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是空談,治理不能只注重表面。近日,記者接到群眾舉報,河北省霸州市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建京雄城際鐵路六標1#拌合站,存在亂排亂放污染物,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中交二公局1#拌合站門前隨意傾倒的混凝土廢渣、廢水
9月25日,記者來到河北省霸州市后狄村G112與G45交界處的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建京雄城際鐵路六標1#拌合站,對反映的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在通往1#拌合站廠區的道路上有灑水車噴灑降塵,而廠區前面大面積未苫蓋的混凝土粉塵以及無組織排放的廢渣、廢水更為搶眼。經混凝土廢水流過的后的地面,干燥后呈現板結狀,車輛碾壓過后的揚塵問題尤為突出。
混凝土廢水蒸發后土地呈現的板結狀
傾倒的混凝土廢料隨處可見
相鄰廠區的另一家拌合站的混凝土廢水處理方式則是在廠區內的料倉旁挖一個滲坑,混凝土廢水排放其中,任其自由滲漏,污染地下水。混凝土廢水具有很強的堿性,其中添加的混凝土外加劑多有毒性,如不妥善處理將對環境造成污染。混凝土廢水蒸發后留下的粉塵等顆粒物,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一大誘因,時下正是秋冬季節,干燥多風,建筑工地曬水降塵成為建筑工地相關單位的強制性規定。
相鄰拌合站處理廢水的滲坑
根據混凝土拌合站的環評要求,混凝土生產企業應當對產生的廢水、廢渣采用砂石分離機進行砂石分離后,進行回收再利用,不允許亂排亂放。環保法中也有明確規定嚴禁企業采用滲坑排污,廢棄污染物嚴禁外排。而在此處的拌合站,這些規定要求成了擺設。
相鄰拌合站滲坑里的混凝土廢水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的提高,中央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企業若想持續發展就不能忽視環保問題,更不能把環保做成表面文章,當成敷衍檢查的工具。
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建京雄城際鐵路六標1#拌合站及相鄰拌合站的存在的污染問題,已經反映給霸州市環保局12369,霸州市環保局給出的解釋是派人去企業查看,但未找到他們的領導,會再去檢查。10月12日,霸州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回復稱,該處拌合站是兩家企業都是給京雄城際鐵路項目供應混凝土的,兩家企業各自門前的混凝土廢渣料正在分別與拌合站的經理了解情況,其中就滲坑問題已經查實,屬于與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新建京雄城際鐵路六標1#拌合站相鄰的無名拌合站,其環評手續等情況需做進一步核實。
霸州市一處地址就有兩家拌合站,亂排亂放污染物。其排污方式并不隱蔽,又緊鄰高速與國道,重點項目一直都是社會重點關注對象,因此相關企業在生產工程中,更應該起到模范效應,保護環境尊守相關法律,為何這兩家企業卻敢如此肆無忌彈的污染呢?接下來當地監管部門又將如何處理?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