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廣高速鐵路客運新干線26日全面投入運營,這標志著我國已從機車制造,到鐵路設計、施工建設以及列車運行控制、鐵路運營管理等方面全面掌握高速鐵路技術,率先步入高速鐵路新時代。
目前,我國開工建設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及城際鐵路項目已超過40項,建設規模超過1萬公里。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介紹說,在未來3年內,包括京滬高速鐵路等在建鐵路在內的重點工程將達247項。到2012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可達到11萬公里,電氣化率、復線率將達到50%。其中,以“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干為骨架的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3萬公里。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分段施工的全面推進,250公里時速的城際鐵路和350公里時速的高速鐵路將迅速連接全國所有省會及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中國各大區域將借高速鐵路這一紐帶,以北京為中心形成1小時至8小時交通圈。
12月26日早晨8時55分,G1002次高鐵列車提前5分鐘從廣州北火車站啟程前往武漢。按照原定計劃,3趟武廣高速列車在當日9時同時從武漢、長沙、廣州發車,宣告全球一次建成最長、運營時速最快的武廣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
當日8時30分,記者登上G1002次高鐵首發列車,率先為中山人解開武廣高鐵的各種奧秘。《中山商報》作為本地首個“吃螃蟹者”,將為準備在春節乘坐火車的市民提供出行參考。
從一天一夜到3個小時72歲老婦感嘆時代變遷
G1002 次列車由兩列CRH3“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對接而成,總共設有16節車廂。昨日清晨,這位高鐵列車默默地停靠在廣州市花都區的廣州北火車站內,靜候發令,再以350公里/小時的速度完成首發之旅。
72歲的李慧娟是香港人,退休后定居在珠三角,是乘坐本次列車的一名高齡乘客。她去過5次湖北,這位長者在上車前興奮地告訴記者:“很驕傲,很自豪。改革開放進行了30年有余,我看著內地的面貌從落后走向繁榮。1982年乘火車去武漢,票價20多元,足足坐了一天一夜。今天這張高速列車二等票,雖然要469元,但聽說3個小時就行了,好像發了一場夢。”
G1002 次高速列車的車廂,普遍能坐80人。拿著“02車008號”車票的駱女士是中山人,12月19日武廣高鐵車票開售當天,她就托廣州親戚買了兩套來回車票,在這個雙休日到武漢華中理工大學探望讀大三的兒子,順便體驗高速鐵路“貼地飛行”的全新感覺。駱女士說:“我和丈夫本來這個雙休日沒啥節目,高鐵通了,就去武漢溜達一下。兒子也嚷著說,等放寒假時一定要坐趟高速列車回廣州。”
洗手間全程開放座椅可旋轉180度
如果非要給“和諧號”高速動車組挑毛病,坐在1號車廂的王先生說了這么一句話:“車子很新,里面還殘留著一丁點裝修味。”
乳白色的車廂色調,配以些許松木面板,再加上深藍色的絨布座椅,動車組車廂給人以無比平靜的感覺,卻不會讓乘客昏昏欲睡,一切恰到好處。與普通列車車廂相比,記者一下子就從動車組車廂內發現了極具人性化的三大區別。
其一,普通硬座車廂能坐117人左右;高鐵車廂定員80人,不會一味往里面塞人。新車廂在前部設立了面積約5平方米的平地,供乘客放置大件行李。
其二,一般列車停站時,洗手間將停止使用;動車組車廂的洗手間則全天候開放。列車員王娣告訴記者:“傳統列車的洗手間采用污染環境的直排式設計,排泄物直接排放到沿線鐵路。到了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停站區,廁所肯定不能用了。動車組洗手間的設施和設計理念與飛機相仿,設施豪華,且安裝了排泄物集合存放容器,因此可在整個旅途中開放使用。”
其三,新舊車廂的普通硬座,均為每排“3+2”的座椅設計。傳統列車的座椅采用了“面對面”式座椅布局,幾個陌生人坐在一起,不免尷尬。動車組的座椅類似于長途汽車,座椅一排又一排地沿著交通工具的行進方向進行布局,私密性更佳。列車員王娣表示,傳統列車那種“面對面”布局缺點不少,部分乘客反映,坐在背向列車前進方向的座位時會頭暈。動車組的座椅統一朝著行進方向布局,坐得更舒服。到達武漢車站后,列車要往反方向朝廣州開,所有椅子都能旋轉180度,又是按著列車前進方向布局。結伴而行的乘客想面朝面聊天,不介意暈車,列車員會幫忙將椅子扭一下,變成傳統硬座車廂的樣式。
從柴油灶到微波爐套餐最低價為18元
經常坐長途火車的中山人都知道,傳統列車有一節餐車:半節車廂是餐飲區,另外半節車廂是廚房,里面不時傳出柴油灶的轟鳴聲,那是廚師們在燒菜。動車組的餐車再無明火廚房:其中半節車廂仍然是一般乘客席,另外半節車廂設有吧臺,還安裝了供列檢員監控高速列車運行狀態的玻璃屋。
G1002次高速列車的餐飲服務類似于飛機。列車組將各類套餐、食品和飲品搬到車內。乘客需要加熱食品,可讓列車員代勞放入微波爐內。當日,套餐分為18元、20元、25元三個等級。蛋糕、面包、飲料、零食的價格約為市面價的兩倍。
而在動車組一般車廂內,除了傳統列車常見的熱水爐外,記者還發現了一個人性化設施,220伏特交流電插座。來自佛山電視臺的記者特意將攝像機電池的充電器塞入插座內,“真是有電的”。
上午11時50分,中山人駱女士準備下車。她告訴記者:“動車組設施一流,不比飛機和豪華大巴差,我找不出一丁點毛病。”此外,據列車員透露,動車組車廂空調的換氣速度遠高于傳統列車,讓車內空氣時刻保持新鮮。
目前,我國開工建設的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及城際鐵路項目已超過40項,建設規模超過1萬公里。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介紹說,在未來3年內,包括京滬高速鐵路等在建鐵路在內的重點工程將達247項。到2012年,中國鐵路營業里程可達到11萬公里,電氣化率、復線率將達到50%。其中,以“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干為骨架的高速鐵路里程達到1.3萬公里。
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分段施工的全面推進,250公里時速的城際鐵路和350公里時速的高速鐵路將迅速連接全國所有省會及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中國各大區域將借高速鐵路這一紐帶,以北京為中心形成1小時至8小時交通圈。
12月26日早晨8時55分,G1002次高鐵列車提前5分鐘從廣州北火車站啟程前往武漢。按照原定計劃,3趟武廣高速列車在當日9時同時從武漢、長沙、廣州發車,宣告全球一次建成最長、運營時速最快的武廣高速鐵路正式投入運營。
當日8時30分,記者登上G1002次高鐵首發列車,率先為中山人解開武廣高鐵的各種奧秘。《中山商報》作為本地首個“吃螃蟹者”,將為準備在春節乘坐火車的市民提供出行參考。
從一天一夜到3個小時72歲老婦感嘆時代變遷
G1002 次列車由兩列CRH3“和諧號”高速動車組對接而成,總共設有16節車廂。昨日清晨,這位高鐵列車默默地停靠在廣州市花都區的廣州北火車站內,靜候發令,再以350公里/小時的速度完成首發之旅。
72歲的李慧娟是香港人,退休后定居在珠三角,是乘坐本次列車的一名高齡乘客。她去過5次湖北,這位長者在上車前興奮地告訴記者:“很驕傲,很自豪。改革開放進行了30年有余,我看著內地的面貌從落后走向繁榮。1982年乘火車去武漢,票價20多元,足足坐了一天一夜。今天這張高速列車二等票,雖然要469元,但聽說3個小時就行了,好像發了一場夢。”
G1002 次高速列車的車廂,普遍能坐80人。拿著“02車008號”車票的駱女士是中山人,12月19日武廣高鐵車票開售當天,她就托廣州親戚買了兩套來回車票,在這個雙休日到武漢華中理工大學探望讀大三的兒子,順便體驗高速鐵路“貼地飛行”的全新感覺。駱女士說:“我和丈夫本來這個雙休日沒啥節目,高鐵通了,就去武漢溜達一下。兒子也嚷著說,等放寒假時一定要坐趟高速列車回廣州。”
洗手間全程開放座椅可旋轉180度
如果非要給“和諧號”高速動車組挑毛病,坐在1號車廂的王先生說了這么一句話:“車子很新,里面還殘留著一丁點裝修味。”
乳白色的車廂色調,配以些許松木面板,再加上深藍色的絨布座椅,動車組車廂給人以無比平靜的感覺,卻不會讓乘客昏昏欲睡,一切恰到好處。與普通列車車廂相比,記者一下子就從動車組車廂內發現了極具人性化的三大區別。
其一,普通硬座車廂能坐117人左右;高鐵車廂定員80人,不會一味往里面塞人。新車廂在前部設立了面積約5平方米的平地,供乘客放置大件行李。
其二,一般列車停站時,洗手間將停止使用;動車組車廂的洗手間則全天候開放。列車員王娣告訴記者:“傳統列車的洗手間采用污染環境的直排式設計,排泄物直接排放到沿線鐵路。到了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停站區,廁所肯定不能用了。動車組洗手間的設施和設計理念與飛機相仿,設施豪華,且安裝了排泄物集合存放容器,因此可在整個旅途中開放使用。”
其三,新舊車廂的普通硬座,均為每排“3+2”的座椅設計。傳統列車的座椅采用了“面對面”式座椅布局,幾個陌生人坐在一起,不免尷尬。動車組的座椅類似于長途汽車,座椅一排又一排地沿著交通工具的行進方向進行布局,私密性更佳。列車員王娣表示,傳統列車那種“面對面”布局缺點不少,部分乘客反映,坐在背向列車前進方向的座位時會頭暈。動車組的座椅統一朝著行進方向布局,坐得更舒服。到達武漢車站后,列車要往反方向朝廣州開,所有椅子都能旋轉180度,又是按著列車前進方向布局。結伴而行的乘客想面朝面聊天,不介意暈車,列車員會幫忙將椅子扭一下,變成傳統硬座車廂的樣式。
從柴油灶到微波爐套餐最低價為18元
經常坐長途火車的中山人都知道,傳統列車有一節餐車:半節車廂是餐飲區,另外半節車廂是廚房,里面不時傳出柴油灶的轟鳴聲,那是廚師們在燒菜。動車組的餐車再無明火廚房:其中半節車廂仍然是一般乘客席,另外半節車廂設有吧臺,還安裝了供列檢員監控高速列車運行狀態的玻璃屋。
G1002次高速列車的餐飲服務類似于飛機。列車組將各類套餐、食品和飲品搬到車內。乘客需要加熱食品,可讓列車員代勞放入微波爐內。當日,套餐分為18元、20元、25元三個等級。蛋糕、面包、飲料、零食的價格約為市面價的兩倍。
而在動車組一般車廂內,除了傳統列車常見的熱水爐外,記者還發現了一個人性化設施,220伏特交流電插座。來自佛山電視臺的記者特意將攝像機電池的充電器塞入插座內,“真是有電的”。
上午11時50分,中山人駱女士準備下車。她告訴記者:“動車組設施一流,不比飛機和豪華大巴差,我找不出一丁點毛病。”此外,據列車員透露,動車組車廂空調的換氣速度遠高于傳統列車,讓車內空氣時刻保持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