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家熟知的會計公式: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期間費用=利潤
企業成長最關鍵的要素:要有利潤。而利潤來源于:增收+節支;銷售最大化和成本最低的增效目標就是盈利魔方。
1、增產增收措施
◆強化營銷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團隊戰斗力;
◆強化產品研發力度,不斷推出新產品,并找準市場切入點和盈利增長點;
◆建立針對性和銷售通道和高效的終端服務;
◆最大限度地擴大產能,改善產品質量,提升市場占有能力和品牌性價比;
◆注重品牌形象,做好防偽打假工作;
◆建立起強勢的內部驅動機制和市場驅動機制,包括獎懲制度。
2、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成本理念:成本是做出來的,不是算出來的!成本是可以控制的。
成本可控化:成本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兩個部份。但不可控成本其實也是可以控制的。如:材料消耗定量,量上是不可以偷工減料的,但材料的價格可以通過談判得到降低。所以要把所有成本變成可控成本加以量化控制,制定成本項目控制方案,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包括價格、時間、節省方式。
關鍵在于人的作業效率:在工人未經專業練的情況下,作業效率一般只有標準效率的50%,果保本點是在人均產量X 的情況下,通過提高人均單位時間產量,則產量增長部份所分攤掉的工人工資和管理費用就是效率貢獻。習慣往往是很難改變的,據觀察,平均每個員工每十分鐘的動作中至少有3分鐘是無效作業,包括站立和走動時不規范的動作。
減少浪費:時間上的浪費、材料上的浪費、水電上的浪費、管理上的浪費、設備閑置的浪費、資金上的浪費、產品質量浪費,通常占總成本的20%以上。
3、如何合理節稅:
尋求最佳盈利模式要考慮產銷環節的速度配合、成本結構和稅務負擔;除營銷、產能、價格、成本外,最重要的是稅務負擔水平。
納稅籌劃:選擇一種既安全、又節省、又好操作的策略,安排一個靈活的能把責任控制到最小的經營方式或貿易方式,是做生意的重要策略;事前通過合法的程序、報備或取得某種資格,以便未來確認其選定的方式而不被視為稅務違法。
考慮未來稅務責任與風險的財務策略:一是投資環節要考慮長期經營能計入成本的折舊費用和產權的完備性;二是賺了錢如何解除稅務責任;把所得利益安全到手?誰支配財富?取決于考慮未來政策風險的財務策略。
股東利益:股東利益最直接的就是分取紅利;負債經營或虧本經營是對股東最大的威脅,而不考慮股東利益最終是喪失資本的內在動力,使企業失去活力!股東關心是可能不是過程,但每一個階段的績效都應向股東通報,經營的透明度是企業良性循環的關鍵。
4、如何持續經營
誠信是企業成長的內在功力:無論是采購材料,還是銷售產品,誠信是取得支持和可持續經營的關鍵。應付款逾期拖欠,會導致訴訟,影響其經營信用,失去信用支持。不按時交貨或產品質量不保證,也會使用顧客失去信任,從而喪失商業機會,產生損失。對員工不負責任、對社會不負責任帶來的后果是失去生存的空間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