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山西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中鐵十七局集團二公司完成的“京滬高速鐵路簡支系桿疊拱施工技術”、“京滬高速鐵路108米中承式鋼箱拱非對稱轉體施工技術”、“京滬高速鐵路跨多條繁忙電氣化鐵路干線空間剛架(橋梁)綜合施工技術”等進行了科技成果鑒定,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這三項科技成果分別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國際先進”水平。
這只是近年十七局集團二公司橋梁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十一五以來,十七局集團二公司相繼建成一批跨越大江大河、鐵路、公路的高、精、尖橋梁,在深水、高墩、大跨、轉體、頂推、斜拉、空間剛構、鋼管拱和移動造橋等方面優勢明顯,橋梁施工技術國內領先。
有計劃地承攬一批高、精、尖橋梁工程,為提升企業橋梁施工水平提供了先機。為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專業施工水平,二公司先后承攬了超低界限跨越京廣電氣化鐵路的石家莊槐安路斜拉橋、墩高178米的滬蓉西高速公路龍潭河連續剛構橋、高78米的獨塔斜拉西安浐灞2號橋、梁重8025噸頂推102米的石家莊跨石德鐵路石環公路橋、世界軌公同橋面懸灌跨度260米的重慶魚洞長江大橋、世界高鐵首座單側轉體重3300噸的京滬高鐵京開轉體橋、跨越五條繁忙運營鐵路的京滬高鐵西黃左空間剛構、跨黃河的烏錫鐵路特大橋和滬昆客專沅江25米深水橋等,企業以此獲得橋梁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為在橋梁建設領域大展風采贏得了“入場券”。
大搞科技攻關,為橋梁施工提供技術支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橋梁施工中的難題,二公司成立了由公司總工程師掛帥的十多個科技攻關組,組織專家評審施工方案,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送外培訓、外出參觀、聘請專家講課、現場觀摩研討會等,累計投入上千萬元科研經費,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攻克大口徑鉆孔樁施工、深水基礎防滲支護、大體積混凝土防開裂、超低界限跨越電氣化鐵路掛籃施工、178米高墩滑模、遠距離混凝土泵送、跨度260米懸灌梁綜合施工、8025噸箱梁頂推102米、獨塔斜拉橋主塔豎轉準確就位、26米深水橋墩基礎處理、黃河流沙中鋼板樁圍堰施工、直徑36米的鋼圍堰水上拼接等難題,取得20多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科研成果和工法,企業也獲“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培養專業人才隊伍,為打造橋梁品牌奠定基礎。面對全新的施工課題,二公司在消化、吸收、創新中,積累了建橋經驗,培養了一批橋梁施工管理的能工巧匠和過硬隊伍,實現橋梁施工從旱橋向深水橋、低墩向高墩、小跨向大跨技術上質的飛躍。先后有5人成為橋梁專家, 10多人成為橋梁施工崗位能手,13支施工隊伍在掛籃、深水基礎、鋼結構拼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長距離混凝土輸送、移動造橋等施工中掌握核心技術,為企業搶占橋梁施工制高點增加了“底氣”。
幾年來,橋梁建設結出碩果。二公司捧回“長安杯”和“鋼結構金獎”等榮譽,今年建成通車重慶魚洞長江大橋已通過魯班獎初審。橋梁施工也成為企業轉型升級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年均10個百分點增長。
這只是近年十七局集團二公司橋梁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十一五以來,十七局集團二公司相繼建成一批跨越大江大河、鐵路、公路的高、精、尖橋梁,在深水、高墩、大跨、轉體、頂推、斜拉、空間剛構、鋼管拱和移動造橋等方面優勢明顯,橋梁施工技術國內領先。
有計劃地承攬一批高、精、尖橋梁工程,為提升企業橋梁施工水平提供了先機。為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提高專業施工水平,二公司先后承攬了超低界限跨越京廣電氣化鐵路的石家莊槐安路斜拉橋、墩高178米的滬蓉西高速公路龍潭河連續剛構橋、高78米的獨塔斜拉西安浐灞2號橋、梁重8025噸頂推102米的石家莊跨石德鐵路石環公路橋、世界軌公同橋面懸灌跨度260米的重慶魚洞長江大橋、世界高鐵首座單側轉體重3300噸的京滬高鐵京開轉體橋、跨越五條繁忙運營鐵路的京滬高鐵西黃左空間剛構、跨黃河的烏錫鐵路特大橋和滬昆客專沅江25米深水橋等,企業以此獲得橋梁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為在橋梁建設領域大展風采贏得了“入場券”。
大搞科技攻關,為橋梁施工提供技術支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橋梁施工中的難題,二公司成立了由公司總工程師掛帥的十多個科技攻關組,組織專家評審施工方案,加強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采取送外培訓、外出參觀、聘請專家講課、現場觀摩研討會等,累計投入上千萬元科研經費,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攻克大口徑鉆孔樁施工、深水基礎防滲支護、大體積混凝土防開裂、超低界限跨越電氣化鐵路掛籃施工、178米高墩滑模、遠距離混凝土泵送、跨度260米懸灌梁綜合施工、8025噸箱梁頂推102米、獨塔斜拉橋主塔豎轉準確就位、26米深水橋墩基礎處理、黃河流沙中鋼板樁圍堰施工、直徑36米的鋼圍堰水上拼接等難題,取得20多項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科研成果和工法,企業也獲“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培養專業人才隊伍,為打造橋梁品牌奠定基礎。面對全新的施工課題,二公司在消化、吸收、創新中,積累了建橋經驗,培養了一批橋梁施工管理的能工巧匠和過硬隊伍,實現橋梁施工從旱橋向深水橋、低墩向高墩、小跨向大跨技術上質的飛躍。先后有5人成為橋梁專家, 10多人成為橋梁施工崗位能手,13支施工隊伍在掛籃、深水基礎、鋼結構拼裝、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長距離混凝土輸送、移動造橋等施工中掌握核心技術,為企業搶占橋梁施工制高點增加了“底氣”。
幾年來,橋梁建設結出碩果。二公司捧回“長安杯”和“鋼結構金獎”等榮譽,今年建成通車重慶魚洞長江大橋已通過魯班獎初審。橋梁施工也成為企業轉型升級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年均10個百分點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