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城鄉建設局新聞發言人樊勤生12日下午表示,蘭州百年黃河鐵橋中山橋將于15日進行維修加固,橋面維持現狀,橋身將抬高1.2米,加固后可再使用50年。
12日下午,蘭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樊勤生在這里說,中山橋的橋墩采用石砌筑,抗震能力較弱。是黃河上建成的第一座橋梁。1981年,蘭州曾發洪水,黃河水面基本和中山橋面齊平。吸取汶川、玉樹地震等自然地質災害對于橋梁和文物造成毀滅性破壞的教訓,因此對中山橋進行抗震性加固。
樊勤生表示,黃河蘭州段按照百年一遇每秒6500立方米設計,要滿足兩百年一遇每秒7500立方米標準,10月9日,國家文物局批準蘭州中山橋抬高1.2米維修加固的方案設計。橋墩加固鑿出表面帶病的混凝土外包層,保留主要鋼筋,植筋后包30厘米混凝土,外包混凝土與基礎可靠連接,橋墩頂整體現澆筑混凝土接高1.2米,并對表面混凝土進行仿面效果處理,維持原樣。
中山橋1909年建成通行,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橋,沿用至今。為5跨簡支鋼桁架橋,橋梁全長233.5米,總寬9.55米,原結構為平行弦桿桁架體系,1954年增設了拱式桁架。2006年被公布為第6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山橋加固維修工作的總工期安排為6個半月,15日開工至2011年3月20日前完成橋墩加固。橋墩加固期間不封閉交通,在橋梁頂升期間將會封橋,將采取擺渡的形式解決行人的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