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觀經濟背景:
1、福建省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近年來,國務院大力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2010年,福建省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力促經濟發展,壯大經濟區的總體實力。全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8273.42億元,比去年同比增長30.04%,增幅同比上升了10個百分點,投資增速節節攀升,符合宏觀調控預期。累計同比增速較2006-2009年各年同期平均增速28.83%,高了0.12百分點,這說明當前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處于較高水平。在固定資產增長的態勢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發展的宏觀環境逐步變好,有效需求不斷增加。福建省2010年房地產投資額為2246.15億元,較2009年上漲58.5%。(投資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和福建省統計局,圖一、圖二涉及福建省2006年-2010年固定資產和房地產投資總額)

從2010年福建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最大的是福州市超40%;余下的泉州、龍巖、三明、漳州、寧德以及莆田增幅均超20%;值得注意的是廈門由于房地產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固定資產投資放緩,同比增幅僅為14.5%。由此不難看出,福建省正在以海西經濟作為發展的核心,強化福州、廈門、泉州的輻射帶動功能同時,發揮漳州、莆田、寧德拓展一線的骨干作用,突出特色、累積實力,促進全省沿海的全面繁榮。
2010年,福建全省各類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達7.618萬套,超出了當年6.38萬套的目標任務。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力度空前加大,為混凝土市場提供了發展機遇。2011年福州市及時編制并實施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已累計供應社會保障性住房用地932.6萬畝,其中所轄各縣供應386.7萬畝,市本級供應545.9萬畝。漳州市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季度檢查和季報制度,落實領導、科室掛鉤責任制,目前已供應到位390.8萬畝。三明市已完成供地692.25萬畝。泉港區對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專人負責、全程跟蹤服務,目前已完成供地13.35萬畝,完成年初制定的計劃。截至2011年6月底,福建省各類保障性住房項目已開工建設9.8357萬套,累計完成投資80.1億元(含續建項目)。
從以上的種種都可以說明:福建省的固定資產和房地產業增長迅速,無形中帶動福建省混凝土行業的快速發展。
二、行業概況
1、福建省預拌混凝土行業運行概況
在福建省固定資產及房地產飛速增長的驅使之下,福建混凝土產量成平穩發展態勢,福建省預拌混凝土產量5年間翻了近4倍,2008年整體雖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但政府大力出臺輔助政策,產量依然達到了2400萬方。“十一五”期間福建省全省混凝土產量年均增長率處于20%左右的增長率,2010年是“十一五”的結尾年,福建省混凝土行業由于保障性住房的推動,混凝土產量突破3500萬方同比增長45%。預計在“十二五”期間,福建省混凝土產量增速將繼續處于平穩態勢,平均年產保守估計在15%左右的增長,預計到2015年可達到10000萬方。 (2005-2015年福建混凝商品混凝土產量,見下圖三)

在“十一五”期間,福建省混凝土企業個數也迅速增加,2006年,全省混凝土企業僅為39家,而至2010年,據不完全統計福建省混凝土企業已達139家,年產量3500萬方。福建省新建83家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攪拌車總量達2938輛,混凝土泵車492輛。從以上數據充分,福建省混凝土市場正處于合理增長態勢。 (2010年福建省商品混凝土企業分布,見表一)

|
2、2010年福建省預拌混凝土C30價格走勢
由于2010年10月拉閘限電和成本上升,水泥價格聚升,帶動了福建省混凝土價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福州市為例,2010年第一季度福州C30價格在290元/方,第四季度已漲至340元/方,漲幅達18%。水泥PO42.5的價格從第一季度的380元/噸漲至第四季度的465元/噸,漲幅達22.4%。其余地區全年價格幾乎都處于上漲態勢。 (2010年福州一至四季度C30價格,見圖四)

*采集說明:以上價格為普通C30 含稅不含泵送費的混凝土價格由于各地區、各企業價格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以上報價僅供參考。 3、福建省行業內主要存在問題:
隨著福建省“海西經濟帶”計劃一步步的實施,混凝土行業也暴露出大大小小的問題。兩極分化明顯就、技術人員的質素是福建省混凝土行業的明顯特征,中國混凝土網將主要問題歸納為如下幾點:
⑴、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預拌混凝土產量與廈門、福州等大城市相差較大,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情況較為嚴重,在邊遠山區的建設工程中,例如高速,公路等,由于施工技術和原材料質量的影響,致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難以得到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質量問題時有發生。
⑵、由于盲目投資,過度建設,造成產能過剩,范圍內不規則競爭,嚴重影響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一定的困難。產能過剩,設備過多不僅加劇了企業資金困難,而且造成了整個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⑶、行業中混凝土生產企業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隨著行業的發展,生產設備、控制系統、試驗檢測手段等都有了質的飛躍,但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質素卻跟不上發展。
三、區域情況
福建省混凝土產量主要集中在福州、廈門,2010年這兩市的混凝土產量占了福建全省混凝土產量的45%。在2009年國務院《提出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已將福建省列入一個快速的發展通道。
1、福州市
1952年以前,福州建設工程靠人工拌制混凝土,1953年福建省第三建筑公司購買第一臺攪拌機,才開始福州市用攪拌機拌制混凝土的歷史。1984年11月26日,在福州市建工局策劃下,福州市水泥廠提出“關于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引進項目建議書”的報告。1987年6月9日聯動試產成功,第一車預拌混凝土在福州誕生,總投資470萬元,設備費用388萬元,土建72萬元,其他10萬元。 現在的福州市作為福建省的省會城市,商品房的建設成為了建筑業的熱點,也給全省的建設起到了帶頭作用。2007年福州市混凝土企業9家,年產量為230萬方。截止到2010年,福州市混凝土企業已經增至25家,年產量約為795萬方。
2、廈門市:
廈門市是與深圳市齊頭并進的城市,是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廈門的混凝土行業無論是從行業發展還是從市場管理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的。廈門混凝土經過2008-2010年3年下滑,2011年又迎來了一個建設高潮,開發海西的國家政策推動功不可沒!
據中國混凝土網統計,截至到2010年廈門擁有混凝土企業23家,擁有63臺攪拌機,泵車120臺,攪拌車數量825輛。由于通貨膨脹的壓力,2010年對于整個福建省經濟體系都是處于戰略調整,據悉,廈門市2010年混凝土產量約為733.69萬方。雖然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依然處于平穩調整狀態。2010年廈門有年產量突破五十萬方的企業,包括廈門路橋翔通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華信混凝土工程開發有限公司等。



|
四、混凝土重點企業

1、廈門路橋翔通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路橋翔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公司”)從事商品混凝土生產、水泥制品和砼結構構件制造等業務的國有控股公司。公司經過近幾年的穩步積累,已然發展成為福建省混凝土行業的龍頭企業。公司的混凝土產品技術先進、質量穩定,已連續成為多個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的混凝土供應商。 2007年公司已位列福建省商品混凝土行業第一名,當年預拌混凝土供應量220萬方, 2010年,公司預拌混凝土供應量90.11萬方;散裝水泥使用量20.12萬噸;攪拌機6臺,占據福建省第一的位置。
2、 廈門華信混凝土工程開發有限公司
廈門華信混凝土工程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8月,系臺商獨資企業,主要經營商品混凝土生產及運輸,自1996年投產以來,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產量,2006年產量高達150萬立方米,產值將近5億元人民幣,上繳稅收超過3600萬元,為廈門市重點工業企業。同年,華信公司引進了兩套混凝土砂石污水回收設備后,生產中產生的砂石和廢水經過分離后回收再利用。不僅實現了廢水零排放,而且公司每年可以節省砂石材料費25萬元,水費27萬元,運輸處理費12萬元,全年節省資金64萬元。2008年金融風暴,華信混凝土借機搶占周邊市場,周邊城市云霄、寧德多點設廠。截至到2010年,公司擁有攪拌機5臺,產能225萬方,實際供應量為77.79萬方,使用散裝水泥20.73萬噸。
3、廈門三航混凝土有限公司
廈門三航混凝土有限公司原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第三航務工程局第六工程公司混凝土供應站(預制廠),于2001年12月經改制更名成立有限公司,占地面積115000多平方米。在20多年的創業中,對商品混凝土生產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于1997年經福建省建設委員會審查核定為商品混凝土生產一級企業。自1985年在廈門市率先供應預拌商品混凝土以來,三航已累計生產供應各種等級和品種的預拌砼500多萬方。三航連續多年獲交通部、中港集團、三航局優質混凝土獎;被福建省、廈門市評為發展散裝水泥先進單位; 1998年榮獲廈門特區二次創業立功競賽集體二等功;1997至2006年度多次被評為省建設系統質量管理先進單位。 從圖顯示,華信從2006年開始處于下滑狀態,并非經營不善,而是因為混凝土市場競爭激烈,市場份額日漸飽和而導致;到了2008年卻是由于金融風暴,宏觀調控產生了一系列問題,使得經濟情況急速惡化,也使得華信混凝土供應量一路疲軟。不過,從圖中也可以看出2010年已逐步處在復蘇狀態,預計“十二五”期間對華信將會是另一個篇章。
五、相關行業

1、 混凝土外加劑企業
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研集團002398子公司):廈門市建筑科學研究院致力于建筑科學研究與成果轉化,立足福建、面向全國,現已經發展成為以建設科技為核心,集建設綜合技術服務、特種施工、新型建筑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建筑類科技產業化集團公司。集團擁有經政府批準設立、代表福建省商品混凝土最高技術水平的“福建省混凝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子公司廈門天潤錦龍建材有限公司是廈門市重要的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旗下另外的子公司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位處福建省廈門市,是廈門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創辦的科技先導型企業,2005年12月通過廈門市高新技術企業評審。公司專業從事混凝土相關科研成果的市場轉化和推廣應用,是福建省目前規模最大的混凝土外加劑生產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致力于建筑材料的研究和開發,目前為止,已經形成Piont系列產品,包含25種產品,具有減水、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比、抗凍性好、耐磨性好等功能,可顯著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性能。
受益于“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政策的實施,混凝土減水劑(主要用于預拌混凝土)行業需求將快速提升。同時伴隨聚羧酸減水劑(第三代減水劑)逐步代替同類產品,公司作為國內最優質的聚羧酸減水劑生產企業將直接受益于行業自身發展以及產品結構變化所帶來的益處。此外,公司還是“海西區域”經濟發展的直接受益對象,公司建筑綜合技術服務業務的穩定增長一方面將繼續推動業績增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混凝土減水劑在市場中的推廣。預計到2015年,中國預拌混凝土產量將達到22億立方米,20%濃度聚羧酸減水劑用量將達到320萬噸。 福建科之杰目前擁有化工合成、水劑復配和粉劑復配3條生產線,年設計生產能力10萬噸,生產過程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電腦全自動控制系統,試驗檢測中心配備國內最先進的全套試驗檢測及分析儀器設備,測試手段、產品分析和質量控制水平處于業界領先水平。2009年,科之杰新材混凝土外加劑銷售量達到6.42萬噸,銷售收入2615.02萬元,在福建省商品混凝土外加劑市場占有率達到43.2%,是目前福建省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混凝土外加劑生產企業。2011年福建科之杰福建省商品混凝土減水劑市場占有率達約35%,福建外加劑銷售額第一,預計2011年全年銷量13萬噸。
福建省建筑科學院外加劑廠: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福建省建筑工程系統中技術實力雄厚,裝備先進,專業設置齊全,成果轉化迅速的綜合性研究開發與技術服務機構。1998年至2008年承擔省級重大重點項目共18項在新型建材產品研發方面,也時有新亮點,開發出的新一代聚羧酸類外加劑產品不僅大量應用于現澆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中,并可配制高強、超高強、高抗滲、早強、自流平及鋼纖維等特種混凝土,積極推動了福建省砼施工技術的進步。2011年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外加劑廠在福建省混凝土減水劑市場占有率達到8%,福建外加劑銷售額第二,預計2011年全年銷量為3萬噸。
福建省福清市永春混凝土外加劑有限公司:2010年,永春投資2200萬元人民幣,在福清市新厝鎮雙嶼村、福清出口加工區圍網外建設混凝土外加劑生產廠一座,新建高效混凝土減水劑生產線3條,年生產β- 萘磺酸鈉甲醛縮合物高效混凝土減水劑4萬噸。廠區占地面積13176.2㎡,,其中建筑物建筑面積8290㎡。 2011年第2季度,銷量為2195萬噸,福建省商品混凝土外加劑市場占有率達到2.43%,預計2011年年銷量達到1.1萬噸。
2、混凝土機械企業
2010年中國工程機械銷售收入為4375億,混凝土機械達到了900億,混凝土機械在工程機械行業份額首次超過20%,需求再上新臺階。
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路機”): 南方路機是一家歷史悠久、長期專注于工程攪拌機械設備領域,集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干粉砂漿攪拌機械設備于一體的研發、制造型國際化專業公司。 近幾年由于國家政策的強制推行,大家對干混砂漿攪拌設備興趣盎然。作為國內干混砂漿生產設備的領軍企業, 在2010年11月23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國際工程機械、建材機械、工程車輛及設備博覽南方路機攜其自主創新、以攪拌為核心的三大系列產品:高位式瀝青攪拌設備和熱再生設備不僅代表了南方路機頂尖的攪拌技術更代表了未來瀝青攪拌設備符合低碳減排、綠色環保的趨勢;階站式干混砂漿生產線綜合了階梯式和站式生產線的特點,不但提高了設備產量,在設計、操作都更加人性化。南方概念型商混攪拌站、零排放新型濕混凝土回收機、懸掛式混凝土輸送車、商品混凝土攪拌樓、連續式瀝青及再生攪拌設備(72小時保溫)、電氣控制系統則代表了未來混凝土攪拌行業新的發展趨勢。
福建信達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信達是集筑路機械開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具有8年歷史的高新技術企業。2006年,信達積極引進德國及臺灣先進技術開發干混砂漿攪拌設備,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提供強大的動力。從2007年起,信達每年的銷量基本以50%的速度遞增。據悉,截止到2010年泉州有10家混凝土設備制造企業,信達綜合實力已經僅次于南方路機。2010年,信達機械年產值已經接近2億元,產品出口19個國家、地區。2011年4月6日,公司開發的新型環保泡沫混凝土攪拌設備在杭甬高速公路安裝調試完畢并順利投產;預示著應用于軟基處理新設備的成功!為公司的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福建三隆重工實業有限公司:三隆重工是福建省工程建筑機械專業制造廠家,與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實行強強聯合,是一家集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工程安裝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三隆重工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中率先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企業之一。目前,三隆重工牌穩定土廠拌設備,混凝土攪拌設備及灰土破碎設備已在全國各地落戶,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享有較高的聲譽。
|
六、展望
福建省全省混凝土量從2000年的260.5萬/立方米一直到2010年的3500萬/立方米,十年的時間內,混凝土產量增長超過了10倍。雖然,3500萬/立方米的產量是一個質的飛躍,但那也已成為福建省混凝土行業發展歷程中一段輝煌的過去。
2011年福建省計劃安排25.195萬套(戶)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建設保障房17.69萬套,新增租賃補貼6000戶;全年將完成棚戶區改造7.5萬戶。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從工業化中期向后期過渡的關鍵時期,《福建省“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格局,力爭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5個百分點,到2015年城鎮化率達到60.1%。根據這個《綱要》預計在下一個五年中,福建省混凝土行業生產總量將達到2015年的8000萬方。
2011年,“十二五”規劃的開頭年,廈門已經為福建混凝土交上了滿意的答卷,2011年上半年預混凝土供應量為498.7274萬/立方米,預計今年年末供應量將突破1000萬方。福建的“十二五”發展規劃與華潤集團下一步的發展規劃高度契合,雙方合作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華潤集團將以現有產業布局為基礎,繼續拓展市場,加強與福建的合作。福建省政府將積極創造條件,做好服務保障,通過具體項目運作,確保實現“十二五”期間華潤集團在福建省再投資1000億元的合作目標。
“十二五”規劃中特別提到了混凝土緩凝高效減水劑行業是未來五年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也提出混凝土緩凝高效減水劑行業的主要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措施;研究分析混凝土緩凝高效減水劑行業發展的突出瓶頸,提出突破上述瓶頸的對策建議;研究提出“十二五”期間及到2020年混凝土緩凝高效減水劑行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指導原則、戰略選擇和關鍵舉措。
在這里筆者最后要提到的是“十二五”規劃中的重中之重,對環境的保護。規劃中特別提出了將水泥散裝化、混凝土商品化、混凝土攪拌站規范化,這也就是一種對環境保護的舉措,更是對成本的一種最有效的控制。混凝土行業的發展正影響全社會的發展,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福建省混凝土市場將呈現出更加宏大的規模和格局,這為發展商品砼和預拌砼機械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報告內容下載點擊:2010年福建省混凝土市場分析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