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南水北調箱涵成功通過京滬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5-06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山東商報
核心提示:南水北調箱涵成功通過京滬線
  在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列火車經過的鐵路大動脈下,要將4200多噸的水泥箱涵平穩的“移植”到原來的路基中,還不能影響線路正常運行。這聽起來不可思議的工程,昨日在中鐵十局小清河項目部的指揮下完成。

  “根據施工需要,南水北調要以輸水箱涵暗渠的方式沿著小清河北岸穿過京滬鐵路。”中鐵十局小清河項目部姬廣金副經理告訴記者,只有京滬線下的輸水箱涵完工后才能在兩邊現澆混凝土箱涵。因此能否成功下穿京滬線是南水北調濟南市區段的一大工程節點。

  據悉,為了確保這條中國南北鐵路大動脈不因施工而停運,項目部在箱涵途經的線路上先架設三孔便梁,滿足火車45公里/小時的時速通行。便梁架設之后,再將旁邊預制的箱涵用幾十個200噸頂力的千斤頂緩緩推進到鐵路線下,最后再將鐵路線和箱涵之間的空隙填實。

  姬廣金指著大部分箱體已經進入鐵路線下的預制箱涵告訴記者,去年的時候施工人員就已經完成了基坑開挖和箱涵的預制,考慮到春運等因素,今年4月12日上午10點,箱涵頂進工作才正式開始。

  “按照設計的頂程,這個箱涵要走完52米的距離才能完全移動到鐵路線下。”記者了解到,該預制箱涵總重量在4200噸左右,平均起來每小時前進的距離只有十余厘米,比蝸牛漫步的速度還要慢,單純用肉眼根本感覺不到箱涵的移動,項目部完成該項工作前后用了20多天。

  根據記者了解到的信息,自從小清河綜合治理項目開工以來,光津浦鐵路橋及兩端的箱涵頂進作業就進行了三次,相當于在京滬鐵路下作了三次“移植”手術,頂進的箱涵總重量超過2萬噸。

  隨著京滬鐵路下方箱涵暗渠的順利到位,南水北調濟南市區段最大的硬骨頭也已經被啃下來。接下來,在該輸水箱涵兩側,施工人員將進行箱涵順延施工爭取早日打通這條地下輸水管線。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台县| 连南| 共和县| 东阿县| 墨玉县| 米林县| 正定县| 克东县| 灌云县| 上虞市| 绥棱县| 繁峙县| 莱西市| 页游| 观塘区| 丹凤县| 吉木萨尔县| 惠安县| 九江市| 临江市| 塘沽区| 定边县| 廉江市| 常山县| 台东市| 黔西县| 上高县| 凤山市| 吉安市| 八宿县| 寻乌县| 砚山县| 马鞍山市| 务川| 那坡县| 新巴尔虎左旗| 襄汾县| 防城港市| 五大连池市| 吉木乃县| 平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