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湖南省長沙市相關部門了解到,長沙市將規劃再建14條過湘江通道,包括營盤路過湘江隧道、勞動路過湘江隧道、人民路過湘江隧道、南湖路過湘江隧道、湘府路過湘江通道以及地鐵2號線等。
據了解,長沙市主城區人口280余萬,城市面積556.33平方公里,長沙市規劃信息服務中心編制的《2008長沙市城市交通狀況年度報告》的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長沙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9.4萬輛,比上年增長約8.5萬輛,增幅約16.7%,其中私人小汽車增加6.1萬輛,增幅達到36.3%。高峰小時流量也超過了8000輛,壓力相對較大。規劃和建設部門相關專家認為,該城市每增加幾十萬人需增加一條過江隧道,這些過江通道建成后,湘江長沙段過江擁堵問題有望徹底解決。
“橘子洲大橋已經處于嚴重超負荷運行狀態,市民反感堵車,我們的工作壓力很大。”一位執勤的交警說。一位市民反應:“尤其是橘子洲公園修建并免費開放以后,這里真是過江之士多于鯽,車堵得更加厲害。”此外,在長沙市規劃局的調查統計中,長沙市中部過江走廊(銀盆嶺大橋和橘子洲大橋)已基本飽和,無富余通行能力。南部過江走廊(猴子石大橋、黑石鋪大橋)交通量猛增,其中猴子石大橋的交通量增長了62.5%,過江交通問題非常突出。
為緩解過江交通壓力,規劃的14條過江通道中就涉及江底隧道和江面通道的建設,其中營盤路過湘江隧道被列為“十一”前必須動工修建的項目。同時,規劃指出盡快啟動營盤路過湘江隧道建設,是解決橘子洲大橋與銀盆嶺大橋兩大過湘江通道交通擁堵的根本途徑。作為長沙市2009年城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營盤路過湘江隧道目前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計劃今年10月1日前開建,2013年后竣工通車。
勞動路過湘江隧道的修建,將徹底扭轉橘子洲大橋超負荷運行狀況,向下橫穿湘江、橘子洲,計劃2013年建成并竣工通車,但經專家實地勘查發現,勞動路過湘江原設計路線地質情況相當復雜,還需專家進一步論證再啟動。
人民路過江通道的修建,將使橘子洲大橋交通再一次獲得松綁,但是人民路穿湘江后再穿岳麓山方案目前還在論證之中。人民路目前已是長沙最長的一條東西向城市主干道。
湘府路過湘江通道對接省政府新址與洋湖垸生態濕地公園,目前也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該過江通道建成后,可緩解猴子石大橋交通壓力,將以湖南省政府為核心的天心生態新城與長沙最大的生態濕地公園——洋湖垸生態濕地公園有效對接起來。
此外,跨江通道的規劃將會推動“兩型社會”大河西先導區的建立,加快長株潭一體化進程,使長沙市湘江兩岸未來城市空間布局發生顯著變化,更快更和諧地構筑一體化、高效的長沙城市群。
據了解,長沙市主城區人口280余萬,城市面積556.33平方公里,長沙市規劃信息服務中心編制的《2008長沙市城市交通狀況年度報告》的相關數據顯示,2008年長沙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9.4萬輛,比上年增長約8.5萬輛,增幅約16.7%,其中私人小汽車增加6.1萬輛,增幅達到36.3%。高峰小時流量也超過了8000輛,壓力相對較大。規劃和建設部門相關專家認為,該城市每增加幾十萬人需增加一條過江隧道,這些過江通道建成后,湘江長沙段過江擁堵問題有望徹底解決。
“橘子洲大橋已經處于嚴重超負荷運行狀態,市民反感堵車,我們的工作壓力很大。”一位執勤的交警說。一位市民反應:“尤其是橘子洲公園修建并免費開放以后,這里真是過江之士多于鯽,車堵得更加厲害。”此外,在長沙市規劃局的調查統計中,長沙市中部過江走廊(銀盆嶺大橋和橘子洲大橋)已基本飽和,無富余通行能力。南部過江走廊(猴子石大橋、黑石鋪大橋)交通量猛增,其中猴子石大橋的交通量增長了62.5%,過江交通問題非常突出。
為緩解過江交通壓力,規劃的14條過江通道中就涉及江底隧道和江面通道的建設,其中營盤路過湘江隧道被列為“十一”前必須動工修建的項目。同時,規劃指出盡快啟動營盤路過湘江隧道建設,是解決橘子洲大橋與銀盆嶺大橋兩大過湘江通道交通擁堵的根本途徑。作為長沙市2009年城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營盤路過湘江隧道目前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計劃今年10月1日前開建,2013年后竣工通車。
勞動路過湘江隧道的修建,將徹底扭轉橘子洲大橋超負荷運行狀況,向下橫穿湘江、橘子洲,計劃2013年建成并竣工通車,但經專家實地勘查發現,勞動路過湘江原設計路線地質情況相當復雜,還需專家進一步論證再啟動。
人民路過江通道的修建,將使橘子洲大橋交通再一次獲得松綁,但是人民路穿湘江后再穿岳麓山方案目前還在論證之中。人民路目前已是長沙最長的一條東西向城市主干道。
湘府路過湘江通道對接省政府新址與洋湖垸生態濕地公園,目前也已進入前期準備階段。該過江通道建成后,可緩解猴子石大橋交通壓力,將以湖南省政府為核心的天心生態新城與長沙最大的生態濕地公園——洋湖垸生態濕地公園有效對接起來。
此外,跨江通道的規劃將會推動“兩型社會”大河西先導區的建立,加快長株潭一體化進程,使長沙市湘江兩岸未來城市空間布局發生顯著變化,更快更和諧地構筑一體化、高效的長沙城市群。