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33名礦工被困700米的地下達2個月之久,一輛中國產重型起重機開赴智利,隨時待命吊起救生艙。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地震后的救援,一臺中國產“泵車”在福島核電站降溫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被日本媒體親切的譽為“大長頸鹿”。
兩起事故中,一個企業的名字被反復提及,他就是三一重工。誰能知道,這個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的名字,竟然是湖南長沙縣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土生土長的民營企業。
10余年間,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第一”、“亞洲第一”、“世界第一”。中國第一臺大排量高壓力混凝土輸送泵,亞洲最大噸位全液壓旋挖鉆機,亞洲首臺1000噸履帶起重機,世界第一臺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世界最長72米臂架泵車……一系列技術創新,把三一提升到混凝土機械、履帶起重機械等領域的國內領導地位。
10多年來,三一保持著驚人的增長速度,銷售收入迅速攀升。1999年,三一集團銷售額為3.7億元,到2010年已超過500億元,足足翻了130多倍。
一所縣城有了三一重工這樣的龐然大物,這座縣城一定是一個經濟強縣。
一所縣城有了數個三一重工這樣的龐然大物,所以這座縣城連續四年穩居中部六省第一縣的寶座。
在長沙,三一重工并不是納稅狀元!與三一集團共同成長的,還有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他們共同組成了“三駕馬車”。中聯重科以起重設備見長,山河智能則以基礎施工裝備和小型工程機械為主?!叭{馬車”并駕齊驅,在湖南乃至中部地區帶動了一個工程機械制造行業的產業集群。
長沙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黃瑤告訴記者,截至2010年底,長沙經濟開發區年產值億元以上企業48家,過10億元企業10家,上市公司20家,29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投資,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