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李滄國稅局結合地區企業特點,集中對5戶混凝土生產企業開展專項整治工作。本著“查案必查票”、“查賬必查票”的工作思路,他們由“票”深入,共計查獲 110 份大額(金額在50000元以上)假發票,涉及金額 1200萬元,應補企業所得稅237萬元,調減虧損企業虧損額910萬元。
查前分析、鎖定重點
檢查前,檢查人員首先分析了被查企業的行業特點:這類企業享受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收入方面應當不會存在大問題,但在所得稅稅前扣除方面,因企業購進材料主要與自然人或個體企業打交道,購進發票的真假性值得懷疑。這樣,查購進發票就成了這次檢查的重點。
進駐檢查、理清思路
進駐企業之初,面對如同小山一般的賬簿、憑證,檢查人員一時陷入了困境。在與企業財務人員約談后,檢查人員初步確定了從“現金”流向為個人和“應付賬款”對應的是個體企業這兩個方面入手,按照查賬簿→找憑證→辨發票的思路展開工作。
仔細甄別、發現問題
在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充分利用稅收征管系統和市局整理的《普通發票防偽鑒別要點》、從海量的憑證中逐筆查找,最終發現企業存在購進沙石、石粉末等原材料時,涉嫌收取偽造或套號的稅務機關代開沙石發票、山東省青島市地方建筑材料銷售發票和其他普通發票等問題。
查清事實、完善證據
通過前期的甄別工作,檢查人員將可疑發票分類歸集,分別到青島市建委地材管理處、青島市票證印刷所和市局征管處鑒定,共鑒定出假稅務機關代開沙石發票25份、假山東省青島市地方建筑材料銷售發票54份,其他假普通發票41份。根據青國稅發【2007】186號文件的規定,分別向企業下達了《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責令企業限期換取。對能換回來的發票,除要求企業提供發票原件外,還依照文件規定提供開票方的《發票購領簿》,以防止企業二次作假。限期內不能換取的,責令企業補繳稅款。
目前,虛假發票的發展趨勢已經從專用發票轉向普通發票。隨著金稅工程的推行和不斷完善,假專用發票已經不能通過認證系統,虛開專用發票得到了有效遏制。不法分子已將目標轉向普通發票,開票方“大頭小尾”、開具假發票,偷逃流轉稅、所得稅,而受票方取得這些發票虛列成本、費用,偷逃所得稅,雙方均獲得不當利益。這一現象應當引起稅務機關的高度注意并切實抓好檢查,確保國家的稅款造成流失。
查前分析、鎖定重點
檢查前,檢查人員首先分析了被查企業的行業特點:這類企業享受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收入方面應當不會存在大問題,但在所得稅稅前扣除方面,因企業購進材料主要與自然人或個體企業打交道,購進發票的真假性值得懷疑。這樣,查購進發票就成了這次檢查的重點。
進駐檢查、理清思路
進駐企業之初,面對如同小山一般的賬簿、憑證,檢查人員一時陷入了困境。在與企業財務人員約談后,檢查人員初步確定了從“現金”流向為個人和“應付賬款”對應的是個體企業這兩個方面入手,按照查賬簿→找憑證→辨發票的思路展開工作。
仔細甄別、發現問題
在檢查過程中,檢查人員充分利用稅收征管系統和市局整理的《普通發票防偽鑒別要點》、從海量的憑證中逐筆查找,最終發現企業存在購進沙石、石粉末等原材料時,涉嫌收取偽造或套號的稅務機關代開沙石發票、山東省青島市地方建筑材料銷售發票和其他普通發票等問題。
查清事實、完善證據
通過前期的甄別工作,檢查人員將可疑發票分類歸集,分別到青島市建委地材管理處、青島市票證印刷所和市局征管處鑒定,共鑒定出假稅務機關代開沙石發票25份、假山東省青島市地方建筑材料銷售發票54份,其他假普通發票41份。根據青國稅發【2007】186號文件的規定,分別向企業下達了《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責令企業限期換取。對能換回來的發票,除要求企業提供發票原件外,還依照文件規定提供開票方的《發票購領簿》,以防止企業二次作假。限期內不能換取的,責令企業補繳稅款。
目前,虛假發票的發展趨勢已經從專用發票轉向普通發票。隨著金稅工程的推行和不斷完善,假專用發票已經不能通過認證系統,虛開專用發票得到了有效遏制。不法分子已將目標轉向普通發票,開票方“大頭小尾”、開具假發票,偷逃流轉稅、所得稅,而受票方取得這些發票虛列成本、費用,偷逃所得稅,雙方均獲得不當利益。這一現象應當引起稅務機關的高度注意并切實抓好檢查,確保國家的稅款造成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