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按照松浦大橋總體工期安排,為確保2010年全部建成,從10月29日起,松浦大橋分別在南引橋疏解段、主塔142米至160米處、江中灘島等四處工段擺開了冬季施工的戰場,開始搭建保暖大棚,采用暖棚法、蒸汽加熱法等多種施工保溫法進行冬季施工。
在松浦大橋南引橋疏解段,施工人員正在把攪拌好的混凝土通過輸送泵管道連續進行澆筑。
(11月)1日上午,在位于道外太古街至南勛街區域的松浦大橋南引橋疏解段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有百米長的橋身用綠色的棉氈被包裹起來,形成一個大型的保暖棚,暖棚采用鋼管做骨架,在骨架上安置了焦炭火爐加溫,施工人員正在把攪拌好的混凝土通過輸送泵管道進行澆筑。
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5℃時,混凝土的施工即為冬季施工。此段是大橋全線最長,為157米;連續澆筑體量最大,共計3120立方米,需澆筑混凝土8110噸。經過4天3夜的連續澆筑混凝土,到1日晚,該工段的混凝土澆筑完工。
該工程項目總工程師荊富強介紹說,北方冬季施工難度很大,上部預應力箱梁施工溫度必須保持在5℃以上,這就需要搭建一個巨型的“暖屋子”, 進行連續澆筑混凝土。該段棚內共有這樣的焦炭爐138個,24小時晝夜加溫,需連續加溫近一個月。
在142米至160米高主塔上,大橋指揮部組織施工企業搭建了“移動暖棚”,隨著主塔的不斷攀升,移動暖棚也隨之向上移動。該棚長10米、寬8米、高10米,棚內溫度達到5℃以上,施工人員可在“暖棚” 內照常施工。
同樣,在其它幾處冬季施工段,分別采用了搭設固定暖棚方式推進施工。記者在現場看到,固定暖棚內爐火熊熊,熱氣撲面,攪拌好的混凝土不斷地向模槽內澆筑,施工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道道施工程序。
據了解,松浦大橋此種多部位同時推進的冬季施工,為北方高寒地區實施橋梁越冬施工積累了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