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從1998年至2008年,太子奶銷售收入幾乎年年翻番,到2008年發展到了20億元。包括雀巢公司等在內的海內外很多知名企業,從2007年開始傾心太子奶,貸款、注資、參股、發債等不在話下,上市、收購等資本運作承諾也頻頻提出,其中國際一知名飲品企業曾提出要以15億元收購。2007年初,太子奶集團更名為“中國太子奶(開曼)控股有限公司”,引進英聯、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風險投資7300萬美元,占離岸合資公司30%股權。同時雙方還簽了一份“對賭”協議:在收到7300萬美元注資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團業績增長超過50%,就可調整(降低)對方股權;如完不成30%的業績增長,太子奶集團創辦人李途純將會失去控股權。押下重注之后,“太子奶”必須高速增長并爭取通過擴大規模和粉飾報表上市,實現這一目標惟一的可行途徑就是變本加厲地從經銷商手中圈錢,在各地“做銷量”。警方初步查明,截至2009年12月,湖南太子奶集團在全國范圍內面向社會公眾非法吸收或變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3億余元,其中絕大部分沒有兌付。創立并曾長期掌控中國乳酸菌奶飲料龍頭企業“太子奶”集團公司的李途純,已經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此外,法院也依法裁定“太子奶”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主持人:讀完了這個案例,我想我們很多企業的老總會把這個案例和我們建筑施工機械租賃企業與資本的對接聯系起來看,請問六位嘉賓: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建筑施工機械的租賃企業是否有必要,或者說必須和資本進行對接才能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呢?
李秀堂:完全同意和支持與資本對接。因為國際上租賃,金融、資本是一個非常大量的投資,企業要發展,只有資本才能夠把租賃企業做大做強。
萬鈞:視情況而定。當我們說到資本的時候,主持人今天實際上是有一種思想上的限制,就是當我們大家理解的資本可能就是這種以上市為目的這么一種資本。但實際上我們理解資本可以分三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一種資本;第二,資本指的是所有的股權類的設置,但是不見得是以上市為重點。第三,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就是債務性的投資,它也是一種投資,所以我認為對一個施工企業來講,無論你最終希望是通過那種形式,都應該視情況而定。
高頌:同意和資本對接,但拒絕資本流氓。通過剛才的主持人給我們講這個案例,就我們現在身邊發生越來越多的這樣的案例,所以作為一個企業家從社會責任感,從我們對自己經營的企業的這種信念或者理念也好,我個人認為就是在這方面一定要注意對這種惡性資本的辨別和拒絕的能力。如果把一個其實是很復雜的一套系統,看成是一個類似像傳銷的一個很簡單的一個故事,那么我相信這會出很大的問題。另外我覺得一個企業經營的最根本的是一定要基礎好,如果你沒有基礎的話,僅僅是希望做一些什么其他的東西來達到一些資本投資的目的,那么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怎么去做資本這一塊,你的實體是最重要的,這個是不能偏離的。
陳淑梅:目前情況下不宜,未來同意。我站在混凝土泵車租賃角度跟大家談一下看法。我覺得我們都處在同一個行業,我為什么說:現在不同意資本對接,未來可以對接呢?我也是從這個行業的感受來的。融資租賃是從95年開始,經過不到二十年的發展,我是有一些體會,租賃這個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從租賃上來說,中國的租賃還是初級階段,因為我們現在的競爭手段還是最低級的價格競爭。所以我說:現在不同意資本對接。
我為什么說未來可以呢?那我剛才也講過這個租賃是一個朝陽產業,我們要靠在座的各位把行業自律、行業規范這個專業化經營、規范經營、信息共享這些都規范了,在未來還是可以搞資本對接,所以說我現在不同意。因為現在市場環境還不利,還不是很好。所以從這一點看,目前的項目并不適合你現在資本做大做強,現在環境上還比較弱,大家的競爭手段還是比較低級,大的環境提高的時候,我想應該早晚要走這一個路子。
袁光明:同意進行資本對接。因為企業與資金對接,可加快項目與資本的匹配效率,同時當企業與中介對接,可選擇更優質的專業服務;企業與企業對接,可獲取更多的業務合作機會。不管哪種方式的資本對接,其實都是拿未來的預期收益來借錢,有條件的選擇資本對接方式。
黃發飛:有必要和資本對接,但不是必須。如果你企業規劃未來的戰略目標遠大的話,當然一定要投資,不能夠滿足自己的規劃,這個時候就有必要進行資本的對接。相反也就是說不期待做大做強,那么意味著不用跟資本對接。我始終認為任何行業都有階段性飽和的時候,也就是說企業拓展的過程必須要有一個度,你的發展以什么樣的規模來持續,這是我對于資本對接上問題的一個看法。
點評嘉賓 袁正:
關于這個主題“差錢嗎”,主持人又把這個錢引入到資本對接方面去,我認為今天在這里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涉及到我們每個人怎么樣去經營、怎么樣去定位的一個關鍵問題。就目前來講,對于“差錢”這個問題一般的企業都不存在。找錢的話可能融資這個渠道沒打開,對民營企業、對這些小企業它的發展可能是一個瓶頸的作用。所有的廠家為了推進它產品的不斷銷售,已經打開了融資這個金融渠道,所以我們應該不差錢。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你自己一分錢沒有的話,完全靠融資公司,完全靠銀行對你的支持,這種投資非常非常的危險。所以我贊成主席臺上的幾位老總,還是要理智,要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行政能力,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了再去考慮融資的事情,不能把融資問題考慮在管理之前,否則那就是天大的錯誤。
點評嘉賓 張向中:
主持人首先拋出了“建筑施工機械租賃企業差錢嗎”。作為資金來說,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需要很多錢。實際上這些租賃企業差錢嗎?我們回顧這十多年的租賃業發展來看的話,其實我們是不差錢的。我們找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早期的,通過私人朋友的高利息借錢也能夠把資金集聚起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今天第一輪的問題把握上做一個簡要的點評,臺上的幾位嘉賓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提供了非常精彩的思維方式,同時也給出了切合現在實際的描繪。
針對剛才主持人給出的這個太子奶失敗的案例我想做一個總結,太子奶它其實是在資本對接的中間被淹死了。那么作為企業與資本對接來說的話,我非常贊同黃總的提醒,資本對接是一個雙刃劍,它一方面可以幫助你披荊斬棘、擴張市場,但同時有可能在你根基不穩、功夫不到家的時候就有可能把自己傷了,太子奶就是這樣,與資本對接不慎,自己把自己給滅了。
點評嘉賓 王正春:
我認為企業做強除了主觀上的努力、發展的戰略之外,最直接的就是他有強大的資本注入。另一個方面,資本也不是白給的,它有一個成本計算,籌資的條件怎么來應對?我認為應該去大膽的吸引資本的介入。只要你的投向是正確的,你的資本運作的成本是可控的,那么就有利于你的事業發展。至于剛才幾位嘉賓說到的風險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問題的另外一面,這個也是一個非常深奧和傳統的大題目。
主持人:讀完了這個案例,我想我們很多企業的老總會把這個案例和我們建筑施工機械租賃企業與資本的對接聯系起來看,請問六位嘉賓: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建筑施工機械的租賃企業是否有必要,或者說必須和資本進行對接才能實現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呢?
李秀堂:完全同意和支持與資本對接。因為國際上租賃,金融、資本是一個非常大量的投資,企業要發展,只有資本才能夠把租賃企業做大做強。
萬鈞:視情況而定。當我們說到資本的時候,主持人今天實際上是有一種思想上的限制,就是當我們大家理解的資本可能就是這種以上市為目的這么一種資本。但實際上我們理解資本可以分三個層面:一個層面是我們一般意義上的一種資本;第二,資本指的是所有的股權類的設置,但是不見得是以上市為重點。第三,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就是債務性的投資,它也是一種投資,所以我認為對一個施工企業來講,無論你最終希望是通過那種形式,都應該視情況而定。
高頌:同意和資本對接,但拒絕資本流氓。通過剛才的主持人給我們講這個案例,就我們現在身邊發生越來越多的這樣的案例,所以作為一個企業家從社會責任感,從我們對自己經營的企業的這種信念或者理念也好,我個人認為就是在這方面一定要注意對這種惡性資本的辨別和拒絕的能力。如果把一個其實是很復雜的一套系統,看成是一個類似像傳銷的一個很簡單的一個故事,那么我相信這會出很大的問題。另外我覺得一個企業經營的最根本的是一定要基礎好,如果你沒有基礎的話,僅僅是希望做一些什么其他的東西來達到一些資本投資的目的,那么我覺得這是很可怕的。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怎么去做資本這一塊,你的實體是最重要的,這個是不能偏離的。
陳淑梅:目前情況下不宜,未來同意。我站在混凝土泵車租賃角度跟大家談一下看法。我覺得我們都處在同一個行業,我為什么說:現在不同意資本對接,未來可以對接呢?我也是從這個行業的感受來的。融資租賃是從95年開始,經過不到二十年的發展,我是有一些體會,租賃這個行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從租賃上來說,中國的租賃還是初級階段,因為我們現在的競爭手段還是最低級的價格競爭。所以我說:現在不同意資本對接。
我為什么說未來可以呢?那我剛才也講過這個租賃是一個朝陽產業,我們要靠在座的各位把行業自律、行業規范這個專業化經營、規范經營、信息共享這些都規范了,在未來還是可以搞資本對接,所以說我現在不同意。因為現在市場環境還不利,還不是很好。所以從這一點看,目前的項目并不適合你現在資本做大做強,現在環境上還比較弱,大家的競爭手段還是比較低級,大的環境提高的時候,我想應該早晚要走這一個路子。
袁光明:同意進行資本對接。因為企業與資金對接,可加快項目與資本的匹配效率,同時當企業與中介對接,可選擇更優質的專業服務;企業與企業對接,可獲取更多的業務合作機會。不管哪種方式的資本對接,其實都是拿未來的預期收益來借錢,有條件的選擇資本對接方式。
黃發飛:有必要和資本對接,但不是必須。如果你企業規劃未來的戰略目標遠大的話,當然一定要投資,不能夠滿足自己的規劃,這個時候就有必要進行資本的對接。相反也就是說不期待做大做強,那么意味著不用跟資本對接。我始終認為任何行業都有階段性飽和的時候,也就是說企業拓展的過程必須要有一個度,你的發展以什么樣的規模來持續,這是我對于資本對接上問題的一個看法。
點評嘉賓 袁正:
關于這個主題“差錢嗎”,主持人又把這個錢引入到資本對接方面去,我認為今天在這里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涉及到我們每個人怎么樣去經營、怎么樣去定位的一個關鍵問題。就目前來講,對于“差錢”這個問題一般的企業都不存在。找錢的話可能融資這個渠道沒打開,對民營企業、對這些小企業它的發展可能是一個瓶頸的作用。所有的廠家為了推進它產品的不斷銷售,已經打開了融資這個金融渠道,所以我們應該不差錢。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你自己一分錢沒有的話,完全靠融資公司,完全靠銀行對你的支持,這種投資非常非常的危險。所以我贊成主席臺上的幾位老總,還是要理智,要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行政能力,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了再去考慮融資的事情,不能把融資問題考慮在管理之前,否則那就是天大的錯誤。
點評嘉賓 張向中:
主持人首先拋出了“建筑施工機械租賃企業差錢嗎”。作為資金來說,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需要很多錢。實際上這些租賃企業差錢嗎?我們回顧這十多年的租賃業發展來看的話,其實我們是不差錢的。我們找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早期的,通過私人朋友的高利息借錢也能夠把資金集聚起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今天第一輪的問題把握上做一個簡要的點評,臺上的幾位嘉賓從不同的角度給我們提供了非常精彩的思維方式,同時也給出了切合現在實際的描繪。
針對剛才主持人給出的這個太子奶失敗的案例我想做一個總結,太子奶它其實是在資本對接的中間被淹死了。那么作為企業與資本對接來說的話,我非常贊同黃總的提醒,資本對接是一個雙刃劍,它一方面可以幫助你披荊斬棘、擴張市場,但同時有可能在你根基不穩、功夫不到家的時候就有可能把自己傷了,太子奶就是這樣,與資本對接不慎,自己把自己給滅了。
點評嘉賓 王正春:
我認為企業做強除了主觀上的努力、發展的戰略之外,最直接的就是他有強大的資本注入。另一個方面,資本也不是白給的,它有一個成本計算,籌資的條件怎么來應對?我認為應該去大膽的吸引資本的介入。只要你的投向是正確的,你的資本運作的成本是可控的,那么就有利于你的事業發展。至于剛才幾位嘉賓說到的風險的問題,我認為這是一個問題的另外一面,這個也是一個非常深奧和傳統的大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