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9日,記者現場采訪了剛參觀完上海寶馬展會的行業專家陳潤余。陳先生觀展歸來,感慨頗多。
感受一:中國品牌咄咄逼人
本次展會上展位最大的展位被中國品牌所占據,國內幾大工程機械品牌的公司負責人都表示,隨著自身的發展,他們不再滿足于做國內金牌,而是誓與國際王牌一爭高下。面對正在成長的中國品牌,國際品牌并非皇帝女兒不愁嫁,除一些特型產品外,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正在持續上升,而國際品牌則在節節敗退。
感受二:新技術層出不窮
電子控制技術、新結構的普遍使用,是本次寶馬展會一大亮點。這些新技術使產品更人性化、更安全、更環保和更節能。
比如國內某品牌的挖掘機,采用了遙控技術,幾乎到了隨心所欲的操作境地。裝載機甚至達到了100公里/小時。
新結構則表現得比較藝術化,體現在外觀質量、精密度、可靠性上。工程機械產品猶如一件藝術作品,豪華精致。或者說,就像一道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注重人們更全面、更高層次的感受。如汽車吊的起重臂,由以往的六邊形變成了圓弧形,不但提高了剛度、強度、起重量,還減少了自身重量,增強了美觀性。如跟瀝青、混凝土打交道的機器,擯棄了灰頭土臉的風格,外觀造型讓人賞心悅目。
感受三:細節里看水平
從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當一種機器的技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地步時,品牌之間的較量,就體現在細節之中了。這一點在外國品牌的產品上體現得非常突出,它的每一個細小部件的設計都很有訣竅,為用戶考慮得非常周到,常常能令人叫絕,就如一篇傳世妙文,多一字多余,少一字無味。
感受四:變形品種應對市場細分
這次還出現了不少老產品的新型號,使人們感受到了市場細分的發展趨勢。一種產品滿足多種需求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不同用戶使用不同產品,避免了能源浪費,同時可以使產品擯棄繁瑣而對客戶個人無用的功能,更適合針對性的操作。
感受五:國外國內你追我趕
有不少的國際品牌廠家的技術人員不停地穿梭在中國品牌的展臺之間,帶相機和筆記本仔細參觀,研究型號、結構和參數。他們在了解我們產品的配套情況、結構特點,目的是摸清楚中國市場中國品牌產品的門道,怎樣增強他們產品在中國本土的適應性。寶馬展會提供給我們,同時也提供給他們一個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可以看出,我們正處在一個國外國內品牌競爭膠著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