成,每一孔為一榀。湍河渡槽工程于2010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后,建設者最先進行地下樁基施工,經過108天的緊張奮戰,完成了342根摩擦樁的樁基灌注施工任務,并于今年6月12日從地下作業轉入地上施工階段。11月2日,湍河渡槽首跨槽身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筑,經過7天的凝固期后,造槽機內模順利拆除,經過現場檢驗,第一榀槽身混凝土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與提前預制槽身不同,湍河渡槽采用造槽機現場澆筑施工技術。造槽機現場澆筑施工不僅可以解決地形地貌對施工現場的影響,而且可以盡量減少汛期對施工組織的影響。其結構設計新穎,采用的施工工藝、設備史無前例,被國家列入“十二五”技術裝備重點攻關項目和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湍河渡槽是南水北調中線干線控制性工程,內徑尺寸、單跨跨度、最大輸水流量均居世界首位。該工程位于河南省鄧州市十林鎮張坡村和趙集鎮冀寨村之間的湍河上,工程全長1030米,槽身為相互獨立的3槽預應力混凝土U形結構,共18跨,單跨重量達1600噸。單槽內空尺寸為7.23×9.0米,設計流量為每秒350立方米,最大流量為每秒42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