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北京市發改委及鐵路相關部門均表示,京沈城際客運專線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年底前將有望開工建設。
2009年12月26日,“武廣高鐵”高速開跑,兩地間千余公里的距離,現在僅需3個小時左右,提速7小時30分。武廣高鐵的開通,在全國的客運市場掀起軒然大波。昨日,一直作為旁觀者的遼沈人民,也等來了“京沈高鐵”的消息。
屆時,北京至沈陽全程運行時間兩個多小時,比現有動車還要快一個半小時。京沈客運專線自北京站引出,經河北省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等,利用秦沈線引入沈陽北站,正線全長約684.3公里。據悉,目前,中鐵第三設計院已完成線路走向、主要站點等可行性研究工作,初步確定:途經北京-平谷-興隆-承德-平泉-凌源-喀左-朝陽-北票-阜新-新民,終至沈陽。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程運行時間兩個多小時。按計劃,京沈高鐵將分為京沈直達車和部分中途站停車等多種運行方式,乘客可以根據需求自由選擇。
京沈線再掀“暗戰”?
2007年4月18日沈陽至北京間動車開行。時速達250公里的動車,就已讓京沈間的競爭升級,而時速達350公里/小時的京沈高鐵,將很可能使客源競爭再發“變局”。
為彌補機場距市內較遠的缺陷,去年在市內還建立城市候機樓,而公路則退而求其次,在價格、服務上做足文章。
經常往返于京沈間的蔣先生表示,與鐵路相比他更愿意坐飛機。飛機購票方便,通過網絡、電話都可以訂到機票,而不像鐵路必須要到車站窗口排隊才行。另外,飛機的舒適度也遠遠高于火車,這些優勢也深受商務出行者的青睞。與此同時,為體驗更多的優勢,在動車開行后,航空公司還推出“北京快線”服務。南航北方分公司對所有進京航班旅客提供專用柜臺、專用安檢通道,旅客可以隨到隨辦乘機手續,還派專人快速引導晚到旅客辦理各種手續。同時將京沈間航班關閉時間推遲了10分鐘。
去年12月1日沈陽城市候機樓啟用,旅客在這個市內的候機樓就能辦理乘機手續,并且免費的大巴直接送往機場。
雖然航空在速度、舒適度上見長,但是對很多市民來講,坐飛機出行仍是比較奢侈的選擇。據攜程沈陽分公司介紹,1月11日至1月末,沈陽至北京間的機票價格最低為210元,加上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為280元,這一價格仍高于動車組車票的價格。
市民李先生認為,即便在航空淡季,機票的價格與火車的價格相當,但是在速度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他都更愿意乘坐火車。因為火車出行的時間更有保障,遇惡劣天氣時,機場將封閉,高速也會封路,只有鐵路可以暢通無阻。
與鐵路、航空相比,公路最大的優勢體現在時間靈活,特別是在短途線路上,將可實現流水發車。
不過,面對沈陽至北京動車的開行,長途客運的車輛運行時間相比之下卻不占優勢,運行時間8小時10分鐘,難以提速。面對劣勢,長途客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沈陽至北京線路的快客票價由最初的196元,幾次下調,降為現在的130元。同時虎躍快客還推出會員乘坐該線路4次可免費再坐1次的優惠措施。
高鐵逼出客運差異營銷
鐵路的提速,給航空、公路客運市場帶來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南航北方分公司的相關人員表示,目前京沈間航空時間約在3個小時左右,與動車組相比仍快1小時,所以動車組的開行對航空雖有沖擊,但是并不十分明顯。
不過面對即將開工的“京沈高鐵”,沈陽到北京的航線還將面臨更大的沖擊。航空公司調查顯示,1000公里左右、一個半小時以內航程的航線最易受到高速鐵路的沖擊,因為在這一航程,加上到機場和辦票的時間,乘坐飛機的時間優勢并不突出。
為提前應對,南航北方分公司已開始打造北京、廣州兩大重要的中轉點。未來,南航計劃改變現有點對點的航空模式,打造“中轉聯程”服務,如在沈陽飛往國外的航線上,以北京或廣州作為中轉點,購票的旅客實現一票到底服務。通過這種戰略轉型,擴大網絡航線的規模,以確保航空在客運市場上占有的一定份額。
虎躍快客將也利用自身靈活、便捷的特點,未來發展“接駁運輸”。如現在沈陽-北京、盤錦-北京點對點的運營模式,未來很可能變為沈陽-盤錦-北京,通過成本的節省,吸引更多的固定客源。
2009年12月26日,“武廣高鐵”高速開跑,兩地間千余公里的距離,現在僅需3個小時左右,提速7小時30分。武廣高鐵的開通,在全國的客運市場掀起軒然大波。昨日,一直作為旁觀者的遼沈人民,也等來了“京沈高鐵”的消息。
屆時,北京至沈陽全程運行時間兩個多小時,比現有動車還要快一個半小時。京沈客運專線自北京站引出,經河北省承德市、遼寧省朝陽市、阜新市等,利用秦沈線引入沈陽北站,正線全長約684.3公里。據悉,目前,中鐵第三設計院已完成線路走向、主要站點等可行性研究工作,初步確定:途經北京-平谷-興隆-承德-平泉-凌源-喀左-朝陽-北票-阜新-新民,終至沈陽。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程運行時間兩個多小時。按計劃,京沈高鐵將分為京沈直達車和部分中途站停車等多種運行方式,乘客可以根據需求自由選擇。
京沈線再掀“暗戰”?
2007年4月18日沈陽至北京間動車開行。時速達250公里的動車,就已讓京沈間的競爭升級,而時速達350公里/小時的京沈高鐵,將很可能使客源競爭再發“變局”。
為彌補機場距市內較遠的缺陷,去年在市內還建立城市候機樓,而公路則退而求其次,在價格、服務上做足文章。
經常往返于京沈間的蔣先生表示,與鐵路相比他更愿意坐飛機。飛機購票方便,通過網絡、電話都可以訂到機票,而不像鐵路必須要到車站窗口排隊才行。另外,飛機的舒適度也遠遠高于火車,這些優勢也深受商務出行者的青睞。與此同時,為體驗更多的優勢,在動車開行后,航空公司還推出“北京快線”服務。南航北方分公司對所有進京航班旅客提供專用柜臺、專用安檢通道,旅客可以隨到隨辦乘機手續,還派專人快速引導晚到旅客辦理各種手續。同時將京沈間航班關閉時間推遲了10分鐘。
去年12月1日沈陽城市候機樓啟用,旅客在這個市內的候機樓就能辦理乘機手續,并且免費的大巴直接送往機場。
雖然航空在速度、舒適度上見長,但是對很多市民來講,坐飛機出行仍是比較奢侈的選擇。據攜程沈陽分公司介紹,1月11日至1月末,沈陽至北京間的機票價格最低為210元,加上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為280元,這一價格仍高于動車組車票的價格。
市民李先生認為,即便在航空淡季,機票的價格與火車的價格相當,但是在速度相差不多的情況下,他都更愿意乘坐火車。因為火車出行的時間更有保障,遇惡劣天氣時,機場將封閉,高速也會封路,只有鐵路可以暢通無阻。
與鐵路、航空相比,公路最大的優勢體現在時間靈活,特別是在短途線路上,將可實現流水發車。
不過,面對沈陽至北京動車的開行,長途客運的車輛運行時間相比之下卻不占優勢,運行時間8小時10分鐘,難以提速。面對劣勢,長途客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沈陽至北京線路的快客票價由最初的196元,幾次下調,降為現在的130元。同時虎躍快客還推出會員乘坐該線路4次可免費再坐1次的優惠措施。
高鐵逼出客運差異營銷
鐵路的提速,給航空、公路客運市場帶來的壓力是不言而喻的。南航北方分公司的相關人員表示,目前京沈間航空時間約在3個小時左右,與動車組相比仍快1小時,所以動車組的開行對航空雖有沖擊,但是并不十分明顯。
不過面對即將開工的“京沈高鐵”,沈陽到北京的航線還將面臨更大的沖擊。航空公司調查顯示,1000公里左右、一個半小時以內航程的航線最易受到高速鐵路的沖擊,因為在這一航程,加上到機場和辦票的時間,乘坐飛機的時間優勢并不突出。
為提前應對,南航北方分公司已開始打造北京、廣州兩大重要的中轉點。未來,南航計劃改變現有點對點的航空模式,打造“中轉聯程”服務,如在沈陽飛往國外的航線上,以北京或廣州作為中轉點,購票的旅客實現一票到底服務。通過這種戰略轉型,擴大網絡航線的規模,以確保航空在客運市場上占有的一定份額。
虎躍快客將也利用自身靈活、便捷的特點,未來發展“接駁運輸”。如現在沈陽-北京、盤錦-北京點對點的運營模式,未來很可能變為沈陽-盤錦-北京,通過成本的節省,吸引更多的固定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