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混凝土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鐵嶺城際鐵路在沈陽沈北新區開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7-27  來源:中國混凝土網  作者:第一財經日報
核心提示:鐵嶺城際鐵路在沈陽沈北新區開工
  7月24日上午,沈陽-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開工建設啟動儀式在沈陽沈北新區道義隆重舉行。沈鐵城際鐵路的開工建設標志著沈陽經濟區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加快了沈陽市沈北新區城市化進程,完善沈北新區大交通格局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文岳,省長陳政高及沈陽市、鐵嶺市領導出席儀式,并為工程開工剪彩奠基

  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項目概況

  沈鐵城際鐵路是根據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總體部署和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及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由沈陽、鐵嶺兩市提報省委、省政府批準的項目,并被省政府批準并納入了《遼寧中部城市群發展規劃》。按省發改委批復,該工程全長59公里,起點為沈陽市皇姑區松山路(沈陽地鐵二號線訖始站),途經沈北新區,終點為鐵嶺市凡河新城,其中沈陽境內42公里,鐵嶺境內17公里。工程由地下和地上兩部分組成,即由沈陽松山路至沈北新區道義段地下11公里,沈陽道義至鐵嶺凡河新城段地上48公里。

  沈鐵城際鐵路由沈陽、鐵嶺兩市共同出資建設,項目總投資逾百億元。工期預計為3年半,2009年7月24日正式啟動,預計2012年末竣工。

  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項目背景

  早在2007年初,根據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總體部署,按照省、市領導要求,在進行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研究中,沈陽市交通局參照國內外發展經驗,提出建設以沈陽為中心的60公里半徑圈內四條城際鐵路放射線,實現沈撫本鐵遼五市城際交通剛性連接的規劃設想,并被納入《遼寧中部城市群發展規劃》,于2008年2月獲遼寧省政府批準。規劃提出中部城市群將建立多層次的立體交通體系,構筑城市群一小時通勤圈,全部實現都市區半小時到達;以沈陽地鐵為中心樞紐,推進區域城際鐵路建設,向外輻射至撫順、本溪、鐵嶺、遼陽、鞍山等城市,形成放射狀的城際鐵路交通網絡。

  2007年4月2日,在沈陽迎賓館召開了關于沈撫本鐵遼五城市城際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研討會,遼寧中部城市群城際鐵路規劃工作啟動。2008年4月30日,沈陽市副市長邢凱在沈陽賓館主持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沈撫、沈鐵、沈本城際鐵路建設工作,由此沈鐵項目正式啟動。

  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項目意義

  沈陽與鐵嶺兩市具有天然的地緣關系,彼此之間水相系、山相連、人相親,很早就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經濟地理單元。近年來,兩市經濟和社會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鐵嶺以沈陽為中心,接受沈陽的經濟輻射和吸引,把城市發展重心南移,沈鐵經濟一體化的形態和特征正日益凸現。當前,隨著沈陽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加快沈陽與鐵嶺兩市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的區域綜合運輸體系,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沈鐵城際鐵路項目的開工建設,無疑將推動沈鐵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沈鐵工業走廊建設,拉動沈陽和鐵嶺兩市的經濟發展,同時將為沈北新區和鐵嶺凡河新區帶來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

  沈鐵城際鐵路建成后,必將進一步加強沈鐵兩市的交通聯系,極大地縮短兩市之間的時空距離,有力地促進兩市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動,大幅度推進沿線地區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水平,特別是對于鐵嶺更充分地融入沈陽經濟區,促進沈北新區和鐵嶺凡河新城區的經濟發展,加速沈鐵兩市同城化的進程以及開發兩市旅游資源、優化兩市交通結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為確保沈鐵城際鐵路工程如期順利開工,沈陽市成立了沈鐵城際建設指揮部,鐵嶺市成立了城際鐵路建設管理局,從組織上確保了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沈鐵兩市交通部門加強溝通,密切協作,開展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進行了上百次的現場踏勘,經過了無數次的分析論證,為工可研的編制和各項申報材料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2009年4月,沈鐵城際鐵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調研會在沈陽舉行。會議期間,專家組聽取了詳細匯報,經現場踏勘,認真研討和交流,分別從研究背景、項目建設的功能定位和必要性、線路與運營組織、車站設備、環保節能、安全、投資估算、融資方案與經濟評價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深入的調研評估,并提出了完善可研報告的指導性建議。兩市交通部門根據專家意見,對可研報告做了進一步修改完善,并上報省發改委獲得批準。目前,在兩市共同努力下,工程的線路走向已完全確定,并明確了建設管理模式等事宜,為項目開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對沈北新區的意義

  沈陽-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拉近沈北新區與周邊城市距離,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沈北新區大交通格局,加快沈北新區城市化進程,極大的方便沈北新區居民出行;推動沈北新區沿線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加速將母城人流、物流、資金流轉移到沈北新區;推進沈鐵工業走廊的快速發展;加快沈陽和鐵嶺兩市的項目、人才、資金得到有效的整合;加快推進沈北新區道義北部的快速發展,直接推動區內創意產業、商貿地產產業的快速發展;對華強文化產業基地在吸引人流、物流上起到極大的作用。

  沈陽-沈北新區道義-鐵嶺城際鐵路項目既是一項惠及沿線百姓的民心工程,又是沈陽市“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一項重點工程,還是低能耗、少污染的“綠色交通”,其必將成為沈鐵經濟一體化進程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沈北新區交通優勢突顯,大交通格局全線拉開

  目前,沈北新區與母城連接的交通格局已實現無縫對接。規劃建設的地鐵2號線、地鐵4號線、輕軌11號線以及今日開工的沈陽-鐵嶺城際輕軌鐵路,形成“兩縱一橫”軌道交通體系;即將建設的道義大街跨三環立交橋,打通與中心城區連接的怒江北街、梅江北街、陵園北街,實現沈北新區與中心城區的無縫連接,沈北新區與沈陽母城交通更加暢通。

  新區境內已形成連接母城、連接周邊的“八橫八縱”生態景觀路網體系。目前,以道義大街、沈北大道、蒲河大道等主道路為主的"六縱四橫"已建設完成,總長度達400公里;規劃建設擁有百余條公交線路的大公交網絡,目前已形成70條,其中16條已納入市區公交體系。

  此外,沈北新區境內還有沈環、沈彰、沈康三大高速公路。如今的沈北新區,半小時車程可達桃仙機場、1小時車程內可達周邊7個城市,交通路網四通八達,已經成為沈陽乃至東北地區的重要交通節點。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企業

?2006-2016 混凝土網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國康路100號國際設計中心12樓 服務熱線:021-65983162

備案號: 滬ICP備09002744號-2 技術支持:上海砼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滬公網安備 31011002000482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镇巴县| 江陵县| 正阳县| 河北省| 文水县| 宁化县| 蒙自县| 道孚县| 霍山县| 佛山市| 汉源县| 平邑县| 福贡县| 博湖县| 甘德县| 藁城市| 皮山县| 洛隆县| 措美县| 灵石县| 张掖市| 潼关县| 武隆县| 萝北县| 新河县| 神农架林区| 绿春县| 上蔡县| 博爱县| 双辽市| 珠海市| 拉萨市| 张家川| 贡嘎县| 金塔县| 柳江县| 桦南县| 阜新| 嘉定区| 双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