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北京地鐵4號線8標段施工任務的中國鐵建十七局集團六公司,把優化關,防風險源,控關鍵點,平安度過606天,工程優良率達98%。
北京地鐵4號線8標段位于西單繁華商業區,橫跨長安街,距中南海800多米、距天安門1000多米,隧道拱頂距長安街地面4.2米,拱底距運營中的地鐵1號線僅50厘米,換乘通道與既有西單站站廳對接,4個出入口分別通往光大銀行、中國銀行、北京圖書館、中央組織部,地面日車流量達40萬輛。經歷過14個項目管理工作的經理潘慶明感言:在這種環境修地鐵猶如給首都北京心臟做“手術”,出現一星半點閃失,就可能打破長安街的寧靜,影響首都的聲譽。鐵道部“火車頭獎章”獲得者、項目書記吳云云介紹,該公司始終堅持首都施工無小事的觀念,始終堅持黨和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觀念,始終堅持把講政治落實到施工生產每個細節的觀念,確保長安街長久平安。
為確保“心臟手術”萬無一失,他們聘請了5名資深專家,組成了由16名老中青相結合的科技攻關隊伍,20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反復研究設計圖紙,提出重大優化方案,大大降低了風險和成本,為安全生產提供了理論依據。與此同時,他們采用雷達探測儀、地質探測儀等精密儀器,周密細致地探明地下管線、水槽、既有線結構及不良地質情況,相應確定不同級別的風險源,有針對性地加以防范和清除。在施工中,他們從防水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中找出30多個關鍵點,并通過堅強的組織、精干的人員、嚴格的制度、明確的職責、足夠的資金、先進的技術等提供可靠的保證,確保安全、質量、環保、進度始終處于滴水不漏的受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